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教师管理道德的重建

2018-04-28 01:40谢萌
速读·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师管理

谢萌

摘 要: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道德缺失,有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教师管理在人性假设上偏重教师“经济人”的前提,忽视高校教师“文化人”的精神需求;其次,高校教师管理目标上强调功利主义的工具性价值,忽视目的善与高校教师的终极关怀;再次,高校教师管理主体上囿于管理者“权位意识”与管理对象的客体化,忽视管理者的德性修养与高校教师的主体性认同;最后,高校教师管理模式上推崇工具理性的科层制,忽视“道之以德”的人文救治。

关键词:教师管理;道德诉求;道德化

一、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变革趋势

(一)在管理价值方面,管理价值取向从一元走向多元

传统大学教师管理的显著特点是追求一元,排斥多元化。由于我国的高等学校长期按照行政机关的方式进行管理,有着深刻的政府管理烙印,从而使得行政权力成为与学术权力对立且更为强大的力量,教学管理和服务所需要的管理者异化为教师的统治者。管理更多的要求在于教师的社会价值体现,以及对教师的规范性要求和对社会的奉献度,将教师定位为管理要求的受众和执行群体。管理者将规范性、操作性的价值观强加于教师,从而导致教师个性化的自我价值被忽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转型和迅速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倾向已成为基本事实,社会成员的个性需求进一步强化了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势。

(二)在管理关系方面,从主客观对立关系向主体间统一发展

在传统的大学教师管理理念中,管理者居于主导地位,通过其行政权威主宰管理活动的一切;作为管理对象的教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主观能动性容易被压制,个性价值观念往往被忽略,在管理过程中表现为被动地接受管理,由此导致管理双方形成主客观对立关系,形成等级关系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单向性的管理实质上演变为管治。

(三)在管理過程方面,从管理双方的视域差异走向视界融合

由于人的成长背景、文化背景、知识结构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高校管理层中不同的管理主体,有着各自不同的成长经历,从而表现为富于个性的主体因素,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成长环境、受教育经验、价值观、教育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潜移默化为对教师管理方式方法的前理解。而正是由于客观地存在着前理解与不同,为理解和对话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对话者由于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视界”,在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对话者对自身界限的跨越而向对方开放,与其他视界相交融。高校管理过程实际上是管理者和教师双方相互理解、共建管理意义的过程,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协调和融合来消解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分歧,通过对话,在理解的基础上达成一致。对话双方在完全平等的语境中实现真正的理解与尊重,不屈从于任何一方的所谓权威或经验,通过协商、沟通、交流等方式,既尊重了双方的意愿表达又实现管理目标。

(四)在管理模式方面,由“科层取向”走向“专业取向”,由从“交易型”管理走向“转化型”管理

近年来,高校变革运动中的“科层取向”的弊端开始逐渐显现。高校要从“科层组织”逐渐转型为“专业组织”。在倡导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专业取向”的校本教师管理思想深受关注。专业取向的教师管理改革顺应了这样一个理论:学校改革的力量源于学校内部,来自一线教师、自下而上的教师群体专业力量的发挥;高校管理成功的内在机制,在于建立一个高水平的高校教师群体;“专业取向”的教师管理立足现实,基于问题,成就教师主体地位,着眼从内部改进。

同时,高校教师“交易型”管理也开始走向“转化型”管理。所谓“转化型”管理是在吸收了“交易型”管理重视和满足教师的外部动机和物质需要的合理性基础上,引导和激励教师把外部利益刺激和内部精神需求结合起来,并积极主动地转化为内部动力,从而全面发挥教师主体创造精神和自觉生命活动的管理。

二、我国高校教师管理道德重建的双重向度

重建我国高校教师管理道德,关键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道德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高校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道德意义与肩负的“海上灯塔”、“社会良心”“世俗教会”的崇高使命,必然渗透和影响高校教师管理活动,要求其具有浓厚的道德色彩。我国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建构理应彰显对高校的本质和特性的关照,建立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伦理。

正如罗尔斯所指出的,个人职责的确定依赖于制度,首先是由于制度有了伦理的内涵,个人才能具有道德的行为。“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预先假定了一种对制度的道德观,因此,在对个人的要求能够提出之前,必须确定正义制度的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关职责和义务的原则应当在对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则确定之后再确定。”

(二)高校教师管理者的道德化

高校教师管理者要成为道德管理者,就必须使自身的管理过程与内容道德化,它要求高校教师管理者以道德主体的状态出现,在其管理行为中以人为本,贯穿着教育精神,时时处处秉持伦理人本原则来处理高校教师管理事务,要坚持以身作则的管理原则,在管理工作中率先垂范,不断锤炼、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要积极发展符合伦理价值与教育标准的高校教师管理的共同愿景,建构反思分享的高校教师管理伦理文化,勇于反省、批判及改善高校教师管理中不合理的作为,要以高校教师整体利益为优先考量,不因私而忘公,发挥道德关怀,服务于高校教师,要畅通沟通渠道,落实授权赋能。《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作为高校教师管理者,就要在位正职而素行。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孙伟平.道德价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2]肖群忠.道德与人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3]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教师管理
幼儿园管理工作经验浅谈
浅谈双因素激励理论在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的运用
高等学校新校区教师管理中的激励机制探析
学校教师管理工作探析
大学生数学建模管理模式的研究
校园一卡通教师考勤系统的应用研究
师生共同参与学校管理途径的探究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管理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多措并举
高校网院师资管理与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