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又是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建设好四川的农业生态文明,直接影响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文章从循环经济的视野,就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农业生态文明 四川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21-02
一、引言
生态文明观是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环境受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形成的。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1994年中国率先制定并出台《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白皮书》,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表现出了迅捷的行动,将“还三江清水,建生态四川”的核心目标写进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中。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推进生态省建设,着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又是我国西部和长江上游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发展好四川的农业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基于循环经济视野的农业生态文明思考
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是一种完全的生态化农业,但是其效率低下;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的成果使农业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极度依赖,却一度走向了“控制自然”的另一端。工业革命使农业摆脱了传统靠天吃饭、效率低下的问题,迎来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技术化、商品化、工业化。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基本特征,需要大量的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和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①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农业生态文明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尤其四川目前农业生态环境较脆弱,又承担着维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模式?将直接影响着我国西部乃至全国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本文认为应以循环经济理念为基本视野,因为循环经济它倡导的是一种与自然和谐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为原则,强调全过程的“清洁生产”,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饋式循环过程,以循环生产模式替代线性增长模式,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基于循环经济视野的农业生态文明,就是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包含着三个重要的基本特征:较高的农业环保意识,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农业经济制度。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因此,运用循环经济理念,能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把工业文明时代的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征服”、“控制”模式转变为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相处、循环共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三、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现实约束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带领全川人民实施“绿化全川”战略和“长治”工程,四川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四川人口多、可耕地少,96%的幅员面积属于长江水系,是全国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属于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其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现实约束因素主要表现在:
1.耕地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全省现有人均耕地0.67亩,仅为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41亩的48%,比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低16%。②并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尽合理,导致土地垦殖过度、坡耕地面积较大。四川境内年流入长江的泥沙达3亿多吨,损失氮、磷、钾443.7万吨和大量有机质,对土地资源造成很大破坏。
2.土地沙化、退化加剧。每年约有18万公顷耕地沙化、石化。草地退化、沙化、荒漠化仍在部分地区不断扩展。全省退化草地面积已达848万公顷,占可利用草地的50%左右,而沙化草地面积已达18万公顷,并以每年0.4万公顷的速度扩大。多年来由于缺乏对天然草地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全省草地沙化面积由1982年的0.70万hm增至目前的5.00万hm,草地严重退化面积已占全省可利用面积的20%~30%。③
3.水资源相对紧缺,水污染较为严重。全省水资源人均量为3171立方米,略高于全国平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9%。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与全省农业生产布局极不协调,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中低产耕地比重大,生态功能低下,水土保持功能弱,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危害程度越来越大。据四川环保部门统计,全省1000多条河流中,80%以上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实施水质月报的五大河流73个省控重点监测断面中,61.6%的断面满足水环境功能要求。其中,42.5%的断面满足Ⅱ类水质标准,16.5%的断面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属于Ⅳ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例为19.2%,5.5%的断面属于Ⅴ类水质,16.4%的断面劣于Ⅴ类水质标准。
4.森林总量不足,森林生态功能失调。全省森林资源由于过量采伐,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近年森林植被虽有所恢复,但森林总量不足,树种单一。在林地中,幼、中龄林的面积占46%,低郁闭林面积占32.7%,二者所占比重高达近80%,而乔、灌、草立体配搭结构合理的森林不多,导致森林的拦水、滞洪、保土、涵养水源及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较差。
5.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随着原始森林大量消失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缩小,珍稀物种逐渐减少。全省已有5%的生物种类绝灭,有10%~20%的生物种类面临濒危境地。地表水环境污染,也影响到溪河湖库水生物的生存,不少溪沟鱼虾灭绝。④农业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一是农药使用量增大,有机磷高毒农药比重大。全省年平均用药量8300吨(含量为100%),其中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杀虫剂,有机磷杀虫剂中70%是高毒农药,加之不合理使用导致残留残毒较高。二是化肥和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土壤板结、土质恶化和“白色污染”,并通过农田径流造成水质污染。三是农产品重金属元素超标严重。通过对水稻、玉米、小麦的监测,其超标率高达52.25%,其中,大中城市郊区超标率高达84.6%。四是畜禽粪便直接排放,肥水、网箱养鱼的泛滥,特别是秸秆焚烧既对资源造成浪费,又严重污染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四、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模式选择
综上所述,由于四川农业资源、环境等的现实约束,依靠传统的高消耗、低利用、非循环、不和谐的发展模式已行不通,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应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我国生态文明的方针为指导,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和理念,结合西部大开发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要求,走出一条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新四川农业生态体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为核心的四川农业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
1.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农业循环经济是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建设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应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原则,抓好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等基础工作,扼制掠夺性经营,切实保护好耕地、水等自然资源,防止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业用地用水等的过多占用;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循环利用,如推行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各地还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优势农业骨干企业,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产品链、价值链,着力提高产业的配套性和企业之间、产品之间的关联度,促进农业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地震灾区应根据灾区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循环型共生互补的农业、林业和畜牧业,注重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农业有机废物的循环利用,统一建设农村分散式治污和废弃物资源化设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2.全面加大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体制与相关制度改革力度。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与支撑文明的环境高度和谐的文明,合理的农业循环经济生态体制建设是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因此,首先要对发展四川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恰当分工,职责明确,扩大基础部门、企业改革的权力,既要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形成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农业循环经济政策体系,构建促进四川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长效机制,为四川农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其次,应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探索建立节约集约使用土地等农业资源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尤其在农业生态环境特别脆弱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加快完善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和制度的改革。
3.健全节能减排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完善生态建设经济补偿政策。建立健全农业节能减排重大技术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完成情况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继续完善生态建设经济补偿政策,不论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还是退耕还林工程,都应当把县级政府纳入经济补偿范围,通过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弥补其财政收入因政策性减少所形成的收支缺口,还应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积极进入,开辟新的生态补偿渠道。⑤特别是要完善地震灾后重建与生态恢复、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4.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四川农业产业结构长期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生产结构单一,为此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区域最适生态和资源循环节约利用原则,发展不同模式的生态农业。根据四川省境内不同海拔、气候、土壤及经济社会条件的不同,在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川东北三个优势区域的江河上游山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采取林—药—果模式,种植珍贵中药材、菌类等植物;在河谷平原地带,粮食仍然是主要的农产品,应通过发展粮—菜—畜、粮—牧—渔、粮—渔—果的生态农业模式,扩大优质稻谷、烤烟和棉花等农产品的生产;在交通发达的城市郊区或旅游区附近,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为中心,以农产品加工为突破口,以旅游观光服务为手段,通过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发展第三产业;在川中北、攀西和川南地区大力发展集约型生态农业模式。⑥
5.加大污染治理,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大土壤污染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优先解决农村地区突出的水环境污染、土壤污染、畜禽养殖污染、作物秸秆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问题。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用品,搞好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6.大力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生态环保科技的开发应用。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整合四川农业科技资源,大力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积极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水保生态建设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提高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增强生物肥和生物农药、有机和无机复合肥、秸杆还田等技术创新。加快建设以农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生态环保科技创新体制,鼓励高等院校加强农业生态环保科技的开发应用研究,畅通创新价值链,搭建农业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的环保科技推广体系。
[基金项目: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资助项目(XHJJ-0903);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项目(CR-0919)。]
注释:
①张梓太,张乾红.论中国农业发展机制的生态化-兼论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原理[C].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1362-1371
②徐芳,张燕.四川农业跨越式发展的理论基础及战略选择[J].农村经济,2009(11):58
③蒋娟等.四川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四川环境,2008(3):53
④方杰,张婷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实现四川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6(06):96-98
⑤郭晓呜.四川农业:主要制约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05(5):4
⑥蒋娟等.四川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探讨[J].四川环境,2008(3):55-56
(作者简介:方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循环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工作 四川成都 610103)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