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田
任何被我们道德化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
纽约一群无聊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当饱受垃圾食品指责的麦当劳开始在菜单上增加一些健康食品时,反而引起了巨无霸、薯条等等传统“垃圾食品”的销量暴涨。为了搞清楚这是怎么一回事,这群研究人员模拟开设了一家餐厅,给人们提供不同的菜单,来观察人们的反应。他们发现,当菜单里有健康沙拉可供选择时,人们就更有可能选择那些最不健康的食物。为什么?
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指出,研究人员在进行一些平行的心理学、行为学研究时,发现了奇怪但是相类似的行为轨迹:比如,和那些记不起自己曾经做过善事的人比起来,有行善经历的人在慈善活动中捐的钱要少60%;甚至仅仅是考虑向公益机构捐款,而不是真的付出了现金就足以让人们产生去商场购物的冲动了。而在另外一项针对环保理念的研究中,人们发现选择购买环保商品的人更容易在之后的测试中撒谎,以便因回答正确而拿到奖金,他们也更容易从装报酬的信封里面偷钱。那些因为花了钱去种树以中和自己碳排放的人,反而比一般人更容易选择大排量的汽车。
不不不,借我一副狗胆我也绝不敢与环保主义者、慈善家们为敌。我们不是在说慈善或者环保或者健康,我们要说的是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叫做“道德许可”。这在某种程度上很好地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不能做到“知行合一”的心理机制。简单来说,当你认为自己在做善事(或者好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因为你认为自己品德高尚,所以不会质疑自己的冲动,反而比一般人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恰恰会致使你做坏事。任何让你对自己的美德感到满意的事,即便只是想想你做过或者将要做的善事,都会让你不自觉地给自己一点“奖励”。比如说,你因为花钱种树做环保而自我感觉良好,因此,你就更容易在买车时选大排量的,因为你会在潜意识里给自己的善行一点“奖励”。任何被我们道德化的东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道德许可效应”的影响。什么叫道德化呢?就是脱离行为本身,人为地给事情赋予“善”、“恶”或者“好”、“坏”的正反标签。
当站在麦当劳柜台前的人们看到、想到了健康沙拉,那么他们就觉得自己已经获得了一种餐桌上的“道德许可证”,他们就会立即给自己一点“小奖励”:放纵自己的冲动,去吃垃圾食品。
道德许可效应是如此的影响广泛,所以,我建议中关村的办证小广告里应该把办理“道德许可证”赶快纳入业务范畴。既然是“想一想”就能发挥作用,那么,我们就更应该对各式各样的“理念”特别是理念提出者保持警惕,因为他们已经充分地“想”到了自己的美德,接下来就是他们放纵冲动、谋求补偿的时候了。
比如,看到有的互联网企业老大发出公开信,要求在公司里提倡狼性文化,引起一片哗然。为什么?我认真拜读了这封信,发现其中最主要的篇幅是在讲创新、保持活力、提高整体竞争力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目标。但是,一旦用“狼性”这个理念,坏了,这就抛弃了目标本身,而是把工作行为和工作方式道德化了,有了“好”、“坏”的分别和对立。接下来,就是“道德许可效应”发挥作用了:因为强调了某种貌似强大积极的理念,因此,就允许自己开始“自我补偿”——比如把手伸的太长,严重干预员工的私生活;比如放纵自己在商业模式上的作恶。
与此相类似的,还常见某些公司提倡感恩文化。但是据我观察,凡是老板酷爱宣传感恩文化的公司,往往却是不大容易合作、上下级关系不太和谐的公司——因为自认为在感恩方面做得好,因此就给自己换领了道德许可证——许可自己对他人刻薄一些、怠慢一些。
如何防范这种带着美好愿望却总是导致作恶的道德许可效应呢?心理学家们认为至少有两点是值得企业管理者高度注意的:
第一是关注目标本身,而不是包装目标的理念。目标是具体的、有标准、可衡量的,是就是,非就非。但理念却是灰色的,轻易被人们贴上善或恶、对或错的标签。本来追求实现目标无可厚非,但一贴上理念的标签,往往就会把各种手段道德化。目标反而扔在一边,类似整风运动的公司政治盛行。
第二是关注行为,而不是纠结动机。公司是一个“半公开场合”,不同的人们聚集在这里一起工作,就像是修建一座商业巴别塔。人们真正可被观察和改变的,是他们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行为即结果。但动机则是极私密的,对行为的评价是有效或者无效,对动机则很容易因为文化差异而标签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