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伶霞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教学过程的认知对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但传统教材的呈现形式较呆板和封闭,难以适应新世纪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教材进行改变和加工,使教材变得有血有肉,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使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生活是数学的宝库,无数的数学问题等待开发利用,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要从分挖掘生活资源,把数学知识融于无穷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分以下几步来教学:
1.下面是三位篮球明星在练习时的投篮情况:
如果要选一位球员参加篮球比赛,你准备选哪位球员参赛?让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2.让学生事先搜集一些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资料,如小角楼白酒的度数是38度;羊毛衫的羊毛含量是100%;汇源果汁含量不少于10%等等。请学生说一说: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3.让学生找一找哪些成语中也含有我们今天所学的百分数?学生兴趣盎然,如:百发百中、百里挑一、百无一失等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知识。
整堂课学生始终置身于生活数学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因而一堂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境——体现“趣味性”
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成功的秘诀,是获取知识的开端,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基础。如果数学教学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觉得枯燥无味,教学时教师要想方设法利用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愿望,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猎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平年和闰年》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每人每年过一次生日,可小明13岁了,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再如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创设“商店一角”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亲身感受买东西的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新知识的教学。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
三、整合教材——体现“合理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的思维,整合的观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顺序调整,拓展和删减教学内容,使其经过教师之手走向学生时,更利于建构平等对话的空间,更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书本上是安排在最后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到分数的相关知识,相当一部分同学对于分数的意义已经遗忘,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这学期我尝试在教完《认识分数》后马上教《认识小数》,这样就避免了前面所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并建立了良好的数感。
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发展的“最新发展区”及“最佳发展区”,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出发,巧用策略对教材进行适当重组和整合,使教材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四、拓展教材空间——体现“探索性”
布鲁纳说:“数学的生命在于探索。”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也反复强调:“数学唯一的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实现这种再创造,让学生亲历这种探索过程,在探索中发现、创新,加速意义建构。教材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索,理解新的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所用的形式和方法及所表现出来的思维形式不可能完全一样,肯定有差异性,因此,不能用教材所呈现的同一模式来要求学生,教师应采用具有探索意义的形式来处理教材,为学生探索和尝试创造机会.
总之,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不应简单地停留在教材本身所呈现的知识框架内,不受制于教材的编排设计,但必须指出的是:对教材的再创造,并不是彻底地摒弃教材,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教学,相反,要更密切地联系教材,以《新课标》为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的参考作用,利用教材中大部分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结合实际,发散教材,完善教材,使其更具有伸缩性和可塑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生命的风采。
(责任编辑 易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