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当今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由此本文试图在委托代理视角下来研究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本文描述了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现状,接着介绍了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缺陷以及委托代理下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流失,笔者期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委托代理国有资产
国有资产的出资者与国有企业之间在资产经营上是委托代理关系,这个委托代理关系可以使企业依法自主地支配法人财产,不受行政干预。但不规范的委托方和代理方行为很容易导致委托代理失衡,进而造成我国国有资产流失。
一、国有资产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首先,从理论上来认识国有资产管理的委托代理关系。从理论上讲,国有资产委托代理至少存在四个层次。我们都知道,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人是全国人民,国家是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代表,但国家是不可能直接行使资产所有者的权利各项具体权利,国家需要授权专门机构来行使这项权利。所以,在我国国家将国有资产委托给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经营,这就是一种“政治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是委托代理关系的第一层次。而各级政府再将国有资产委托给下属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这就是一种“行政型”委托代理关系。这是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的第二层次。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又把国有资产委托给各级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既含有“行政性”又含有“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个是第三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每个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与一般的公司一样,都是一些国有独资、控股或参股的法人公司的股东,他们选派或任命自己的代表参与这些公司的董事会或监事会,董事会把经营权委托给经理部门。这就是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最后一层次,其实是“经济性”的委托代理关系。这样,在很长的委托代理关系链中,初始委托人和最终代理人又涉及到许多中间代理委托人,他们具有双重身份,对上级是代理人,对下级又是委托人,形成多级代理关系。
其次,国有资产运营目标的多样性、代理性质的多样性、客观环境的随机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很难评估其业绩,让其承担运营风险。
二、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的缺陷
首先,代理产权结构的缺陷。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是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一个看法是,由于国有产权界定不清,导致企业预算约束的软化,其表现形式为所有权虚置。但在产权改革中,却先后发生了滥发奖金、工资侵蚀利润以及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等严重损害国家所有权的行为。这是国有产权模糊的集中体现。
其次,代理链条长使得代理成本高。随着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级数的增多,众多代理人缺乏约束,委托人难以对代理人实行有效监督。链条越长则代理人越多,造成的信息不对称越严重,发生危害初始委托人利益的概率就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很高的代理成本,代理人占有委托人利益就难以防范。所以,正是国有资产委托人的特殊性才会形成较高的委托风险和高额委托成本。
最后,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道德风险。在国有企业中,当利润目标和政策目标完全一致时,经理人的个人激励不会受到扭曲;当这两个目标出现不一致时,经理人将会在给他带来最大收益的目标上投入努力,而在另一个目标根本不会投入努力。在国有企业中,政策性目标常与利润目标不同,所以经理人追逐自身利益,国家的剩余索取权受到严重的侵蚀。
三、委托代理下国有资产流失的种类
首先,国有产权制度性不协调下的流失。经济人有限理性与国有产权安排之间的制度性不协调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另一重要原因。
其次,缺乏委托人的选择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的流失。我国目前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通过剩余索取权与监督权的分离把国有企业改造成为法人企业,从而产生委托代理关系。但由于国有产权委托人缺乏自身的选择机制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代理人的不良行为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最后,对经营监督乏力的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既是代理政府又是代理全体人民经营国有资产。政府职能转变的严重滞后,使国有企业经营者实际上是处于超越所有者监督的状态。
四、结论
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很多层级,而就因为这种层级以及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使得国有资产委托代理关系有各种各样的缺陷,而这种缺陷促使不同类型的国有资产流失出现。希望本文能为国有资产代理关系中各个层级的参与者提供参考意见,进而让我国国有资产流失量减少。
参考文献
[1]杨瑞龙.国有资产流失的经济学分析[J].学习与探.1995.2
[2]范必.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机理与对策[J].管理世界.1996.2.
[3]柯永果.关于国有资产委托代理的问题[J].国有资产管理.
1996.12.
[4]张维迎.所有制、治理结构及委托——代理关系[J].经济研究,1996.9.
作者简介:王敏(1986-),女,汉族,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
(责任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