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实 李海云
摘 要 书院制不仅是对传统书院的再现,更多的是一种融合和创新。全国实行书院制的院校数量急速攀升不仅是对原有学生管理模式的超越,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独特理念。本文从组织文化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比较得出学校亚文化是学校管理、人文化、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 书院制 住宿制 比较 启示
1 书院制对原有管理模式的发展
“书院制借用了古代书院的名称,实质是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它主要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承担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教育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①书院制对住宿制的超越有以下六点。(1)学习方式:从生活学习分离到融学习生活于一体。书院制下学生宿舍不再是单一的住宿场所,而是集食堂、图书馆、学习室等于一体的生活社区。在这里进行通识教育,开展文化活动,师生交流活动,把学习融进生活之中。另外,学生可以经营自己的咖啡厅,做各种工作,在生活中学习。(2)师生身份:从单一学院人变为书院学院人双重身份。书院制下,学生上专业课时属于原有学院学生,但是其他时间,属于书院成员。另外,老师被大量地聘进书院,在相处中对学生各方面进行指导,老师也从单一身份变成了双重身份,这为老师教育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3)人际关系:从单一到多样化。由于书院中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混住,所以这样使学生人际交往更为广泛,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4)文化建设:从文化角到文化区。书院制下,文化成为了一种管理模式和动力,建设文化传统也成了书院的重点建设项目。这里文化建设是一种现象,文化区也是多样的。(5)管理队伍:从业余到专业。相对以前宿舍管理人员文化素质较低问题,书院制管理则具有管理员、辅导员、导师、学生干部等比较专业的团队,他们担负着教育和咨询的重任。(6)学生参与管理:从幕后走向前线。书院制下学生被纳入管理队伍,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角色。书院内店面的经营,设施的管理与采购把学生推向管理一线。宿舍管理人员中大量吸收高年级的学生,为学生参与管理提供了一个平台和更多的机会。
2 书院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2.1 把文化作为管理的动力
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欲尔和管理顾问艾伦·肯尼迪在《企业文化》中这样描述:“文化是管理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与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同范畴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借助组织文化的影响力进行管理。”传承中华文化更是高等教育的义务和发展的动力,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活力源泉。大学背负着播种精神火种,传递精神火炬的重任,大学不能没有内涵,没有文化积淀的大学是很危险的。“学校教育缺乏文化,会把孩子带到一个抽象、片面的地带,文化的缺失带来精神的浮躁甚至荒芜,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有知识没灵魂、有记忆没根底的‘怪物。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让学校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文化的价值。”②
2.2 把“以爱立校”的理念作为高等教育人文化的核心
“大学天然是由‘爱维系的不可分割的组织;相比于其他组织,大学的情感联系更为深刻。”③“爱为大学立魂”就是:(1)传播希望。“在选择和关系背后起作用的是希望,不是乌托邦图景所激起的希望,而是由一种现实的认识所激起的希望。”④香港中文大学东三社区书院颁发的学位不多,但是无论是哪一个专业都有详细的课程,课程目标,下一步的衔接课程,毕业生去向,专业前景。每一个学生在跨进大学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2)深入内心。对于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总共只有14.8%的人认为“比较好”和“非常好”,而认为“一般”和“较差”的分别占到了55.4%和26.9%。⑤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走进学生内心是未来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3)营造归属感,做好服务学生的工作。大学传递了人文,必然为社会种下人文的种子。学校给学生幸福感,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未来作规划。
2.3 把隐性的生活教育作为学生学习自主化的先锋
生活是激发兴趣和自主性的最好方式。生活教育激发学习自主化在于:(1)自信与成就感。成就感来源于成功的体验,一个观点被采纳、一次帮助别人、一次管理学生工作的经历等都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其实能应对自如的生活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成就。成就感之所以能激发兴趣在于它能带来自尊和自我价值感;(2)潜移默化的力量。课外的阅读和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内在动机的重要途径。我们举手投足之间、闲庭信步之余、高谈阔论之时都蕴含着文化气息和灵感的生气。社区把各种文化元素都融入到生活中。图书室传递书香、路边的中国元素处处都是潜移默化的力量;(3)师生的交流。良好的学生关系和师生关系都可以成为兴趣之源。人是在不断模仿中成长的。自由的交谈和思想交流可以让多方面的智慧相互碰撞,太多的东西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感染而引起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