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谚语的民族宗教内涵

2012-04-29 00:44李生信
现代语文 2012年3期
关键词:真主回族谚语

摘 要:回族话中有大量的谚语。回族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回族谚语具有广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回族文化的伊斯兰特性,又使回族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宗教特性。从内容分类,回族谚语主要有宗教类、哲理类、品行类、家庭婚姻类、生活类、礼仪类、经商类等。

关键词:回族谚语民族宗教

谚语是流传于群众中的现成语,这些语言形式以生动、形象、活泼的特点而为人们喜闻乐见。回族话中有大量的谚语,这些谚语是回族人民在认识自然社会、人文社会,特别是在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华,是回族群众长期口头创作的结晶。回族文化的多元性,决定了回族谚语具有广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表现力,回族文化的伊斯兰特性,又使回族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宗教特性。从内容上看,回族谚语中的民族宗教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类型中:

一、宗教类

作为全民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宗教文化在回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在回族谚语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回回信主是唯一,宁死不伤伊玛尼”,就有力地表达了这种宗教文化情操。回族人对伊斯兰教“心里诚信,口舌招领”。在虔诚的宗教观念支配下,回族人对包括宗教场合在内的一切宗教生活都倍加珍视,不能有丝毫含糊,“拿了寺上一粒米,祖祖辈辈还不起”。

在回族谚语中,对宗教基本礼仪作了大量的表述。“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作好回回”“劝别人封斋,别忘了自己礼拜”“饭能舍,觉能拖,五番乃玛孜不能撇”“老回回出门不念,不是折轴就是掉串”等等,这些谚语中传达出了回族宗教生活的基本内容,即念、拜、斋、课、堂。

二、哲理类

回族谚语中的哲理,既闪烁着伊斯兰哲理的光芒,又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在回族谚语中,有不少就是张扬伊斯兰思想内容的,如“汉民有三纲五常,回民有人道五典”“汉民讲三纲五常,回民讲五功六信”等等。“人道五典”“五功六信”,这些都是回族哲学思想产生的基础,是伊斯兰哲学思想在回族哲学观念中的集中体现。

在回族哲理谚语中,有许多是表现劝恶从善内容的,如“做出好事一仵,摆脱灾难一千”“行善一点看得见,作恶多端死后火里钻”“顺从自己的私欲,死后必定下地狱”。这些谚语,正是回族在真、善、美的追求中,以伊斯兰宗教哲学信条来劝诫人们,用最通俗的哲学理念约束人们行动的体现。

三、品行类

回族谚语中所表现出的品行观,和回族谚语中表现出的宗教观、哲学观本来就有许多相通之处。在回族的行为规范中,十分反对过分自私。回族谚语中就告戒穆斯林,“多看寺顶的星月,少打心中的主意”,同时还鼓励穆斯林要经常施舍,“散乜贴是给自己聚财”“施济勤于儿孙,恩泽及于先灵”“散乜贴者随心意,诚心者像阿斯玛尼”。这种把自己适当的财物施舍给穷人的“散乜贴”,被回族穆斯林视为最大的善行之一。

回族谚语中有不少表现互相帮助内容的,如“助丧探病,真主喜欢”,特别倡导民族内部的互相帮助,“天下回回是一家”“回回见面三分亲”“回族天南地北,都是兄弟姐妹”“回回的炕是客人的家”“回回千里不持粮”等,这些谚语都是回族品行观的真实写照。

回族文化主张“中和、均衡”原则,即不可不及,又不可太过,这是回族格外重视的行为准则。回族谚语是这样告戒穆斯林的,“真主喜欢适中之人”“真主不喜欢过分之人”“真主不喜欢办事过火之人”。在一定程度上,回族的守中观也接受了中国传统儒家观念“中庸之道”的影响。

“守中”是回族的处世哲学,“坚韧”是回族的性格特征。回族谚语中就有“真主总是伴随着忍耐者”“经过艰难困苦的穆斯林,能走到真主面前”。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坚韧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群体取得成功的必备品质,特别在逆境中要不畏缩、不彷徨、不悲观,“磨难是真主对人的考验”。

四、家庭婚姻类

和任何一个民族一样,回族非常重视家庭的功能,认为家庭是建立伊斯兰社会的基础。回族把孝敬父母、爱护子女视为最基本的家庭道德准则,“孝道为万善之首”“有一日之生命,尽一日之孝顺”“敬主当敬父母”“真主的喜,在父母的喜里面;真主的恼,在父母的恼里面”“取得真主之喜,才能取得父母之喜”。回族也非常重视“孝”道,把“孝”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来看待,对于不孝者,“真主会减少不孝之人的财产和寿数”“不孝敬父母者,死后不能进乐园”。这些把孝情和宗教联系起来的回族谚语,具有借助宗教的力量,规范人们的行为的独特作用。子女要孝敬父母,父母要爱护子女,“儿童是真正的花朵”“爱儿孙是长者的本份”。爱护子女就要教育子女,“教育子女赛过施舍”“男女要同育,聪拙必同爱”“教子一回胜过施粮一年”。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在穆斯林社会,婚姻被看作一件大事来对待,“成全一桩婚事,如同建筑一座清真寺”。在回族人的心目中,婚姻是一种神圣、崇高的行为,“婚姻是真主赐予人类的恩典”。在婚姻关系形成过程中,回族十分看重民族内部婚姻,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回族婚姻“亲连亲,亲套亲”的婚姻习俗,如“回回亲,苦丝蔓的根”“回回亲,转轱辘亲”“回回的亲,扯不断的根”“回回亲,亲套亲,砸烂骨头连着筋”“亲连亲,亲套亲,回回绕弯子都是亲”。这些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的婚姻特征。

五、生活类

在回族生活谚语中,有两类是十分重要的,一类是表现回族饮食文化的,另一类是表现回族卫生习俗的。伊斯兰要求穆斯林要有选择地饮食,以这个标准规定了一些食物禁忌。这些禁忌,在回族谚语中是这样表现的:“自个死的东西吃不得”“骏马能骑,肉不能吃”“喝酒赌博,拜像求签,都是依卜利斯的行为”“喝了酒,跟着依卜利斯走”“喝酒的人不能念经,肮脏的人不能礼拜”“喝酒的人,喝过的水也不干净”。从这些谚语中不难看出,回族的禁忌习俗是穆斯林共同遵守的制度,不得越雷池一步。

爱清洁是回族公认的生活习俗,回族谚语云:“真主喜欢清洁的人”“清净是穆斯林的盔甲”“回回笑脏不笑贫”。回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民族特色的卫生习俗,“回回家中三件宝,汤瓶、吊罐、小白帽”“回回家少不了汤瓶”。回族对礼拜前的净身十分重视,穆斯林每天的五功必须和水发生关系,“一天不抓五遍水,不能算个好回回”“礼拜是生命,要的是水净身净拜处净”“身上不净,礼拜没用”“没有净身的人不能靠近真主”“净身没水,细沙也能顶用”等等。在回族宗教生活中,特别注重“净”,并且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大净和小净源于伊斯兰教的宗教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行为已经开始超越宗教的一般要求,成为日常行为要求。

六、礼仪类

中国是文明之邦,回族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许多优秀的传统习俗,其中就包括优秀的礼仪习俗。

人生礼仪主要指从生到死若干重大阶段的礼仪,即诞生礼、命名礼、满月礼、百日礼、抓周礼、割礼、丧礼等,贯穿人生从生到死全过程的各种礼仪。生活礼节主要指见面礼、待客礼等。这些礼仪中,自始至终伴随着伊斯兰文化特征。回族人见面时互道“色俩目”,以示祝福和问候,“最先道色俩目的人最先接近真主”“遇人行礼同样的礼仪相还”,从这些谚语中足见回族对见面时互道“色俩目”的重视。“同路行走,长先幼后”“孤儿不能欺,乞丐不能呵”,这些谚语则表现了回族彬彬有礼,和睦相处的优良传统。

婚礼是各民族都十分重视的人生礼仪,各民族从古到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婚姻习俗。“上新车别忘了多带条裤带”,这条谚语就生动地反映了宁夏一些地方回族的习俗。新娘上车时多备条裤带,如果路上当见其他新人,无论是回族还是汉族,都要停车交换裤带,以求婚姻吉祥。在回族婚俗谚语中,还有许多表现讲究热闹、待客热情内容的,“耍房的时候没大小”“不耍公婆不热闹”“送新要双不要单,大人娃娃一起算”,这些谚语,都生动地表现了回族婚姻习俗。

七、经商类

“回回职业三大行,珠宝、饭馆、宰牛羊”“回回两把刀,一把切牛肉,一把切油糕”,这些谚语形象地概括出了回族在农业之外主要从事的职业。擅长经商做买卖,是回族的优势。在回族历史上,民族与商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回族人认为“经商是真主的恩赐”“天下回回生得怪,个个都会做买卖”。伊斯兰商业文化充分肯定商业的价值,“商业是真主最喜欢的产业”,回族把出门远行经商看作“寻求真主的恩赐”。从回族谚语中,可以看出回族在经商中的获利准则:一是互惠互利,反对损人利己,“营利要合理合法”;二是公平交易,反对投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三是合理买卖,禁止高利,“真主喜欢人做买卖,可不喜欢重利”“苗受猛水,人获暴利,不得其利,反爱其害”“深水不养苗,暴利多招贫”“高利贷的盘剥,多灾海是归宿”(多灾海,即地狱)。

八、其他类

回族谚语丰富多采,表现在回族生活的各个领域,从风土人情到生活习俗,从爱国爱教到求知守法,从节日文化到民族团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如表现回族姓氏文化的,“十个回回九个马,一个不姓马就姓哈”“十个回回九个马,另外还有沙、喇、哈”;表现回族居住文化的,“天下回回住得偏,滩边、河边、马路边,还有城堡外圈圈”“老汉人有钱存粮,老回回有钱盖房”;表现回族节日文化的,“回族一年三大节,开斋、古尔邦和圣纪”;表现爱国爱教的,“爱国就是爱教,保国就是保身”“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回回爱国也爱教”;表现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知识能引来朋友”“知识是穿不破的衣服”“智慧是取不尽的宝藏”“求学是穆斯林的天职”“泉水担不干,知识学不完”。在回族谚语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表现民族团结和爱国爱教的,“回汉是两教,理是一个理”,回族这种开放的文化特征,也就决定了回族人特别看重民族团结,“回汉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回族也特别注重爱国爱教,“热爱祖国是信仰的一半”“不热爱国家的人没有信仰”,特别在国难当头时,回族人深知“爱国就是爱教,保国就是保身”。

谚语是人们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概括出来而纷繁复杂的生活实践又离不开的文化观念,谚语中的民族特性,其实就是指在谚语中表现出来的民族社会生活、民族文化、民族理念、民族精神等。回族谚语的民族特性,就是从这些民族语言精品中能够领略到的回族的社会观念、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民族伦理观念。这些具有丰富民族宗教色彩的谚语,是从丰厚的民族文化土壤里不断生长和发展的,又反哺着丰厚的民族文化。

(本文为2008年度全国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回族话语料库建设”[08XYY017]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生信宁夏银川 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750021)

猜你喜欢
真主回族谚语
养生谚语也要“更新升级”(上)
《古兰经》中的人生观
说说谚语
回族文献目录工作述评
回族族称起源新辨
“真主”观念与五代政局嬗变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
24节气
“生命的尊严”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