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科
一幅山水画,会有“疏可走马”的空白空间;一首动人的乐曲,总有“戛然而止”的空白时间。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这样?追求诗意的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师要“巧引妙导”,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能静下心来,搜索丰富的资料,进行深邃的思索,进行深入的探究……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孩子内在的创造潜力。
新教材通过游戏、对话、表格和图片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没有呈现结论,只有学生自主活动的建议和过程中的问题提示,力求为教与学留下尽可能大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如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想一想、做一做;结论的小结——让学生填一填、补一补;开放的题目——让学生探一探、试一试。教学中,我们既重视“预设”,更关注“生成”。努力引领学生在知识形成的关键处,在知识的空白处,在认知的冲突处探究。学生通过实践、讨论,自主释疑。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新的问题,使课堂成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过程。
下面我们透过三个《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案例,思索一下我们的课堂。
【案例一】
师:怎样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我们来做个试验。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
生拿纸片。
师:大家看看书上的示意图与箭头所指的方向,跟着老师一起做。我们将这两个纸片完全重合后,把一个纸片旋转过来,再平移到这个位置,然后向上推。
(生边看书,边跟着老师做。)
师: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概括为“重合—旋转—平移—上推”。我们再做一遍。
(生再做一遍,并口念“重合—旋转—平移—上推”。)
师:现在我们发现这两个三角变成什么形状了?
生:平行四边形。
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呢?
……
【案例二】
师:请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积。
学生数方格并汇报。
师:数方格是计算图形面积的一种方法,但它毕竟不方便。我们能否也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把三角形转化成其他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呢?
请对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与合作。
1.用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能拼成一个什么图形?
2.拼成的图形与三角形的底、高和面积的联系是怎样的?
3.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案例三】
师:今天咱们一起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家手上都有三角形的纸片,你们能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吗?
提示:
1.我们原来学过哪些求面积的方法,它对我们有帮助吗?
2.我们原来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它对我们有帮助吗?
3.今天我们还可以想出哪些方法求图形的面积呢?
生动手操作。
师: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吗?谁愿意交流一下?
……
【思考:我们的数学要把学生带入一片怎样的“渔场”?】
《数学课堂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学时我们应给学生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本上的知识是静态的,结果性知识往往要多于过程性知识。教师的引导作用,首先应体现在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动态的知识,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意义,获得数学的力量。在三角形面积的教学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上来,让他们去体验建立“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这个数学模型的过程与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类比反思】
(案例一)是现行教材中呈现的,也是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很显然这种教法,学生是照葫芦画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因而有可能制约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虽注意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似乎是引导学生在主动发现规律,但深究其实质,学生需要动多少脑筋呢?面对一个数学现象(或问题情景)时,我们能不能“少规定些路线”、“少插一些路标”,而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和感悟呢?
(案例二)教师充分注意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一步一步地把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引导到抽象,直至总结出面积公式。环环扣紧,层层推进。只是学生的思维空间究竟有多大呢?学生紧紧地跟在老师后面,总是被动地思考,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给学生做好铺垫,看似明确了思维指向,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实质上是设置了思维通道,缩小了学生探索的空间。只能勉强地说学生“学会”了,但离“会学”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案例三)给了学生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推想三角形面积的求法,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师没有预设学生的思维过程,而是让学生直接面对更多的问题情境,在更大的空间里促进学生个性化地思考与探索。“备课走在学生前面,上课走在学生后面”,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更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因为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所以学生也有一种成就感,在一次次体验成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技能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的,不是去复制别人的数学,而是去建构自己的数学。我们总喜欢循循善诱,而很多时候,我们的这种循循善诱是在一种“打乒乓”式的问答中进行的。在“启发”的光环下,教师的思维代替或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还需要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吗?真正的教学,是要把学生带入一个“渔场”,让他们有一个探索的空间与交流的阵地,而不一定就是要提供多少现成的“鱼”或“渔”。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留足探究的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探索、勇于创新,教师要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课堂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能在亮点处引领,在冷场处指导,在迷茫处点拨,在错误处提示,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