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李业昆
[摘 要]本文根据事业单位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结合绩效的本质特征,分析研究了事业单位绩效的几个主要特点。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 绩效特点
在我国,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这种事业单位具有依法设立、从事公益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是社会组织和知识密集性的特点。事业单位的本质和具体特点决定了事业单位与其它社会组织具有区别,把这种区别与绩效的本质特征结合起来,可以确定出事业单位绩效的特点。
一、事业单位与其它社会组织的主要区别
在我国,社会组织主要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和事业单位。作为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与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的政府部门和主要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组织都具有明显的区别。
1.事业单位与政府部门的主要区别。政府部门是国家机构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依法成立、行使国家行政职权的行政组织,包括政府以及有关功能部门。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和命令等,指导所属各部门、下级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各项行政活动。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虽然相似,但仍有些区别。行政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些是财政全额拨款,有些是自收自支或部分拨款。两者的性质也不一样,行政单位一般具有行政管理职能,而事业单位一般是公益性质的,主要为社会提供某方面的公共服务。
2.事业单位与企业组织的主要区别。企业单位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其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营利。而事业单位却不同,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某方面的公共服务,履行的职责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提供服务,包括增进社会福利、改善社会生产条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等等,并且事业单位的运行成果主要体现在提供的非物质形态产品上。
二、绩效的本质
绩效反映的是员工及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在绩效管理中,一般认为绩效是指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方式及结果。这个概念包含三层含义:首先,绩效是一个过程;其次,绩效必须考虑时间因素;第三,绩效反映在工作行为、工作方式以及工作结果三个方面。因而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考虑行为、方式、结果以及时间因素来理解绩效的本质含义。
绩效具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1.多因性。工作绩效的多因性是指员工的工作绩效优劣不是取决于个别因素,它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影响和制约。研究表明,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是多维度的,用“绩效函数"可表示为:P=f(M,A,E,O),P代表员工工作绩效,M代表工作的积极性,A代表工作能力,E代表工作条件,O代表机会。其中,工作能力、工作积极性是员工自身的内在因素,而工作条件、机会则属于影响员工绩效的外在因素。因而,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最终结果。
2.多维性。绩效的多维性是指员工的工作绩效可分为不同的维度或方面。考评要从多方面切入,不能只从某一方面、某个角度、某个标准来进行评价。绩效既表现为工作行为,又表现为工作结果。员工所能直接控制的是自己的工作行为,而不是工作的结果。因此,对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应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分析评价,以便取得比较客观、合理、容易被人接受的绩效考评结果。
3.动态性。员工的绩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工作绩效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影响因素会不断变化,员工的工作绩效也会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所以对员工的绩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考察。原本较差的绩效有可能好转,而原来较好的绩效也有可能变差,这就要求评价员工绩效时应充分注意工作绩效的动态性。员工工作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效益和效率,因而了解绩效的特点和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对于掌握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具有重大意义。
三、事业单位的绩效特点
根据事业单位与其它社会组织的区别,考虑到绩效本身的固有特征,可以确定出事业单位绩效的以下相应特点。
1.工作绩效具有多维性。不同于一般员工,事业单位员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因而,对事业单位员工进行工作绩效评价时,不应只注重工作产出,而应从多个维度去进行分析、评价。在对事业单位员工的绩效评价结果中也应包括多个维度,而不是像一般员工的绩效那样,只是体现在员工工作行为的结果、目标的完成度上。所以,多维性是事业单位员工工作绩效的一个重要特征。
2.绩效导向以公益效益为先。事业单位工作大到行业管理,小到具体单位的内部管理,都是以为特定群体服务为基本特征的部门管理,是从属于公共服务部门的一个重要部分,以提供管理和服务为目标,具有社会公益特点。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标,主要目标是为社会群体提供公益服务。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不同于企业单位考核,绩效考核不能以利润和经济成本为考核目标,而是要衡量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转移价值,其绩效导向多以社会公益效益为先,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先。
3.工作绩效具有模糊性。从主体方面来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属于知识密集性单位。由于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的是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等脑力劳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多为脑力劳动,脑力劳动是一种思维性活动,劳动的外在表现不能被全部测量,劳动成果的评价具有较强的软性特征。工作本身较复杂,工作成果评价更多的是注重工作完成的质量而非数量。特别的是,作为事业单位,产出通常是一些非市场化的中间产品,同市场产出的效益—成本描述相比,非市场产出和工作结果之间难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经济价值,其绩效往往难以找到明确的、可量化的衡量指标。
从客体方面来看,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性的,而创造力需要身心完全自由,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会妨碍这种自由,从而不利于创造力的产生。因此事业单位的工作是非结构化的,过程往往是没有确定的步骤和流程,不存在固定的工作规则。
4.劳动价值的体现呈多元化。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社会主义新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事业单位员工创造出的价值,其内涵呈现出多元化,多重性特点。事业单位虽然不是生产性企业,但却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其劳动成果多为无形产品。因而,事业单位员工所创造的价值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有的具有无形的社会公益价值,有的具有较为明显的经济价值,有的社会或经济价值体现具有一定的延迟性。而劳动价值也不能简单地用时间加以限定,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公共性、普及型的工作,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效果。
5.绩效受主观能动性影响较强。工作绩效的多因性使得员工的工作绩效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多重影响和制约,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绩效同样受到工作积极性、工作能力、工作条件、机会等多因素的作用。作为事业单位,工作环境、工作机会都相对稳定,员工的工作更倾向于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工作产出也多为无形产品,因而在工作过程中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相比于企业员工更强。所以想要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靠外在因素(如强迫威胁等)是不可能长期奏效的。
总之,事业单位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具有不同于企业组织与政府部门的独特性,在绩效上必然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明确事业单位绩效的这些特点有助于事业单位做好绩效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霞.把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特点[J].中国卫生人才,2011(09).
[2]苏增军, 李业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研究综述[J].人力资源管理,2012(05).
[3]李文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J].科技信息,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