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冶金技术专业发展

2012-04-29 00:44李荣郭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1期
关键词:技能竞赛专业建设职业

李荣 郭江

摘 要 职业技能竞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不仅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进程,同时带动了专业建设。本文着重从课程建设、师资培养、校企合作,教材建设、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方面进行探讨技能竞赛对专业建设的带动。

关键词 职业 技能竞赛 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017—02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竞赛”,这是近几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号召。而且职业教育理念在先进的德国更是将技能竞赛作为检验学生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院校办学效果的一种手段。职业院校的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还要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创造条件,为此要通过技能大赛有效地促进课程、师资、实训条件的建设,最终带动整个专业的发展,更好地使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技能大赛转变了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理念

1.渗透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中。技能大赛一般是按专业岗位的实际需求来设置技能项目,以完成工作岗位的任务或相关内容来确定比赛项目和规则。要求参赛选手要达到熟练、准确、精湛和高质量、高标准,如冶金类专业对工艺、设备、操作和工作任务的主要内容,均有严格的技术条件要求。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建设中的课程标准及教学标准可以作为内容依据来选用。特别是在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中,课程标准中课程的描述、学习情境的选取、教学项目的设计、考核标准的制定等,都需要按这些行业工作能力和技能(技术)要求来配置相关教学资源,教学投入,确定采用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中以专业岗位能力和素质能力来形成职业素质综合能力,培养中还应融进相关素质的养成教育和渗透教育,并加以固化,技能大赛能够较好地体现这些内容。

2.体现在教学模式的转变中。在全国技能大赛中,以学生综合实力为主要评价标准,以岗位任务完成情况来衡量专业能力,让职业教育中专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更加务实、高效,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老“三段式”教学形式彻底被淘汰,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盛行,知行合一、德技双馨的学习观念深入每一个学生心中,能吃苦,肯动手,就会有好的回报,技精立业,实现人生的职业理想。

已经举办三届的“转炉炼钢工”项目为例。比赛项目针对冶金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与能力要求设计竞赛内容,选手要完成的比赛任务都是真实的工作任务,环境也是真实的工程环境。济南钢铁公司和山东星科集团提供比赛使用的冶炼设备,而且派出技术人员参与赛项的设计、比赛题库的组建、比赛试题的抽取、竞赛裁判等工作,同时,配备技术人员到现场以保障技能大赛期间设备的正常运转,这说明了工学结合离不开企业的技术与物质支撑,更重要的是,行业、企业参与技能大赛,是以行业、企业生产岗位的标准与要求来考察选手。通过参加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就能明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以及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有利于职业院校明确教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也有利于职业院校课程内容的调整。

在实践教学中,如何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各类技能大赛的导向非常明确。以“转炉炼钢工”技能竞赛为例,其竞赛任务是冶炼一炉合格的钢水。它要求:一会制定冶炼计划;二能正确进行冶炼操作;三能根据冶炼现象进行冶炼判断,并会对判断结果进行正确处理;四要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显而易见,它所显示的是典型的项目化教学要求,这正是职业院校课程内容的改革方向。

综观所有的技能大赛,均未将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割裂开来,而是二者兼顾,各有侧重。为职业院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何合理地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典型的实例。

二、技能大赛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和培养

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通过职业技能竞赛要参与比赛项目或专业的技术标准的研究。在竞赛过程中,专业教师要与行业企业专家零距离接触,详细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企业用人一般要求是:一是要有高超的技能水平,例如,冶金企业的工种繁多,有炼铁工、炼钢工、连铸工等,高技术的冶金人员必须有各岗位的综合能力。二是要具备管理和协调相结合的能力,这也是冶金专业人员所应达到的能力水平。所以,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模仿企业的真实环境,通过专兼结合来检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取决于我们的教学团队。所以,我们的专业教师要定期到企业或生产一线参加实践活动,与企业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解决实践问题,真正锻炼成“双师型”的教师,并要组建成“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三、技能大赛加速了专业教材的更新

教材建设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的专业教材更新周期较长,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

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在学生能力比赛项目中,仅依靠教材来训练参赛学生是不够的,必须加入更多新的内容,如最新操作工艺、安全知识、环保概念、节能措施、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企业文化等才能满足比赛要求,才能取得好成绩。因此,对职业教育教材的要求必须使用企业最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新技能等,具有适合市场变化的教材。每次技能大赛的结束都是专业教材变化和重新修订的一次机会,因此我们要抓紧机会,依靠国家组织的技能大赛平台,调整专业培养方案,补充或新编专业教材,满足课程实施的教学需要。

四、技能大赛加强了实训基地的建设,搭建了校企结合新平台

1.巩固实训基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结果得到行业、企业认可的同时,也使用人单位在人力资源利用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参赛选手、获奖学校学生的追捧,特别是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许多行业、企业单位主动联系职业院校,从教育培养源头抓人才,提出合作意向和实施项目,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平台,选拔优秀的专业毕业生。由此建立合作关系,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提供顶岗实习的基地,为学校实施半年至一年的工作岗位实习提供了保证。

2.搭建合作平台。获奖学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基地,还可以为行业提供社会培训、考证,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在生产中的标准化建设,可提供优质的技术培训服务。实现校企双赢局面。同时,比赛项目的内容大部分是基于工作过程并确定一定比例的基础训练项目的比赛内容。对专业课改建设以及实习、实训教学标准建设,均有源于企业生产、高于企业生产的实训教学建设目标,这对固化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就业率,是非常好的一种校企合作培养保障。

五、技能大赛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1.学生职业素养大幅度提升。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定位,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培养的是生产一线的专业人才,为地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课程引导,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职业素质中所需的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管理理念、文化渗透及创新精神在大赛项目中得以充分体现。也只有团队间彼此配合默契、个人专业技能娴熟,才能达到工作标准,完成任务。

2. 学生的竞争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能在技能大赛中得到充分体现。好的比赛成绩要靠扎实的训练来保证,同时还要靠很高的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来实现,细节决定成败是参赛学生的亲身体会,参赛学生成绩受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参赛经验和心理素质,在比赛中不能有大的失误,控制好比赛节奏,不受外界过多的影响,认真完成每一个项目、动作,紧张的操作中应有序而沉稳,不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放弃。在培养学生认真工作态度的同时,还让学生形成了顽强的拼搏精神、竞争意识,也为今后职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模式。

参赛的学生中,只要从省级选拔出来的选手,现在都是企业重金聘请的一线高技能专业人才,就业质量非常高。学校也以这些取得好成绩的优秀学生为榜样,引导其他学生努力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培养自身能力,以毕业后进入社会,服务行业、企业,实现“零距离”上岗。

六、技能大赛带动了专业建设,提升了职校认可度

1.带动专业建设。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为职业院校创新培养人才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找到了载体和切入点;校企合作办学,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项目提供了依据;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自我提高相结合;展示师生才能,培养“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整体带动了专业建设。

2.提升职校社会认可度。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率高低,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终端出口”畅通的问题,这是职业教育的生存底线,也是职业院校在社会认可度的体现。技能竞赛能够有力地提高学生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通过技能竞赛,展示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技能水平。向社会宣传职业教育的成就,向企业用人单位宣传职业院校的办学状况,进一步促进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而更好地畅通职业院校的就业“出口”,为疏通“进口”奠定坚实的基础。竞赛中涌现出的“名星选手”和“技能高手”,凭借着他们熟练的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心理应变能力,当场就被用人单位选用,成为张扬职业教育的社会知名度和声誉的形象代言人,也成为提高职校认可度的有力宣传。

综上所述,职业技能竞赛拉动了人才培养新模式、牵引了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了新教师、畅通了新课改、构建了合作平台、开通就业直通车,实现了政府搭台,学生竞技,共同参与,多方受益,同时带动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文涛.加强专业建设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9,(2).

(责任编辑 付田田)

猜你喜欢
技能竞赛专业建设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技能竞赛与常规教学融通的研究与实践
“创客+竞赛”视野下中职《电子线路》实验设计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