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喜云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创设有效的情境,组织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重视实践操作,促进学生能力发展呢?
一、创情激趣,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获得正确认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我有步骤地创设了如下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获取新知的好奇性:第一步,试求圆柱体玻璃容器中水的体积。出示实物,提出问题后,学生对此兴趣盎然,却又一时难以说出答案。有几个学生试着说,能否“将圆柱体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转化为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第二步,我顺水椎舟,问如果将“圆柱体的水”换成“圆柱体的橡皮泥”,又该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呢?经过思考,有学生提出将它捏成长方体,体积就可以求出来了。第三步,我又追问,如果换成“圆柱体木块”呢?你能计算出它的体积吗?木块不能像水那样倒,也不能像橡皮泥一样去捏,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获得新知的兴趣。学生思考后认为可以将它浸入长方体容器的水中,用测量排挤出同体积的水的办法来测知,我又展示问题的焦点:假若是压路机圆柱形的前轮,你能想办法计算吗?在充分调动起学生急于获得新知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动手实验,最后在学生积极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横空出世”。通过一环环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复习了旧知,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参与问题研究的热情,促进了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维,同时也为探索公式推导做足了准备。
二、挖掘操作价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数学思维。所有的动手操作都是实现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载体。在短暂的40分钟内,教师所能利用的操作材料、种类、时间是有限的,在精选操作材料的前提下,必须深挖每一种操作材料的思维价值,使它最大限度地为发展学生的思维服务。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两位教师都让学生准备了正方形的纸,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请你把正方形的纸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用彩笔涂出其中的一份,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学生就按照教师的要求很快操作完了,也很快说出了涂色部分是这张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而学生涂色得到的四分之一是完全一致的。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你能通过动手操作,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四份吗?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上颜色,说一说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但学生的答案却是好几种。同一个环节,同一种教具,但课堂效果却大不相同。在第一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只是“操作工”,正方形纸只是“道具”,所有的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提问下进行的,“教师的脑,学生的手”,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机会,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仅限于对分数的机械理解与运用。在第二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成了“探究者”,正方形纸也变成他们手中的“金箍棒”,用它变换出不同的花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这不同的操作中得以绽放。所以教学中只有操作是不够的,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操作活动的设计、指导和优化,挖掘操作的思维价值,在充分发挥材料作用的同时,使动手操作、数学思维和学生能力发展紧密结合。
三、有序引导操作,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无序思维向有序思维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操作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操作的顺序进行的,操作程序反映了学生接受的思维过程。如果操作的程序混乱,在学生的大脑中就无法形成一条清晰流畅的思路,就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思维的条理性才能得到提高,如:在教学《9加6的进位加法》时,教学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操作:先拿出9个皮球,放在盒子里,再拿出6个皮球放在盒子外面,问:现在把9个皮球和6个皮球合起来,怎样计算呢?第二步问:盒子里面已有9个,再添上几个就刚好成一盒10个呢?(再添1个)操作:把盒子外面的6个分成1个和5个。第三步操作:拿起盒子外面1个放在盒内(学生说:9十1=10),老师再用手势表示盒内10个与盒外5个合并(学生说10+5=15)这样通过有序的引导,再配合简单直观教具的操作,边操作、边思考,展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用操作促进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