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堂问题导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12-04-29 00:44李达伟汪生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29期
关键词:考学笔头当堂

李达伟 汪生

问题,一般是指需要探究解决的疑难、矛盾、关键、要点、重点。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笔者借用并改动两个字:问题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问题式教学不是今天才创造的,而是古已有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强调问题情境下的深入学习,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设计恰当的问题,设计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重要手段。笔者拟从设计问题—问题探究—问题考学(问题反馈)—问题过关等四个方面,探究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的教学过程。

一、问题设计

所谓问题设计,就是指教师要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整合相关教学资料,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基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科学设置符合学情的课堂教学问题清单,通过问题预设,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和与知识“对话”的教学活动。问题设计是一项艺术,更是对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的一个检验。

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进行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训练,关照知识的来龙去脉和相互联系,引导学生沿着符合逻辑的思路去分析和思考,一步一步地向预设的结果靠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一般要遵循几个原则。

一是层次性(梯度性)。所谓层次性,是指设计的问题既要做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还要兼顾各个层次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低档思考题、中档思考题、高档思考题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二是开放性。所谓开放性,是指设计的问题条件不完整,结论不确定,解决路径不限制,鼓励学生积极走进问题情景,根据条件探索相应的结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多向、发散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是挑战性。所谓挑战性,是指设计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即从单向的、平面的问题设计转向多维、立交桥式的问题设计,促进学生在更高水平上、更复杂的条件下去理解和思考。正如树上的桃子,能够跳一跳够得到的桃子,往往才是更大的,更甜的,也更有价值。

四是有效性。所谓有效性,是指设计的问题指向教学的目标,教师更多地是将学生带到解决问题的“高速公路入口”,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车型、马力选择适当的“车道”,以每个人可能的最高车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因此,要做到有效,问题预设就得着眼于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挖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要做到有效,问题设计还要着眼于让学生承担一定的任务,使学生的学习和“任务”、“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并运用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要做到有效,问题预设更要着眼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用结合上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问题线索与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课本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节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形成最佳的结合点。

二、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是引导学生依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探疑,自主解疑,这是一个引导学生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更是一个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地位,积极主动探究新知、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自我实现感,进而释放出生命深处的精神力量。

问题探究的基本流程一般有三个方面。

第一,充分预习,深度阅读教材。对问题清单中一般性的问题可以直接从书本中找公式,找方法,对不会做的,解决不了的,特别是难点和疑点问题,引导学生做好标志,适当的时候需要深度挖掘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

第二,查阅资料,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要明确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并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尝试解决难点和疑点问题,对问题清单中的重点问题和重要知识点,尝试进行初步的解决。

第三,互动交流,在合作中探究。在自主探究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或是在自主探究中产生的新的疑问,鼓励学生开展同座位结对、四人小组等多种灵活的合作探究形式,互动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问题考学

问题考学,简单讲就是未教先考,未教先测。问题考学用时不多,一般只有三、四分钟,但不可或缺。这是问题导学课堂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流程,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节点,更是以学定教教学原则的重要体现。

第一,问题考学,更多的是检查学生对问题清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效果。主要了解学生课前学会了多少,解决了多少,掌握了多少,解决的程度如何,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或夹生饭没有解决,目的是为了充分暴露学生在学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问题考学,重在考察学生思考、思维的活跃程度与准确度。回答问题既是思考的锻炼,也是对思考程度的检验。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还是无效,关键取决于有没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考。课堂教学基本原则就是要以激发、调动学生思考为主,只有学生真正对问题进入独立思考状态,学习才能有效。

第三,问题考学,也是为了以学定教。学生课前学得如何,理解程度如何,思考程度如何,准备程度如何,这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能否有效、高效也都源于此。只有从学生学情这个最大的认知实际出发,教师的教才更有针对性、目的性和有效性。

第四,问题考学,还在于督促学生自觉先学。学在前,教在后,这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原则。先学、主动学、自觉学、刻苦学,是改变教学主体、还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的根本所在。

第五,问题考学,可以促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迅速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未教先考,就是要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从心理上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状态,以饱满的精神进入高速思考的状态。

四、问题过关

所谓问题过关,就是为检测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程度与效果,精心设计达标过关内容,确保课堂目标当堂达成,确保实现人人学会的目标,确保当堂90%以上的学生学会90%以上的内容。

问题过关主要表现为当堂过关,就是当堂清,当堂“盘点”,当堂“结账”,这种过关一般分为课堂目标过关、知识过关、重难点过关、方法过关、学科思想过关等等。作为一种理想的状态,就是让学生该听的听得懂、该记的记得住、该说的说得出、该做的做得快、该写的写得好、该答的答得对、该背的背得出、该学的学得会、该思的思得深、该考的考得好。

问题过关要做到两方面的兼顾:

第一,口头练习与笔头练习兼顾。无论是口头回答、书面练习或板书练习,都是思维的锻炼。口头练习是问题过关的重要形式,教师要善于提问,善于提出有一定思考深度、一定挑战性、一定梯度的问题,有的提问可进行组合式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新授课对概念的理解方面,让学生多考虑几种解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提问与回答,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及重难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这种提问可以预设,也可以当堂生成,可以边讲边提问,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密集式提问。要切实改变师问生答的被动式学习状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做到有思必有疑,有疑必有问,有问必有得。笔头练习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问题过关形式。可以是设计纸条式笔头练习,在数学专门练习册上进行笔头练习,也可以是导学案设计好了的练习题,教师当堂提问、学生当堂进行的笔头练习,还可以是学生到黑板板书的练习。无论哪种练习,都要求限时训练、限时完成。

口头与笔头的练习侧重点不同。口头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抓住重点,如何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如何抓住老师提问时的关键词、重点词进行回答,如何快速整理回答问题的思路,如何在回答问题时避免“啊、嗯、哦”等口头禅等等。笔头练习特别要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学会按时、迅速、准确地完成作业,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解题步骤,进而锻炼学生迅速规范的思维能力。

第二,必做题与选做题的兼顾。达标过关内容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设计。必做题是达到课堂目标要求的基本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当堂完成和达成的。选做题可以是增加训练的量,也可以是增加训练的难度,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达标过关内容按难易程度分为低档题、中档题、高档题、拔高题几个层次,要求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尽可能地越过相应的高度。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中档题、高档题后可以再多做一两道有一定难度的拔高题,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尖子生吃不饱的现象。

(李达伟,沭阳县建陵中学;汪生,沭阳县如东中学,223600)

猜你喜欢
考学笔头当堂
咸宁咸安 建立党员干部考学制度
初中化学当堂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
不怕死的留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当堂练习设计有效性例谈
“当堂检测”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广东佛山:远教“三举措”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考学工作取得实效
笔头和笔帽
写出顺序来
学习联想
学习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