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实践

2012-04-29 08:52张征康峻岭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21期
关键词:学困生德育民族

张征 康峻岭

摘 要:班级德育工作开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少数民族地区职业学校班级德育管理难度较大,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其特殊性,必须从民族团结、地区稳定的高度加强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民族地区班主任班级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c)-0224-02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会议的召开,西部大开发乘着对口援疆的东风,给新疆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迎来了机遇,班级德育是学校德育的关键。特别是援疆工作的开展,中央、自治区对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大投入,职业学校各班级中少数民族学生数量激增。如我校2010—2011级各班少数民族学生过半,每年预科班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以及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班级德育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源头。

1 民族地区班级德育的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班级的构成情况比较复杂。由于新疆各民族的历史、地域、风俗及文化不同,学生从小受到的文化熏陶各异,在校时的行为文明习惯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别。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社会历史等诸多原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人们的文化层次较低,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较差,整体素质不高。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在校学生有的往往有一些地方观念、民族或家族主义等,与其他民族学生相处不太融洽,民族团结意识不强,爱国爱家的观念更是淡薄。由于学生生源及年龄知识的构成不同,部分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了解不够,甚至对班级结构发生的变化重视不够,在德育教育中时有困难,使班级的德育管理难度较大。

2 民族地区班级德育的思考

2.1 班级要加强民族团结意识的教育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随着反复不断加强,从而形成固有的观念影响人的判断和行为。我在班级教育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班级刚建立时,少数民族同学和汉族同学各成一体,特别是少数民族同学在下课、老师不在的场合用民族语言交流甚至骂其他同学,使汉族同学觉得愤怒又委屈,而在专业课学习中,由于少数民族受语言所限,听不懂课着急,我充分利用了这个教育的机会,让我班学习委员帮助自己维族同桌,自己学习简单的民族语言用语进行日常交流,。在宿舍分配上采取民汉同学同宿,在生活上彼此接触,一次,我班马日亚木同学痛经,半夜腹痛难忍,是舍长李红兰第一个冲起来把她背进了医院,教育的时机已经成熟,我利用班会课告诉学生,我们都是一家人的情谊和在我这个班主任眼中从来没有什么民族的区别,有的只是每个同学的成长。还通过德育活动课上结对交友、游戏等各种形式的教育,加深着班级民族团结的意识,现在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

2.2 班级要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班级规章制度是通过规范行为而达到强化学生习惯的过程,更主要的通过班级规章制度的执行,进一步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大家都是一样的,任何人都没有特殊性。班级建立伊始,我就根据全班实际情况,发动学生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制定班规细则。在执行规章制度时,我发动大家来互相检查、监督。树立遵守纪律的典型,形成以遵守纪律为荣,以违反纪律为耻的良好班风。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和班干部,有规必循,有章必依;执规必严,违章必究。在我带的班级,我要求人人参与班级工作,在班级人人都有自己的岗位。一盆花、一缸鱼、座位的摆放、物品的整理——促使大家形成这样的共识:班干部是为大家服务的,岗位使自己各项能力特别是责任心得到培养和锻炼。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培养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了集体责任感,提高了组织能力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2.3 狠抓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室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学生朝气蓬勃,精神焕发,勤奋守纪;让自己所带的班级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团结拼搏、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共同心愿。但工作实践中总有那么多不如意,我们眼中看到的总是零乱不堪的教室,耳朵听到的总是片刻不停地喧哗争吵,特别是民汉同学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语言等方面的不同,争执、吵架总是不断,失落之余,冷静思考他们毕竟只是一群孩子。用心去教育去感化,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个精彩的比喻:“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首先利用每周的班会、每天的生活点评,拉近学生的距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民族生他们更喜欢博得老师的青睐,我利用他们这一心理,每周大张旗鼓的表扬在值日、宿舍工作中合作好的民汉同学。强化意识。

其次在班级中建立“见证成长的足迹”,利用学生的“趋奖性”特点,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特别设立民族生奖,在每一次考试、值周劳动、每月班级操行,通过积分管理,严明奖惩制度,进行评比小结,每次小结都要评出一二个典范,树立榜样。通过评比与示范带动,在班级中形成了良好班级氛围,这样既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又使更多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潜意识中自我约束,遵规守纪,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次重视学校活动的开展,班主任重视每一次活动,学生就会重视,作到在活动前有规划、活动中有协调、活动后有奖励。让学生在体验中健康成长、进行自我教育。

最后还利用每天早读课前五分钟时间,由每位学生轮流朗读有关励志的文章,利用镜子效应来审视和映照自己,发现不足,寻找差距。这样就达成了借助知识的力量来内化养成教育的效果。

2.4 制定班级德育总体目标

想要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集体,必须制定适当的目标。目标设定必须是具体的、现实的、可行的,以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因为具体的目标比空洞的、笼统的说教更有激励作用。学年伊始,为了更好地打好基础,我就给班级提出目标:在各项活动中要争取获奖,学期成为年级优秀班集体。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我班学生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在各项比赛中,本着“重在参与,为集体争光”的宗旨,全班同学尽心尽力,……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随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更具体的每月管理小目标,通过目标管理来形成班集体的激励性目标,显示了集体的才能和力量,增强了班级成员的信心。同时,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发展。

2.5 关注学生特别是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

我班民族生95%以上都来自偏僻穷困的边远山乡。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导致他们见识少,胆小,学习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也弱,但他们淳朴,肯吃苦,有勤奋精神。民族在生理、心理特征方面所显露出来的情感不稳定性(易产生情绪冲动),认识上的局限性,自控力差,可塑性强等特点,易于造成行为上的过错,他们的行为更多的是心理问题。结合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化”实际操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科教学活动、班、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努力营造和强化尊重、平等、和谐的氛围,培养良好的品质,树立自信心。鉴于民族生比较自卑,我在在班级中采用“赏识教育”,对民族生多一点肯定评价,少一点否定评价,让民族生多一点机会享受表扬,从而在成功的喜悦中变得心情舒畅,充满自信,快乐地面对学习和生活。针对民族生突出的人际敏感和孤僻问题,我采取生活上主动关心他们,多与之交流互动,学校班级活动推荐他们参加,让他们获得奖励的机会。并教给他们一些交际技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降低人际焦虑。

2.6 全心全意关爱学困生,实现班级总体目标

对学困生曾有这样界定的:在班级中不愿学习或不会学习、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这其中民族学困生的比例较高。可见,学困生主要是思想品德、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所以说学困生的教育是实现班级总体目标的关键,是德育工作的难点。

在班级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事实上每个学困生的自尊心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尤为重要。我们帮助学困生不在于“补短”,而在于“扬长”,不但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还要善于诱发其闪光点,多进行正面教育、因材施教,促使他们把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如从09级留级到我班的木哈热木同学,以前的班主任一提起她直摇头,家长离的远家访困难,亲戚朋友包庇错误,致使这孩子满嘴谎话、张口就骂抬手就打、不负责任到极点、上课说话、夜不归宿、、、、来到我班后,我却很快发现她的一个优点:对人义气、看到不平事敢说。于是我让班长和她同桌一对一的帮扶,而且让作为老生的她帮我监督班级学生违纪情况,让她当组长,每日反馈班级存在的问题,渐渐的我们都发现了她的变化。

这就告诉我们要了解学困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和他们多交流、让他们多活动。在班级活动中,我们很容易找到和学困生交流的契机。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经常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切实做好学困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教育工作。

2.7 开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解决班级近期问题,激发全班同学的感触和共鸣,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发言、形成自己独特见解。同时还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和学生间的友谊。由于班级民族生所占比例较大,班级问题始终存在,在班级管理中我采取对待问题不回避、解决问题要公示,这样主题班会就成为最有效最综合的途径。班会课上通过讲故事感悟、摆事实明理、做决定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是我班主任工作的追求,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很深的艺术,班级的德育工作是要靠班主任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完成。

猜你喜欢
学困生德育民族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我们的民族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