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分析

2012-04-29 18:13刘乃菁
现代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阴平阳平单字

刘乃菁

摘 要:本实验使用WinCecil软件对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进行分析,经过统计计算得出四声T值和五度值。对样本分析得出天津方言的音高模式和声调特征,并与普通话四声特点进行比较,进一步归纳出天津方言的特点。

关键词: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WinCecil

一、实验背景

(一)天津方言简介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滨临渤海,汇通九河,由市内六区,四郊五县(四郊:东丽、津南、西青、北辰;五县:武清、宝坻、静海、宁河和蓟县)以及滨海新区组成。天津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天津小片。典型的天津方言是指市内六区(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南开、红桥)以及西青和东丽的一部分居民使用的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的元音、辅音基本相同,在声调上存在区别。

(二)现有研究成果

近现代有众多学者、专家对天津方言字调进行过调查,对天津方言的整理和归纳以及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调查:一是采用“口说耳听”或是“桌上语音实验室”的手段对天津方言字调内部进行的调查,包括单音字字调、轻声、连读以及变调;二是对天津方言语音与北京话和天津郊县方言字调对比研究;三是关于天津方言字调来源和发展的探究,如:李世瑜认为天津是一个“方言岛”,并根据天津方言的字调认为天津方言来源于江苏北部和安徽(一说认为来自于现山西一带)。并将不同时期的天津话字调进行纵向对比分析。

关于单音字字调的研究是开始较早的,也研究得较为充分。赵元任将对天津方言的描写画在五线谱上,可以明显看出天津方言的阴平相比于北京话的“高平调”呈现出“低平调”的特点;上声的形状近似于北京话中的阳平;去声的终点较高。罗常培用五度值列出了天津方言的四声调值:阴平11,阳平55,上声24,去声42;李世瑜认为上声214,去声51;侯精一认为阳平为45;李行健认为阴平21,阳平45,上声213,去声53。石锋在使用美国KAY7030型语图仪进行实验后得到结果为阴平21,阳平45,上声13,去声53。

二、实验准备

(一)实验发音人

女,21岁,长期生活于天津河西和和平两区,能讲标准的天津话和普通话。但在日常生活中处于普通话与天津话同时使用的状态,并且有两年以上离开天津的经历。由于只有一位发音人,本次发音录制选择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完成,以排除情绪、环境以及自身因素对发音的影响,保证录制语音各要素的可靠性。但由于发音数量较多,不能排除声带疲劳对发音造成的影响。

(二)实验软件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WinCecil语音分析软件。该软件以Windows3.1及其以后版本系统为运行平台,在有内置或外接声卡的计算机上可以对录制的语音文件进行录制和分析,体现了语图仪功能。录制语音文件后可以形成语音的波形文件和频谱,并准确记录下语音的音长、音高,但不能忽略音强对音高产生一定的影响。WinCecil2.2是WinCecil的终极版本,在对2.1版本改进的基础上添加了高通滤波器,在录制声音时可以过滤掉声频中的低频干扰成分,基本保证了发音的质量。

(三)实验用字

通过与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八个调类代表字的比对,得出天津方言有且只有四个调类。天津方言共分为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实验用字的选取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在数量上为保证实验用字的均衡性,选取字数共计162个,其中:阴平42个、阳平38个、上声39个、去声43个。第二,由于声调主要附着在韵母或主要元音上,所选取的实验用字韵母以单元音为主,但也选取了少量前响二合复元音。第三,为避免介音和浊辅音造成频谱切分困难,实验用字的声母为清声的塞音、塞擦音、擦音和少量零声母音节。实验用字列举如下:

阴平:巴趴搭它发嘎咔哈楂插沙匝擦仨波泼的哥柯喝车奢逼批滴踢机漆溪敷姑哭呼猪出姝租粗酥居屈嘘

阳平:拔耙答闸茶啥杂勃婆德格咳和折蛇责鼻皮迪提急奇习仆毒徒扶竹除熟足俗菊渠徐挨熬诶

上声:把打塔法卡眨镲傻咋洒葛渴扯舍笔匹底体几起洗补谱赌土府古苦虎煮楚属祖举娶许矮袄藕

去声:爸怕大踏珐尬榨差煞萨特个克赫这撤社啧册色毕辟地替寄气戏布瀑杜吐富雇酷护住处树簇素巨去绪

三、实验数据统计及处理

(一)实验数据统计

本次实验对语图进行的数据测量和计算内容为:第一,每个单字音的声调长度(单位:秒);第二,每个单字音起点、终点的频率值,曲折调取起点、中点、终点(单位:赫兹)。声调曲线的弯头降尾是由于人类发音生理机制中声带振动的惯性作用,弯头表示了声带从自然状态到不同音调的变化过程,降尾表示了声带从不同音调的振动发音到静止放松的变化过程,本次实验在记录数据时将弯头降尾排除在外。

(二)实验数据处理

音高是声调最重要的声学特征,通过实验得到的声调的原始数据,如基频值和绝对调长还不具有语言学意义,必须对其进行相对化处理,其原理为:人们对音高的主观听感和音高的物理表现并不是线性的正比例关系。音高的物理量即频率和音高的心理量单位美之间的对应关系为美单位近似地与赫兹单位的对数成正比(里查孙,1961)[1]。所以,为了得到近似于人们听到的相对音高的声调印象,我们可以把音高频率和数值都取成对数,再以发音人的调域做无量纲的归一处理,得到的数值与音长数值匹配[2]。

本次实验中,声调的音高数据与五度值之间的关系用T值表示:T=5*(lgx-lgb)/(lga-lgb),其中,a为调域的上限频率,b为调域的下限频率,x为测量点频率。本次实验的调域由上表可知:174.3951Hz~375.193Hz,即a=375.193,b=174.3951。所得的T值中0≥T>1.0时,属于五度标记法的1度;1.0≥T>2.0时,属于五度标记法的2度;2.0≥T>3.0时,属于五度标记法的3度;3.0≥T>4.0时,属于五度标记法的4度;4.0≥T≥5.0时,属于五度标记法的5度。所以,经分析得出下表:

四、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分析

(一)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特点

第一,阴平调的图型是一个明显的降调,起点较高,终点低,整体趋势略有曲折,略呈凹的形状,且该形状体现在绝大部分例字上;第二,阳平调的图型是一个升平调,位置在整个调域的中上部,终点与阴平的起点相同;第三,上升的调型是一个低升的曲折调,形如一个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位置在调域中线以下,起点较终点低一度,终点调值与阳平起点调值接近。该调类的声调的时长最长,且升的时长要长于降。去声的调型是一个高降调,位置在调域中线以上,呈现略凸的形状,在绝大部分例字上表现明显,该声调时长较其它声调最短。

音系学分析方法中,倾向使用二元特征来标记声调的特征,由此列出天津方言声调特征矩阵:(+表示斜线前特征类别;-表示斜线后特征类别)

上表中,阴平的五度值为41,但由于其整体位置较低,认为其特征为“低”;“凹”和“凸”的特征直接由WinCecil语音分析软件的调型得出。由表可见,“曲”是天津方言共同的区别特征,做天津方言内部分析时可忽略,“高低、升降、凹凸”是天津方言三个重要的区别特征。但是,上声的“曲”较其它三个调类更为明显,这一点在该表中没有表现出来,主要是由于该区别特征描写模式无法区分曲的程度,且四个调类的调型均呈现“曲”的特点。

(二)天津方言与普通话四声比较

天津因距北京地理距离近,其方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受普通话影响很大,但在声调上仍保留着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

第一,阴平是一个降调,较普通话的55高平有着较大区别。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天津方言的阳平是一个低平调,调值为11或21,但本次实验结果为41。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由于前人实验时间较早,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在此过程中语音已经发生了改变,即使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试验中,其发音人也多为“50后”和“60后”,而本次实验的发音人为“90”后,与前人的研究存在年代差距。其二,发音人受普通话影响较大,本次实验结果“阳平”的起点为4即是受普通话55高平的影响,但降调和终点低至1度未改变。

第二,阳平较普通话35,终点较低,五度值表示为34,整体趋势为高升调。其区别特征主要是“高、升、凸”,起点去终点落差较普通话小,所以在听感上与普通话基本相同,较略有“平、降”的特点。

第三,上升的整体趋势、起点、拐点的调值与普通话均相同,为降升调。但是终点调值较普通话低一度,在听感上去普通话差别不大。

第四,去声在普通话中是51的高降调。但在天津方言中,其落差减小为53,终点较高。

总之,本次实验的结果反映了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的大部分特点,但由于发音人和实验条件所限,其结果在反映天津方言单字音特点的准确性上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和分析。

注释:

[1]转引自石锋《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分析》,《语言研究论丛》

第四辑,南开大学出版社,第56页。

[2]引自石锋《天津方言单字音声调分析》,《语言研究论丛》第

四辑,南开大学出版社,第56页。

参考文献:

[1]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石锋,石秀娟.语音样品的选取和实验数据的分析[J].语言科

学,2007,(3).

[3]石锋.语音学探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美]王士元著,刘汉城译,张文轩校.声调的音系特征[J].国外

语言学,1987,(1).

[5]石锋.实验音系学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阴平阳平单字
河北沧惠片“阳平上”三调类方言的单字调与连调
河北大名话单元音韵母、单字调及双音节非轻声词连调的实验语音学初探
偷渡阴平
太谷方言阴平阳平教学初探
调域和时长对韩国学生感知阴平和去声的影响
养子
“对仗不宜分解到单字”毋庸置疑——答顾绅先生“四点质疑”
盐城方言单字调声学实验研究
《通鉴释文》所反映的宋代单字音特殊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