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姝 张洪锐
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的制定提供了新的依据,对数学课程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活动中去。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为今天的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探索5和2的倍数的特征》是小学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部分的内容,陈继东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然后通过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总结等各种教与学的形式,让学生发现和理解5和2的倍数特征。学生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课件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自主发现规律的过程,还能与师生交流和分享探索成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5和2的倍数规律的基本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是一堂体现信息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探究的典型课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 全面解析教材和分析学习者特征,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仅要思考“教什么”,还要思考“如何教”。跨越式数学教学强调课堂的高效。教师要敢于为“高效课堂”进行创新试验。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时的新颖性和灵活性是本节课的第一大亮点。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但是本节课的授课对象却是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下学期的教材拿到上学期来上,这是很大胆的尝试,也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挑战。从本节课的效果上看,陈老师的这种大胆尝试是成功的。这得益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非常到位。第二,教师对学习者特征分析很准确,学生具备计算机的基本使用的技能,对于上机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乐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究学习。第三,教师在课堂上具体组织教学内容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教材原定教授知识点的顺序(先教授2的倍数的特征再教授5的特征)来进行教学。而是在教授知识点的顺序上做了先后调整。这是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难易程度来做的调整。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样组织教学内容也遵循了知识先易后难的学习规律。
●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探究情境贯穿整个课堂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信息技术媒体的介入,使得数学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新颖。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矛盾”,让这种“认知冲突”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包括情感系统和认知系统两方面的信息传递,在教法上要诱导学生主动探索,以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坚定的学习意志、不断增强的学习自信心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既是学习的动力又是学习的结果,不仅对学生当下的学习产生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其今后人生。因此,富有趣味性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应贯穿于常态课堂教学中,使数学知识与生活素材相结合,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爱学习,爱数学,同时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课堂中,学生置身于网络课件营造的探究性学习情境中,亲自经历数学课堂中猜想假设、操作探索、验证结论、归纳总结等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使得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将数学课堂还给学生”。
● 善用“探究型”网络资源,课堂上实现“做”数学
在本节课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探究型”的网络学习资源,完全体现了“做数学”的理念。课件采用Flash的形式,界面美观大方,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大量的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交互式学习活动。例如,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为了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课件引导学生分别在这两个数的高位、中间位、低位上来添加数字,然后再通过Flash脚本语言来验证学生的猜想,这样通过学生不断的猜想验证,对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通过汇报、教师引导、同伴之间分享交流,学生最终能完整地归纳出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这个过程便是在学习新知中利用“探究型”网络学习资源实现的“做数学”的过程。
教师通过“探究型”网络学习资源设计的交互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很好地巩固了新知,随后,教师还引出了奇偶数的知识,完成了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善用“探究型”网络学习资源,给学生带来了如此巨大的知识信息量,这是传统课堂无法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