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图

2012-04-29 03:30翟淑珍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6期
关键词:历史地图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翟淑珍

(环县一中,甘肃庆阳745700)

摘要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除课本插图外,还配有相当精美的历史地图册。小小图册和课本交相辉映,以其直观性、客观性、灵活性、内涵的丰富性以及清晰的画面和柔和的色彩赢得学生的喜爱。

关键词历史地图;课堂教学;中学历史

利用历史地图命制高考试题也在近几年花样百出,长盛不衰。足以说明历史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下面本文就历史地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和作用以及未来历史地图改进的方向谈谈我的思路和看法。

一、历史地图让沉寂的历史灵动起来

历史地图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象,与课本文字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辅助读物,它拥有文字所不能具备的许多功能。“左图右史”,“索象于图,索理于书”为古今学者治学和读史的重要方法。因而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也发出了“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的感叹。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地图描述历史过程,让沉静在课本中的文字像点点跳跃的音符缓缓诉说那一幕幕气壮山河和一段段峥嵘岁月。比如,在讲新航路开辟时,同学们对课本中的文字叙述总是记忆不清楚,特别容易搞混那几个航海家和他们开辟的新航路。为此,我把地图做成动态的示意图,让他们到讲台上对着示意图来讲述,先搞清楚几大洋和几大洲的分布空间,然后,按图中的箭头所指进行复述,谁发现了好望角,谁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谁完成了环球航行;太平洋的名字与哪位航海家有关等等。这种方式它比较自由,不受课本固定文字的限制。学生很乐意这样的方式,纷纷举手参与。感觉比死记硬背课本文字要容易的多,有的同学兴趣大增,还把他知道的哥伦布等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真是有声有色,精彩纷呈,意犹未尽。这种地图示意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立体的空间,一种直观的视觉画面,强化了学生的记忆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让躺在课本中的文字变得鲜活生动、亲切流畅。同时,地图还把中国明代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航行路线也绘制出来了,利用这个机会正好给学生们讲述了中西航海的差异,顺便说了我自己对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个小学生说的他不喜欢郑和的那句话的看法:郑和不是一个单个的人,他代表一个国家,他的所作所为都要以国家宗旨为前提,他率领那么庞大的船队,带着象征中国特色的瓷器纸张等物品先后七次下西洋,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帮助了落后的地区,体现了大国的风范。他不曾殖民也不曾侵略。难道因为这个就要不喜欢他吗?这有道理吗?我们不是一直都在谴责殖民主义吗?为什么对如此伟大的航海家这样的信口雌黄,这是很不公正的。人是受他所处的时代制约的。当下西方的一些国家说什么中国威胁论,这是毫无根据的,曾经强大的中国不曾称霸殖民,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也不会威胁他国。因为地图同学们明白了很多,也对西方航海家和东方航海家的不同的伟大有了更深切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历史地图让疑惑的历史清晰起来

历史教材对有些问题的叙述只说明它是这样,而从不多说它为什么是这样。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探求,不断的挖掘。比如,在讲隋朝大运河时,我让学生看地图,记住运河的南北起止点,包括的河段,总体成什么形状,这时,有学生突然问我:《话说运河》的电视片上说长城是阳刚的一撇,运河是阴柔的一捺。为什么隋朝的运河是横躺的英文字母“<”呢?这个问题提的好,说明他在课外很关注历史的学习,我让学生先看隋朝的,然后向后翻看元朝的再看前面春秋战国时期的,同学们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春秋时只有邗沟一小段运河,而元朝的运河不经过洛阳,所以就成了电视片中说的一捺。趁热打铁我把运河的变迁给学生们做了简单的说明:在我国历史上,大运河的开凿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开凿了邗沟,沟通了淮水和江水,全长150公里,是京杭大运河的起源,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第二个时期是隋朝时期, 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隋炀帝时开凿的运河,第三个时期是元朝时期,元朝定都大都后,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但隋朝的大运河,在海河和淮河中间的一段,是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和东南伸展的。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元朝就修建了会通、通惠等河,明清两代,又对大运河的许多河段进行了改造。元朝的工程完成后,便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全长1700多公里。京杭大运河利用了隋朝大运河的不少河段,从北京到杭州走运河水道,前者比后者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更重要的是运河河道的变化也反映了古代经济中心东移和南移的趋势。所以,如果能把不同时期运河的地图放在一起,可能更有利于学生形成对运河历史变迁的整体认识。还有,同一时期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的比较,也能使学生对一些疑惑的问题豁然开朗。比如根据《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综合分析英法联军为什么开始中立观望,后又出兵镇压太平天国呢?结合以上地图及教材内容即可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被迫开放了11个通商口岸,英法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扩大了;从图上可知其中的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四地则处于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地区;而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是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所以在太平天国控制的地区英法侵略者是得不到不平等条约规定的侵略权益的,这样英法对太平天国的作战就不可避免了。

春秋战国经济图:

三、历史地图使隐性的知识明朗起来

历史课本对有些问题是不用文字叙述的,这就要求学生更多地关注地图的描述,增强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归纳能力。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美、英、法强迫清政府签署了《天津条约》,开放了十处通商口岸,但课本只说营口等十处,并没有说其它的几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地图中找,学生看了地图后,既清楚了十处的地理位置,又进一步明确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外国的侵略势力伸入到内地的内涵。真可谓一举两得。再比如,中国古代对台湾的称呼,不同的时代是不一样的,三国时叫“夷州,隋唐、北宋、南宋时期台湾被称为“流求”;元时叫“琉球”;明朝时期台湾被称为“小琉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 “台湾”是今天的“台南”。但课本同样没有说明,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个有心人,要注意观察地图,发现其中的变化。学习历史不是单一的,而是全方位的,不要把目光只投向课本,地图也是绝不可忽视的一环。

四、史地结合使平实的历史丰富起来

历史地图不同于地理地图,后者反映的是立体的地理环境,而历史地图则主要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反映的地理知识相对贫乏。这往往造成学生分析历史地图的困难,不利于提高历史地图分析能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史地结合,适当运用地理知识,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隋唐时期手工业分布和大都会》示意图中,有一些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造船业中心洪洲(今南昌)会孤悬内地?”这里我们只要结合地理知识了解洪洲处于长江的支流赣江沿岸,并且在地图上标出赣江的大体位置,就会很容易理解了。再如《三大战役示意图》,辽沈战役为何首先攻占锦州就能形成关门打狗之势?敌人就不能从绕过锦州与华北联系吗?这一点历史地图中没有能够体现出来。但是如果结合地理地图,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关内外的主要通道是辽西走廊,而锦州则是辽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文综考试以来,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渗透穿插不断加强,将史、地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地图和历史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对学生综合学科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五、历史地图使爱国激情飞扬起来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疆域、军事分界线等都有很多起止点,学的多了,容易搞混。而历史地图能帮助学生准确的记忆,特别是疆域,它不仅仅是某几个点那么简单,它包含着这个王朝的胜败得失、兴衰荣辱。比如清朝的疆域曾经是多么的辽阔!西跨葱岭,东北到达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死记硬背不但不容易记住,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清在边疆设立的特殊机构,所以对着地图,不但能清晰的记忆疆域,还对《清朝疆域图》中管辖黑龙江下游、库页岛一带的是吉林将军增加了了解。不观察地图,只知道有吉林将军,不知道其管辖的范围。而后来库页岛等北方和西北100多万的领土因国力衰退无力保住被无情的割走时,心中油然而生的那份悲凉之情是无以言表的。从中正好展开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清朝就是因为固步自封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疆域不保。面对着地图就像面对着祖国的壮丽河山,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义不容辞的要肩负起保卫祖国的伟大使命,努力学习,勇挑重担。

六、历史地图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浓厚起来

历史地图册根据教材的需要配备了一些精美图片,都是能够体现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艺术品。这不但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也使一些同学好奇心大增,纷纷拿出自家的“古董宝贝”,问这是不是最有名的景德镇瓷器,这是不是商代的青铜器,这是不是哪个朝代的古钱币……,有没有收藏价值,值不值钱等等。虽然只是一些看似好玩的举动,但却充分说明同学们对历史产生了探究的兴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因为地图,学生走进历史,进而热爱历史,这是多么值得我们做老师的欣慰啊!

总之,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地图已经成为考查历史学科内综合以及跨学科综合能力的重要载体。它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好伙伴,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真是一本图册在手,学好历史不愁。见于学生更多的时候只带课本不带地图,影响教学进程,如能把图册和课本合二为一,真正做到图文并茂,那将是历史教学的里程碑,会使历史教学锦上添花,再放光彩!

猜你喜欢
历史地图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
历史地图在高中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及策略
论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活化”策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