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玲玲
摘 要:本文从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谈起,探讨高校图书馆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优雅的读书环境和馆员专业的服务优势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一些具体措施。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b)-0254-02
随着新一代90后的独生子女走进大学校园,他们成长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年代,亲身感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热爱祖国,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有较强的认同感;积极乐观,有强烈的求新意识,渴望变革创新,高度关注自我价值,同时,面对激烈的竞争,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重视追求个人的合法利益;对社会事务具有强烈的参与欲望,但是因为涉世不深,缺乏实际锻炼,因而对网络上排山倒海般的超量信息,缺乏理性思考和分析,容易无所适从。他们很小的时候被家长要求背诵唐诗宋词,中学时代根据教材要求学习一些经典美文,但是大部分缺乏对知识接受的自主性,多数人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中,对人文知识间的联系没有深层次的认识,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感受不到文化的熏陶,造成人文素养的不足。尤其是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低,而且根本不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那是一些虚无缥缈的玩意儿。但是历史上的杰出人才,都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哲学底蕴。因此,很有必要提高大学的人文素养教育。
1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养,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品格。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养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养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养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人文素养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人文知识(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而人文行为表现在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上。其中,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是塑造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核心,不单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
2高校图书馆在人文素养教育中的优势
在高校中,高校图书馆一向是作为“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或者是“知识的集合体”为大学生所认同的,高校图书馆以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为基本职能。高校图书馆在以收藏、传递、再加工信息文献为首要职能基础之上,发展出辅助教育的延伸性功能,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推动作用。
2.1 信息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拥有雄厚的藏书资源,藏书种类齐全、卷帙浩繁。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有印刷品、缩微品、报刊、杂志等纸质文献,还有光盘、磁带、软盘等电子文献,还有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不仅收藏了大量专业图书资料,还藏有哲学、历史、文学、艺术、伦理等人文社科类书籍。集众家教育于一体,历史悠久,是几千年来古今中外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知识积淀的总和。得天独厚的文献资源奠定了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坚实基础。学生不论是在内阅览,还是借出阅读学习,都能开卷有益,且可反复翻阅,反复咀嚼,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这是书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教育功能。
高校图书馆由于馆员的参与管理服务,它不但保存了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而且还从事知识重组活动,不但保存文化,而且传播文化,不但整理文化而且创新文化,使其自身就具备文化的性质,而且随知识的更新、社会的进步,它在不断丰富、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馆藏结构,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窗口。
2.2 环境优势
大学生一般认为课堂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而高校图书馆是学习其他知识,博览群书的地方。高校图书馆大多建筑雄伟,面积宽阔,内有阅览室、自习室、网络微机室、期刊室和各种类型的书库等。内部装饰优雅,宽敞明亮,整洁幽静、清新肃穆,弥漫着学习气氛,相比于课堂,更多了些民主、自由的气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2.3 服务优势
高校图书馆有专门人员导读,他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分门别类的学习资料,也可以通过网络或数据库查询历史的、最新的科技信息,是最经济、最有效、最全面的教育平台。
在各高校中高校图书馆都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逐步延长开馆时间。比如我校高校图书馆达到了一周7天、全天14小时连续开馆,学生随时可以到高校图书馆借还图书、阅览期刊、上网浏览资源。在最大限度地延长开馆时间的基础上,我馆还在管理模式上将进行革命性的变革,实行全开架的藏、借、阅一体化管理。只设一个总入口和总出口,学生凭借书证进馆后,可以带着书包,随意进出各个书库,挑选自己所需图书、期刊,在高校图书馆任何地方进行学习、阅览。
3具体措施
3.1 优化藏书结构,开发网络资源
高校图书馆传统藏书结构主要是围绕学校的主要专业、主干课程配备教学参考书,根据重点学科教研的需求而设置购书计划,而专业以外藏书则处于无足轻重的附属地位,人文社科类图书微乎其微。随着网络在高校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网络资源以海量的规模增长,内容可以涵盖所有学科,读者开展专业研究时大多借助网络数据库资源来满足自己的文献需求。因而,对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需求发生了很大改变,除继续保持对专业的一些基础理论教材和研究的需要外,对人文社科类图书的需要大大增加。因此,不管是纸质文献还是电子文献,在确保专业图书足够使用的基础上,要加大对文、史、哲、艺术等图书的购置,对人文社科类图书的收藏。在了解了大学生阅读的实际需要和倾向、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基础上,合理使用经费,科学地划分自然和社科类图书资料的购置比例。只有广泛的接触与阅读,才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3.2 吸引读者到馆学习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对刚进入大学的一年级新生,要详细介绍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设施、功能以及可能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提供的帮助,提高他们对高校图书馆的兴趣,吸引他们的关注,培养他们到馆学习的习惯。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主要场所,不少学生大部分课余时间在高校图书馆中活动,高校图书馆的书籍浩如烟海,要根据读者阅读水平,编制不同内容的小册子。
高校图书馆都有较大的报告厅、阅览室,可以合理地安排组织一些学生论坛和学术报告活动,以此吸引学生自由参加这些活动,逐渐形成一种爱书读书的氛围。高校图书馆也可举办多种宣传活动,如我馆每年举办“世界读书日”、“文献资源宣传活动周”,评选“优秀读者”、“优秀志愿者”,举办“快乐阅读”征文活动等,在读者中产生巨大影响,收到良好的效果,从而更多的吸引读者到馆学习。
我馆每个学期举办专题讲座、文化沙龙、读者座谈,邀请一些专家学者结合本校专业进行各类学术讲座,邀请文化界、艺术界的名人举办文学、戏剧、音乐、书画等鉴赏性讲座,使学生在本专业之外受到多方面文化艺术熏陶。对优秀读者、优秀志愿者进行奖励,推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3.3 加强人文环境建设
高校图书馆在板报、橱窗宣传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区一般不能建立板报和橱窗,只能在外边设置。而高校图书馆可以在大厅、走廊、过道等设立板报栏、橱窗栏,悬挂一些科学家、政治家的名言,发布最新消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利用特定的节日或纪念日以及国家、学校的一些重大事情,采用板报、宣传栏、图书、视听资料、网络信息资料汇编、图片展等各种形式等举办专题展览活动,宣传介绍伟人和先进人物的故事,使大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文化传统教育,成为有道德和文化素养的人,有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和自律能力的人,成为物质生产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的创造者。
3.4 组织志愿者服务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高校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增强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热爱劳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品格,达到提高劳动技术素养的目的。参加必要的劳动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劳动素养和心理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媛媛,黄安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与重建.教学研究,2008(2).
[2] 陈玉红,张丽.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优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8(4).
[3] 李会林.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学刊,2008(4).
[4] 步宏婕.大学生素养教育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青年探索,2004(5).
[5] 于震宇,王莉.大学生素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