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姝楠
摘要 教研组活动一直是我国教育界提高教育质量、凝结教师集体智慧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国教师、教育研究者经常在国外同行面前引以为豪的组织架构。教研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研组 现状 展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52 年我国就开始陆续建立教研组,教育部还于同年颁发《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我国的教研组是 “教学研究组织”,也是“教学业务组织”与“教师工作组织”。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十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新课改的综合课程,从设立之初就备受瞩目,十年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建设如何,了解其现状,分析其问题,展望其未来,十分必要。
1 现状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多采取戴明环式运作模式,又称“PDCA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P(plan,计划)阶段确定方针、目标、管理项目、活动安排以及制订;D(Do,实施)阶段执行计划、完成任务;C(Check,检查)阶段对照计划要求,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及时发现经验及问题;A(Action,总结)阶段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使之标准化,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以学期为单位,由教研组长根据教育局和教研室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学期中执行,学期末总结,基本上呈现出一种“P—D—C—A”的循环模式。
教研活动定时有效开展,教师具有一定合作能力,具有自我提升的意愿,教研组已初步形成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组内互评、反思研讨,互利互信的氛围,在活动中,注重老带新,开展青蓝工程、拜师活动等,缩短年轻教师、新上岗教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其专业成长。
2 存在问题
教研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有一些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此提出,与大家商榷。
(1)专业结构复杂。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多毕业于地理、历史、政治专业,各专业学识不同,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理解层次也有分别。例如,原地理、政治学科老师在讲授历史内容时,偏重于具体知识点,而对历史发展规律及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作用不能深刻阐述。其他学科教师对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是只知皮毛,不能系统理解。这都对实际教学工作有所影响。
(2)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习惯于孤立工作。长期以来的分科教学,独立的班级组织形式,使教师习惯于独自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体反思、自学、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虽然有一定的合作行为,也基本上是讨论某道题某个知识点等,其他交流很少。听课评课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教研合作方式,但并不能深入平时课堂,感受教学的最自然状态,学习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
(3)参与机会不均等。多数历史与社会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以及普通教师构成。组织成员之间更多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即由圆心向外围辐射的关系。在教研组具体的组织活动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研组长往往处于核心地位,组织会议,总结发言,布置任务。各备课组长处于中间地位,一方面在核心层的调动下参与组织活动,另一方面要身先士卒调动其他教师的活动参与,因而自由发言时往往扮演“抛砖引玉”的角色。普通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经验欠丰富、有经验但未成为骨干、外校刚转入的教师等,往往处于集体活动的外围,也是教研活动中最“安静”的组群。这种气氛不利于教师个人专业进步,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4)教师缺乏教研合作的时间。历史与社会科目课时多,任务重,由于所任教班级多,教师批改作业时间也较长,除此之外还要承担社会监考、会议等多项工作。很多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年级组长、学校行政等职务,除固定教研时间之外,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参加其他教学上的探究和研讨活动。
(5)资料保存较少。即使很多长期开展活动的教研组在资料整理保存方面也有所欠缺,例如高年级的备课组为下一个年级的教师留下什么?哪些集体研讨值得存档保存?以什么形式存放?完整的长期的教研记录,不仅是对组内工作的“具体的考察”和“理性的审视”(陈桂生,2006),更是新任教师的个人知识架构的宝贵财富。遗憾的是,很多教研组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另外,历史与社会在一些地区是中考科目,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多是和学生的成绩挂钩,教师之间竞争压力大,没有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各自“留一手”,期望在关键时刻技高一筹,突出自我,合作中当然存在障碍,教研时也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渐渐形成山头主义(或称巴尔干半岛化),团队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3 展望
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后现代社会,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更为多元,教师要以一人之力去承担如此复杂之教学和研究任务只能是一种幻想,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师集体去支撑。教研组的建设对每位教师、每所学校,甚至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针对历史与社会教研组遇到一些问题,笔者有几点建议:
3.1 教师个人发展
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个人发展是教研的基石又是目标,至关重要。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是否清晰,能不能认真对待每次教研活动从中汲取营养快速成长,这些都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个人愿景,即个体是否不断突破现有水平实现自我超越。只有不断激励教师追求卓越,才能使教研组具备持久的动力,教研活动保持创新和活力。
教学研讨反思在教师个人发展中也非常重要。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不仅包括对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思,更包括对教研组案例、学术研究、课题活动等多种主题明确的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对教学后继行为产生更大的影响,教师个人的能力才会得以提升。反思后撰写教学日志或随笔,及时对教学实践进行梳理,也十分必要。
3.2 学校制度保障
教研组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制度的支持。如何使教研组正常运作,教师间觉得交流常态化,并逐渐引导教研组向团队合作学术研讨方向发展,这些都依赖学校制度的引导,包括将教研合作效果纳入绩效考评、教师定性与定量评价制度、教研组长考评机制、优秀教研组的评比活动中等等。
3.3 建立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圣吉(Senge)在《五项修炼》中使用的“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的概念后来被教育学者所用,克鲁斯等就提出“校本学习共同体”,霍德在1997年创造了“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质和内涵多为共享的价值和目标、共享的支持条件、共享的个人实践和集体分享式探究等。
用迈克·富兰(Michael Fullan)的话来说,“在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里,新观点、知识的创造、探究和分享对于解决学习问题至关重要”。“自主、合作、探究” 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精髓,也适用于教研组的发展。教研组作为学习共同体,其合作的本质就在于对各种教育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究,合作是形式,探究才是实质,是目的。教研组要通过以终身学习为导向,以研究为目的,构建组织内的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目标,激发教师学习热情和团队自豪感,促成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
3.4 向诊断型教研组方向发展
诊断型教研活动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个别问题或普遍问题,由全体教研组教师参加,大致经历“诊断分析—形成方案—改进尝试—解决问题”这几个步骤。即先由教师提出自己教学实践上遇到的问题,当一位教师作中心发言时,其他教师参与会诊,通过全组的诊断分析,形成改进方案,并通过反复的试作与方案修改,达成问题的最终解决。公开课研讨课多采取这种方式。例如笔者在准备南山区初中历史与社会讲课比赛《罗斯福新政》的时候,教研组就采用了这种诊断式的活动。试讲后,先由本人向大家说明备课意图,介绍教学设计。再由其他教师说出自己的建议,本人吸收改进后,再试讲,全组教师一起评课,交流反思,找出实际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这种诊断型教研活动运作模式多数是以专业的视角来审视教学问题,将教师注意力引向对课堂教学本身的思索和研究,含有的研讨成分相对较重,关注的是教学问题的解决、教师行为的改进。
在实际运作中,要关注几点:(1)制定教研组的长远规划,每一学期或一学年集中力量解决一个课题。例如历史与社会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就可以做为教研组课题来研究。(2)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任务安排要平均合理,循序渐进。如针对师生互动问题,开学初可以研讨理论上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交流个人实践中的经验,布置在最近教学中初步尝试探索师生互动方法的任务。学期中段,安排两位同年级教师讲同一节课,重点关注其互动环节,组织听课评课,分析两者方法的不同,加深组内成员对师生互动的理解。(3)形成成果并保存。可以采取撰写合作日志的方式,记录讨论中的各种问题和结论。也可以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或存档。整理并保存好这些资料有利于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骨干教师的精益求精,更有利于学校教学文化的有效传承,意义重大。
良好的教研氛围,开放的批判性交流,鼓励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勇挑重担的干劲等等,也会加快形成共享、合作、团结、进取的教研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能给教师指出发展的方向,帮助其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提升,也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教研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教研组建设关系教师个人的成长,学生的进步,更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
参考文献
[1] 宋萑.校本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构.集美大学学报,2007(3).
[2] 魏恤民.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历史教学,2011(11).
[3] 宋萑,魏鑫.教师课改认同感与教师专业学习社群的关系研究.教育发展研究,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