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数学教学的普惠性

2012-04-29 22:47余德伟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5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教学

余德伟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样的理念表述足以说明,小学数学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并让每个学生都能持续受惠(功在当下、利在终生)的义务教育核心课程。

关键词义务教育;课程;教学

那么,作为具有普惠意义的小学数学课程,究竟应该给予学生什么?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看到,《课标(修改稿)》在继续强调“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双基)的同时,提出了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解“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课程理念。显而易见,这里所说的“四基”,应该就是每个孩子完成六年学业、走出小学校门前应该获得的“保底性收益”。从这个意义上讲,落实“四基”,是凸显小学数学课程普惠意义的必由之路。

一、追求意义建构,夯实“基本数学知识”的教学

我们知道,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绝非“灌输”“说教”所能“如愿”。要真正使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能促进学生的素养提升,助推学生的终生成长,知识教学必须实现深层的“意义建构”,而非表面的“形式模仿”。

二、重拾学科规范,加强“基本数学技能”的训练

一直以来,小学数学学科解题的规范性是有目共睹的:清晰有序的过程,完备美观的格式,严谨到位的细节……然而,新课程实施几年来,在现代的教学理念逐步完善的同时,有些朴素的学科规范正逐渐“消弭”。例如,画图时,“实线” “虚线”不加区分,混淆使用,“直角符号” “特征标记”可有可无,踪影难觅。又如,解决问题时,受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影响,很多教师觉得“答句”无关紧要,学生写不写都无所谓。其实,关于答句,人教版教材“潜伏”着一条由“口答”到“笔答”、由“随意答”向“规范答”逐步提升的理念线索。因此,教师组织技能训练时,不要过分地“以速度论英雄”“以结果定好坏”,而应在关注正误的同时,认真审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真实呈现的格式与习惯,并对照教材要求,及时引领强化,使其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建立牢固的规范意识。毫无疑问,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乃至终生发展而言,规范意识都不可或缺。

三、强调思维卷入,推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

近几年来,课堂现场的自主活动正逐渐受到重视。但是,当自主活动异化为教师指令之下的“执行性操作”时,学生所得的活动经验中,便会充斥动手实践的感官体验,而缺失数学探究的真实心得。所以说,数学活动绝不等于劳技活动,除了适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有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从这个角度讲,真正有效的活动经验,不只是感官活动的经验,更包含思维活动的经验。例如,有位教师执教《面积和面积单位》时,在呈现两个难以直接比出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后,给每组提供了1至2种不同的学习材料: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直径1厘米的小圆片若干个,小剪刀,面积单位透明膜片,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若干个……随后,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设法选用合适材料来比出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先要看懂材料,再选择材料,接着摆放材料,最后得出结果,动脑思维贯穿于动手操作全程。经历这样的自主活动,学生的活动经验才具有丰富、深刻的数学化内涵。

四、扎根具体内容,深化“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比较宏观,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数学方法相对微观,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手段。由于小学数学知识内容比较浅显,隐藏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很难截然隔离,所以,小学数学教学中通常把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合成一个整体概念——小学数学思想方法。事实证明,理解感悟、灵活运用小学数学思想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生的思辨智慧极为重要。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对小学阶段所需渗透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加强认识、充分了解,如“对应” “假设” “转化” “极限” “代换” “化归” “符号化”等。在此基础上,要认真钻研数学教材,深入领会编者意图,努力发掘每课内容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点,并通过自己的精心预设,重点引导,结合教学内容的逐步展开,向全体学生扎实播撒数学思想方法的“种子”。立足平常,细水长流,方可潜移默化、达成目标。

以“化归”思想方法为例。“化归”即转化、归结。其一,是把“实际问题”转化、归结为“数学问题”。如人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教学中,P90这个实际问题(如右所示),其本质就是“9个5是多少”这个关联乘法意义的数学问题。其二,是把“复杂问题”转化、归结为“简单问题”。诸如此类,教材文本中体现“化归”思想方法的内容还有很多。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高度关注、深层聚焦其中的“转化与归结”,从而去粗存精、化难为易,既可有效促进知识理解,又能生动彰显“化归”魅力。

“四基”是数学本质的核心体现,是小学数学教学普惠性价值的重要支撑。数学教师应立足“四基”的落实现状,把握“四基”的不同内涵,打开“四基”的教学空间,提升“四基”的达成水平,真正使学生“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课程教学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