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伏青
课程的导入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好的导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导入的艺术。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设问引疑导入法
读书需要思维,思维始于问题,智力发展也是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过程又是一种不断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设置障碍,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思考,是一种有目的、有方向的思维导向。所以设计好设问引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
例如在讲授《核外电子排布初步知识》这节课时,可先通过两台投影仪模拟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学生在投影银幕上看到钠原子核外离核最近一层排有2个电子,较近一层排有8个电子,最远一层排有一个电子,通过投影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感性认知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和运动情况,那么其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运动情况如何呢?由此而导入新课。通过设疑,学生情趣盎然,急于学到新知识。
二、悬疑导入法
心理学显示:兴趣是智能发展的基础,是激发情感的诱发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要精心设疑激发兴趣以期上课伊始即先声夺人。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哪有著名的“牛顿力学定律”。一个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时,精练、有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看似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一些典型的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从而步入求知兴奋状态,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原电池原理”一节,我说:神舟飞天、神州沸腾、举国上下、万民欢庆、巡天揽月、航天英雄。然而,飞船内部所需能量如何得来?宇航员所需的水又怎样解决?化学家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用氢氧燃料电池。什么是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电池。什么电池如此神奇、功能特异?它是根据原电池原理制作的。什么是原电池?要回答这些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旋即板书课题)。如此,则学生自然进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之境界,已是欲罢不能,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三、典型故事导入法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化学的发展史中,妙趣横生的典故很多,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到寓教于趣之效。
例如:在讲《几种常见的盐》一节的开始,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他在美国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后,看到我国制碱工业被一家美国公司垄断,非常气愤,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在塘沽建起永利碱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优异,1925年在美国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此后,他精心实验,刻苦钻研,提出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然而“侯氏制碱法”制得的不是碱,而是一种盐,俗称纯碱,从而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步入学习佳境。
四、素材激情导入法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教师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联想,自然地导入新课。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还可用激情的语言,讲述一点化学史料,借以唤起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原子结构部分知识时,可先告诉学生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公元前约400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宇宙万物皆由极微小的、硬的、不可穿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即原子。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质子,经过近200年不懈地努力,科学家们终于打开了认识原子内部复杂结构的大门。
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运用,只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好的教学效果,那就是好的课堂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