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而不露韵味隽永

2012-04-29 00:44:03张浩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2年29期
关键词:留白文章艺术

张浩

摘要 艺术是相通的。《川上图》没画缰绳却似有,“不画一笔,尽得风流”的“留白”艺术技法,在写作上也被广泛运用。写作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作品有如冰山,露在水上的只有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

关键词 文章;“留白”艺术

一幅令人拍案叫绝的国画,栩栩如生地画了一个人牵着毛驴过桥,桥下河水哗哗作响。小毛驴似乎害怕了,拼命地扭着头,撑着蹄,不肯上桥。牵驴人憋足了劲,用力拽紧缰绳不放。其实,画上的人与驴之间并没有画缰绳,但从那逼真逼肖的姿态、神情、动作上让人感到缰绳的存在。据传,这幅出自明代画坛大师唐伯虎之手的《川上图》曾挂在画铺里被一位颇具鉴赏力的行家看中,以百两纹银的高价成交,并付了定银约定第二天来取画。当夜,喜出望外的画铺老板捋着山羊胡,眯着眼睛在细细玩赏这幅如此贵重的画时,发现没画缰绳,这可如何是好,若被买主识破,眼看利润丰厚的买卖岂不泡汤了?他眼珠子骨碌碌一转嘴角掠过一丝得意的奸笑—有了,于是小心翼翼地提笔添上缰绳。第二天老板喜滋滋地迎接买主,可买主一看画就要退定银,老板一头雾水,睁大眼睛问为什么,买画的人说:“这幅画妙就妙在没画缰绳却似有,现在缰绳都画上去了,我还要它做什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著名文学家海明威的经验之谈鞭辟人里。作品直露无遗,往往魅力丧尽;而含蓄曲折,藏而不露,曲径通幽,玄外有音,言外有意,文虽止而意却无穷,给你人留下广阔的想象和思索的空间,使作品更加韵味隽永,魅力四射。

《春江花月夜》透过春江水涨、春月初升,水绕芳甸、月照花林的丹青妙写,创造了一个幽静恬美的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令人神往,诱人思考探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从写景进入抒情,“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诗人连连发问,这些问题是不能回答,也无须回答的,因为答案已经包含在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关注之中了,“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在时间的不断推移、空间的迅速转换之中,那月亮始终隐现贯穿,将景、情、理联成浑然的一体,构成浩渺空灵的奇妙意境。月光之情、思念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边,也洒落在读者心上。而这些画意、诗请又与诗人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妙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融的优美而邈远的意境,让人咀嚼不尽,回味无穷。王国维说“古今词人格调之高,无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第一流之作者也。”不论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凡第一流之作必有含蓄隽永、回味无穷的感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有我之境,然而却道出了安史之乱民不潦生的惨状和国破家亡的悲痛,一股凄惨之情涌上心头,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如在目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属于无我之境,作者的感情藏而不露,一切都让读者自己从意境画面中去体味,然而“悠然”一词使得怡然自然之态呼之欲出,读者不难体会出作者归隐田园之后精神上的释放和超脱。“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留白”艺术、只是两者的主体表现形态上存在着区别,审美效果各有不同,但它们所含蓄的韵味都是无穷不尽的。

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留白”技法可谓运用得炉火纯青,令人叹为观止。他让你在读其作品时如果咀嚼橄榄果,愈嚼味愈醇美,满口是余香,良久回味。他的小说《孔乙己》描述深受封建文化教育与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孔乙己的一生的悲惨命运,那个身材高大、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孔乙己读了半辈子的书却半个秀才也没有捞到;他好喝酒只能站在柜台前站着喝酒却也不愿放下读书人的身份与短衣帮为伍;他能写一笔好字却好喝懒做;想教小伙计识字,却又因偷了主人家的东西被打得伤痕累累,以致打折了腿,成为咸亨酒店顾客取笑的对象……总之,读了《孔乙己》谁都不会忘记这个可怜可笑可悲可叹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然而,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仅写了酒店的简况、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及被打折了腿用手“走”来酒店的几个极短的片段,而将“其余的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留给读者去想象、去领悟、去探索,从而在艺术“留白”的遐想神游中参与了小说的再创作,思之得之;从“露在水上的”去探析“隐藏在水下的”,比如,孔乙己的家庭,小时候读书的情况,他有家人吗,他们的情况怎样,和他有来往吗,他参加了多少次科举考试,一次次的名落深山时一次次的惨景又是怎样一种状况,他似乎很“阔卓”地“排”出八文钱时他是在做什么的,后来囊中羞涩时只能“摸”出四文钱时他的生活状况又是如何的,那些在脸上的新伤痕是怎么生成的,被打折腿的前前后后的情况怎样,后来他果真“死”了吗……作者“用意十分,下语十分”将许许多多韵味不尽的艺术“空白”留给读者,让你张开想象与联想的双翅,在小说设置的情境中神游,在不断探析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启迪你走进小说,而又能跳得出来,从而更深刻地领悟到作品的底蕴与真谛。

藏而不露,蕴含是丰富的,深广的,它能启示人们超越具体意象而飞跃到幻妙的艺术空间去驰骋想象,潜心领悟韵外之韵的艺术境界。

猜你喜欢
留白文章艺术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纸的艺术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留白”艺术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59:39
“留白”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教育(2016年38期)2016-11-15 17:45:11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