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作刚
摘 要: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当前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遵循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教师参与改革意识、注重精品专业建设以及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进行区别教学并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等高职院校迫切需要采取的具体对策,以期对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179-02
随着我国对高技能型人才能力要求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就业压力的进一步加剧,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必由之路。尤其是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16号文)的发布实施,“以项目为导向,整合课程内容;以任务为中心,融教学做于一体;以双证书为目标,职业能力为主线”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在这场改革大潮中,各院校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一起,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利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及实训活动,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通过这场改革,各高职院校树立起了以“能力本位”为内涵进而关注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发展的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肯定这一成绩的同时,也不难发现各高职院校在这场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过于注重对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而忽略了对本校精品专业的开发
随着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发布实施,各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精品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工作。不论是从“精品的精品”到“精品的资源”,还是到目前“精品的共享”,在不同的评选阶段,各高职院校都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上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拥有了许多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精品课程,并组建起了精品课程的优秀教学团队,明显提高了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带动了该校办学水平及办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然而,各院校在不遗余力的申报精品课程的同时,却往往忽视对本校精品专业的开发与建设,忽视了精品课程的开设要依附于专业的发展。而对高职院校而言,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创建和拥有满足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深受学生及其家长欢迎、并能实现高就业率的自身所特有的精品专业则更为重要与必需,而精品专业的优势恰恰是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以及更好的体现办学特色的关键,是关乎高职院校今后生存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而这却正为各高职院校所忽视。
1.2 全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人才培养,忽视了高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由于目前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尽合理,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尽管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学习一门高等职业技术以实现顺利就业这一目的而来,但不能否认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不喜欢所学专业而梦想另选他行的也大有人在,而决心继续深造,进入本科院校学习乃至立志成为一名研究者更是不乏其人。尤其是当今社会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显得更加突出与强烈。而目前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均是围绕促进学生就业为目标,对高职学生学习其他行业知识以及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等其他方面的需求没有进行相应的课程及教学上的安排,加之目前专升本等制度的不尽如人意,往往使这部分存有其他个性发展需求的高职学生的这一梦想和要求不能成为现实,造成终身遗憾。
1.3 忽视对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就业后的“岗位迁移”造成障碍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创意经济在知识经济中占据核心的、前段的地位)的来临,世界各国亟需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对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各高职院校由于基于“以就业为导向”思想的指导,往往把教育教学的重点倾向于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对学生侧重于某种专门技能和技术的教育和训练而忽视了高层次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更偏废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因而单纯把高职教育办成了“就业教育”,最后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仅仅成为能相对好找工作的“技术工人”而无异于经过短期培训即能上岗的“农民工”、“临时工”,工资待遇更是少得可怜,仅仅可以满足其自身的温饱而已。更为严重的是,高职毕业生进入企业,往往只能从事初级的动手操作,由于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及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过于缺失,不能根据就业单位的实际需要顺利进行就业后的“岗位迁移”,严重影响今后自身的继续发展。而就业后的“岗位迁移”能力恰恰是中职生与高职生的本质区别,这往往为各高职院校所忽视。
1.4 重视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历来是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基于此,各高职院校自然要改变以往传统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向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注重对学生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将专业知识传授的统治地位逐渐让位于更基本、更重要的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职业行为能力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三部分组成。而在这三种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当属方法能力,其次方为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而在当前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各高职院校往往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了学生就业所必需的专业能力的培养,但却往往忽略了作为学生后续发展更为重要的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高职学生仅仅学会了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但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和学习方法却并未掌握,更缺乏对国家和民族及社会的责任感意识,事业心不强,不懂得感恩,自私狭隘,不懂得尊重他人和与他人沟通,缺乏自信心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等。而这一切,对一个高职学生而言,正是其走向社会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却偏偏被我们各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所忽视。
1.5 教师队伍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
当前各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都不同程度的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实行工学交替、项目化教学、注重行动能力的培养等各式各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得以普遍采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不少高职院校以及相当比例的高职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没有得以很好的发挥,甚至存在抵触情绪,以至于在其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往往对各种改革流于形式,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或者仅仅将原来的讲授“章节内容”从形式上改为现在的“单元设计”,并未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以往传统的早已养成固有习惯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各高职院校从企业聘请的校外兼职教师,也由于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缺乏积极性而更显热情不足,从而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效果大打折扣。
1.6 人才培养的评价制度不尽合理
尽管各高职院校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但仍有相当部分的高职院校任课教师依旧遵循以往对所教授课程的评价标准。首先,从评价的内容上,“以分数定成绩、以成绩定人才”的现象仍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学生为获得好成绩,自然把学习的注意力放在教材和笔记上,考试前突击背诵记忆,甚至通过考试作弊来达到目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在学生中形成了为“考试而学”,考试的目的变成了仅仅是测量学生是否已经记住了老师传授的知识,行为能力与继续学习的能力明显缺乏,不能有效地激励学生持续不断地探索、学习与创新。其次,从评价的主体上,单纯由任课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以任课教师的好恶作为学生该门课程学习结果的决定因素。再次,从评价的过程上,往往只注重对理论知识记忆“结果”的评价,却没有体现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的评价,更没有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等等。这与当前对人才定位的多样性和提倡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的人才确认标准是背道而驰的。
2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2.1 应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尤其是教师队伍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与观念,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师队伍参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最大的动力来自教师,但最大的阻力也仍然来自教师。教师的阻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观念,一是工作量,而观念的影响尤为重要。由于多年来学科教育的影响已根深蒂固,使得许多教师仍然面临转变观念的艰巨任务。他们担心打破学科体系后,职业教育会变成职业培训,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会过于零散。如果说通过专家学术报告、教学现场观摩、与企业专家型工人进行深度交流、参与课程改革等途径,可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那么目前教师的工作量过于繁重,的确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阻力。进一步增强教师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与观念,积极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为决定高职院校改革成败与否的关键之一。因此,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行为方式的彻底改变并积极付之于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最终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成为各高职院校顺利进行改革的极为关键的措施之一。
2.2 重视精品专业的开发与建设,使之成为高职院校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专业是高职院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是学校适应市场的关键环节,也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层次的集中体现,更是检验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因素。由于高中毕业生源的逐年减少,本科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之间以及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对高职院校而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没有精品专业那是万万不能的。高职院校应当专门成立针对本校开设专业的预测、决策及评估机构,从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充分调研、认真听取行业专家意见并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出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确定本院校今后专业的发展规划。对于新兴的“朝阳专业”应举全校之力大力扶持,使之成为学校的精品专业,成为决定学校未来发展的一张“名片”。同时,一个精品专业的建立,往往带动以该精品专业为龙头的相关专业群的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也势必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相反,对于没有发展前途的“夕阳专业”,高职院校应及时加以调整或停招。
2.3 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进行层次、类别的划分,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别培养
基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服务理念以及“人人成才”、“多样化”的人才观念,各高职院校应当针对每位高职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划分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进行区别培养。即在进入高年级时,应按照学生的自愿申请,根据其不同的个性发展需求,在“以就业为导向”仍居支配地位的基础上,另外增设专升本方向、职业资格证方向、其他相关专业方向等不同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平台,建立不同的课程组合进行分类教学,区别培养。这样,既满足了绝大多数学生对普通高职职业能力需求的渴望,又满足了其他少数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的发展愿望。
2.4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尤其是方法能力的培养
作为职业行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能力固然是每位高职生都必须而且也应该首要具备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与其相应的知识。然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作为职业核心能力却已成为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是适用于各种职业,是伴随一个人终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和学习方法,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强调学生要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既可以采取渗透式的教学方式,同时,在第二课堂中,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及社团活动中,把职业核心能力作为隐形的课程加以强化培养。
2.5 建立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基于“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的理念,高职院校在人才评价机制上应该有所突破与创新。高职教育是培养为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职能人才,高职教育课程的人才评价机制应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构建“理论+技能的模块化”考核模式,理论模块可以采取开卷(半开卷)考试、课程论文与答辩、案例分析或调查报告等形式,旨在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技能模块可以采取过程考核或实际创作,旨在考核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各院校还应根据各自专业的开设情况,依托国家相应的职业资格培训认证考试制度,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以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的考核评价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各种人才评价考核制度中,首先,不能仅仅将期末考试作为学生终结性的学习成绩评定手段,更重要的是作为及时教师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其次,应将社会能力以及整体素质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并设计对学生社会能力和整体素质考核与评价的方案,加强对学生社会能力及整体素质教育过程评价,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再次,应加大对学生方法能力的考核评价,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掌握程度和创业精神的具备情况,并将其作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化到平时的课程考核评价机制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人才考核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 范丽,马媛略.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需面对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2] 许学鹏.当今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索与探讨[J].魅力中国,2010.
[3] 刘玉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