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杰
【摘要】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数学教学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并没有把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结果导致许多学生“懂而不会”现象的产生.而高中学生发展应当具备思维创新的能力,因此,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活学活用,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培养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不但要求知识渊博,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总结出几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借此与同行交流.
一、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
高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主要表现在:
①在解题上提出新颖、简洁、独特方法.如:若集合M,N中含有的元素个数相同,且M∪N={a,b,c,d},则集合M的不同构成方法种数是多少?利用M,N的对等性便很快得出M的不同构成方法,有了这种清晰的思维能力,学生解决问题又简洁又明快.培养他们善思的思维,也是他们今后踏入工作岗位后用于解决问题的必备能力.
②运用类比的方法对某些结论进行推广和延伸,获得更一般的结论.如:对于基本不等式,类比此式可推广到三次或n次,这样一来就可用来求x2(1-3x)0 二、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 首先,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创新精神,这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形成,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可忽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精神会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创新热情. 其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目前的高考大环境下,有很多的时候是以老师讲为主,数学的学习沦为了机械模仿,学生的创新思维长期被压抑,并最终形成了思维的僵化.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就要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运用启发式教学,尝试发现法、探究法,运用变式教学,教法有新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热情.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气氛,平等、自主、民主、开放、温暖、幽默,让每名学生都沉浸在创新式学习的快乐中.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讲课少而精,以让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为主线,指导学生学会思考.避免过早地下结论,特别是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判断,鼓励学生要有独立见解,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创意和与众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营造创新思维的氛围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所以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学习,就要摈弃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好的氛围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与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而且,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恰当提出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是打开创造性思维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出一切有利因素,设法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思路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一题多解,训练发散思维.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妙法顿生,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从新知与旧知、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倡导求异思维,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让每名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广大奋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艰辛的劳动,不管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给学生一定的实践能力,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两者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现主体地位,在主体中体验创新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师生相互配合,才能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