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

2012-04-29 00:44陆静萍
人民论坛 2012年23期
关键词:和谐社会

陆静萍

【摘要】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心理和谐是新时期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文章从探究公民心理和谐的价值内涵出发,对公民心理和谐的基础进行理论分析,并论证了培养创新型人才与公民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公民心理和谐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心理和谐 和谐社会 创新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视角从物质生活的满足转移到了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公民心理和谐的概念便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公民心理和谐不但有利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身发展,而且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项重要课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公民心理和谐的基本范畴和重要意义

公民心理和谐一般是指社会中的每一个具体成员能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并科学对待失败、成功、挫折等各种状况的心理健康状态。公民心理和谐的核心价值与科学发展的本质内涵是相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公民心理和谐作为衡量国民幸福水平的重要标准。随着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不断加速,公民心理和谐也逐渐成为评判社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代表着政府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着转变,即从原来的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转为以发展经济和提高公民幸福水平并重,这一执政理念的变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很多地方政府仍然片面地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为代价,换取暂时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尽管城市的硬件设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并没有得到质的提升,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发生了干群关系紧张和大规模群体事件频发的现象,破坏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地方政府并没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并没有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就会得到提高,而忽视了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关键在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单纯地发展经济不但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且还极易造成公民心理的不和谐,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必须在实践中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文化水平。心理和谐是提高道德文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因为公民只有达到了心理层面的和谐,才能够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不至于将自身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相割裂,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公民心理和谐可以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极大地加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公民心理和谐无疑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并逐渐演化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

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探析

权利义务观念。中国正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各种法律法规得到了全面修订和完善,政府行政权力也在相关法规的约束下进一步规范运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已经初见成效。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通过法律途径进行个人维权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首要选择。在法治社会中,各项事务的开展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而良好的法律秩序的维护必然要求社会公众具备较强的权利义务观念,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保障法律规定得以真正地贯彻执行。权利义务观念是公民心理和谐的构成要素之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权利义务观念,才能够在法治环境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好地理解社会责任并科学地通过法律标准不断规范自己的各种行为。权利义务观念的增强无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这不仅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而且也可以极大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

诚信友爱精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诚信友爱,所谓诚信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真诚相待,相互帮扶,互不侵害对方合法权益,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和谐相处,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公民的心理和谐既来自于内心的思想认识,也来自于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作为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个体,人必然与周围的人进行着密切的沟通和联系。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社会成员的共同维护,只有社会成员具备了较高的道德文化水平,为人处事以诚相待,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和公民心理和谐。由此可见,诚信友爱精神是公民心理和谐的重要方面,有效地减少社会矛盾和其他不稳定因素,进而为每个人的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包容精神。包容精神同样也是公民心理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应该具有宽广的胸怀,在坚守自己信念的同时包容别人的思想观念,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尊重他人甚至是竞争对手。包容精神对促进公民心理和谐具有重要作用,对促进人与外界的和谐相处有积极作用,从广义上来讲,这里所指的外界不仅包括他人,还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并有相当数量的工作任务需要由团队合作来完成。但是,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只有具备了包容精神,才能够有力地维护团队的利益,积极化解各种矛盾,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

公民心理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

公民要达到心理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公民和社会的关系、公民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公民与自身的关系。在这三个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公民与社会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公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公民心理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首先,处理好公民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心理和谐要求社会成员必须科学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又不能对他人的合法权益进行侵害。公民应该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进而增强自身的社会归属感和认同感。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心理和谐主要源自于成功时所获得的满足感,而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还需要外界的支持和认可,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自身的成功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也正是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其次,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十分紧张,无休止的生态破坏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必须正确处理好公民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地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提升到战略高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即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再次,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每个社会成员由于自身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社会职业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都会产生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模式。积极的思维模式可以使公民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并最终达到心理层面的和谐状态。而消极的思维模式则可能造成公民自身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甚至激化,非常不利于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处理好公民与自身的关系是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公民心理和谐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创新是心理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已经掌握的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变换思维模式,产生出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实用性的社会活动。从创新的定义可以发现,创新是一种智力创造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创新活动的进行往往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共同支持,同时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创新环境。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同时人才也是创新活动的主体,积极培养公民的科学意识和创新意识具有战略意义,而这也是与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相契合的。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科学地认定自主创新才是未来社会经济获得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积极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大批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为科学创新活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推动的,其中内部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创新活动中也不例外,尽管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硬件设施条件,但是创新的根本动力来自于内在的智力活动和创新思维。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性思维,而创新思维的培养既要求创新者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又要求创新者具有良好的心态即和谐心理。因为和谐心理可以使人排除杂念,不会轻易被一些功利思想所影响,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不断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社科部)

猜你喜欢
和谐社会
向弱势群体伸出援手暖民心
社区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现状及对策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尚中贵和”思想对建构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我国公路运输经济管理的几个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