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云峰
【摘要】马克思从明确工资在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出发,系统揭示了工资变化与就业状况的关联,形成“工资—就业”解析框架。以此框架对我国目前工资状况进行观照,可从中发现工资各项现实变化在就业领域的延伸效用,得出建立新工资浮动机制以调控就业水平的实践结论。
【关键词】工资 资本游离 就业
马克思所处时段位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期,劳资矛盾尖锐而工资缺乏监管,其立足于当时工资状况的就业思考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目前经济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在学术上对马克思此项解析框架的现实意义关键在于使用这一框架观照工资各项结点在我国现实发展中的轨迹,通过对工资的现实分析再次透视其与就业的各项关联,从中得出目前疏导就业矛盾的一些原则性启示以指导就业实践。
马克思的“工资—就业”解析框架
马克思首先明确了工资在利益分配体系中的地位,继而发现工资的运动规律,洞见工资作为可变资本的流失,划出劳动竞争条件下的工资底限,从中揭示了工资作用于就业的规律。
工资本质:土地和资本让给工人的扣除。工资没有能力与地租和利润形成鼎足之势,“在现实中,工资却是土地和资本让给工人的一种扣除,是从劳动产品中给工人、劳动所打的折扣”①。工资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取得的利益分配,其标准不是工人与资本家双方制定的。“工人是被迫同意资本家所规定的工资,而资本家则是被迫把工资压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强制代替了立约双方的自由。”②
工资运动:相对过剩人口的增长。工资的被动性决定了资本方对其升降的支配权,资本方通过机器改进调控着工资进而影响着就业。机器以降低工资为指征不断生产出超过机器需要和被机器替代的相对过剩人口,工资增长则意味着劳动者的过度劳动。过度劳动又造就了资本快速积累,“于是发生生产过剩,而结果不是有很大一部分工人失业,就是工人的工资下降到极其可怜的最低限度”③。这样一来,工资上升空间减少而相对过剩人口继续增加。
工资游离:可变资本游离削减劳动力。工资的被动性决定了它易受不变资本侵占,“以前用于工资的资本部分就会游离出来”④。可变资本游离造成了劳动力的相应游离。“这样游离出来的资本可以用于扩大这些生产部门本身,或者可以投入新的生产部门。”⑤由于扩大生产或建设新部门都会使原有可变资本两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所以新建部门使用的劳动力不能等量弥补原生产部门游离的劳动力。这样不断发生的可变资本游离持续弱化着劳动力补偿,使劳动者面临着持续萎缩的就业机会。
工资底限:生存必需工资加剧劳动竞争。工资的被动性使劳动者内部竞争更甚于劳资竞争,当竞争位于生存必需工资阶段时,就业的恶性效应明显,加之处于劳动力需求外围的相对过剩人口的供应压力,工资进一步压低。工资下降到甚至无法维持生存必需,劳动者间的竞争白热化进而遏制素质提升。
我国“工资—就业”的现实变迁
工资地位的变化与劳动力供求变动。目前工资范围已经扩大、数额已经上升且工资变动的灵活性增强,同时劳动力市场分割又导致工资差异化增大,人力资本差异使高人力资本获得高收入,上述种种情况促使工资不再仅仅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劳动者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工资的自主权,使得工资数额呈现上升趋势,而工资通过各种变动特别是数额升降调节企业经济行为进而影响就业状况。劳动者工资是企业生产成本的构成部分,工资上升对企业生产行为有双重效应:一方面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企业生产利润减少而生产规模缩小,劳动力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劳动者受到激励而发挥工作潜能,劳动生产率提升而企业产出增加,劳动者素质随之提升而就业能力增强。此外,工资上升在影响劳动者消费需求的同时改变企业投资需求,工资通过消费变化调整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促动劳动者就业随之顺利转型。
工资运动的深化与劳动者岗位流动。我国工资运动呈现出更为灵活的升降态势,这从总体上看源于三种原因的交互作用:其一,我国经济总量逐次升高,工资总额逐年稳步上升;其二,我国劳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比例小于其他生产要素比例,工资总额占GDP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其三,劳动者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工资受市场调节而灵敏度加强。工资升降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引起企业生产投资总量和结构变化,进而引起劳动者流动。从劳动者角度看,工资上涨则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消费会增加以提升自身素质增加就业机会,社会劳动生产率随之上升,社会生产成本降低,会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者的新一轮流动;工资下降直接影响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消费而使劳动者素质难以提升,就业机会降低,劳动者流动能力降低。
工资流失的弱化与劳动需求变化。目前,马克思所述可变资本的流失受制于下列情况而呈现弱化之势:其一,不变资本节约而可变资本即工资不断增加,可变资本弱势地位有所改观;其二,鉴于工资降低会极大损害员工积极性,加之我国政府实施工资指导线制度,地方政府也不断敦促企业实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可变资本更难流失。可变资本难于游离导致工资上涨而加大生产成本,企业生产规模的拓展势必受影响,这会使企业转而致力于不变资本节约和劳动节约以实现不变资本的内涵性扩大,从短期来看劳动需求相对降低。鉴于可变资本日益增高的压力,企业又不得不把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技术创新和生产设备更新改造,以弥补劳动力价格提升而压缩的企业利润空间,这样一来依赖低素质劳动力的生产方式得以转变,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劳动生产率优势抵消了可变资本的巨大支出,又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而促使劳动者素质提高,从长期来看劳动需求会增加。
工资底限的提升与劳动者地域流动。最低工资可以认为是马克思所说的生存必须工资,从我国社会现实来看最低工资高的地区平均工资也随之高涨,工资的经济杠杆作用使劳动力区域性流动加强。劳动力市场上不同地域的相对工资差距和相对就业机会促使劳动者不断从低工资地区向高工资地区流动,使发达地区劳动力供应充足,这样劳动供求变化调整着劳动力资源配置,影响地域产业运行速率,这会进一步改变人才储备格局,进而影响人力资本投资。
建立新工资浮动机制以提升就业水平
针对我国工资地位提升却不平衡的现实,加强工资制定中的劳动方决定权。工资不应简单作为劳动力价格,还应体现劳动的价值,健全的工资制度作为劳动力市场持续性发展的要素,劳动者理应享有对等的工资协商权。这种协商权不是回归国家直接干预工资的传统模式,而是在工资市场化基础上使劳动者作为重要的分配主体存在,通过定期的与不定期的(经济异动时期)劳资双方协商不断调整涉及工资分配的各项内容,使劳动者作为工资分配主体与企业分配权力相抗衡。
针对我国工资运动特点,新工资浮动机制应以生产力发展状况为重要标准。在此标准下,就业体制将顺势向市场导向的一元化发展,国有企业的各项就业限制、流动限制和减员限制将逐步松绑,工资形成机制会在市场化过程中增强生命力和竞争力,这样才能健康地吸纳高素质劳动者。人力资本能够在市场化配置下自由流动,劳动者的各项能力才能得到完全释放和发挥,企业绩效才能稳定持续提升,高素质就业才能普遍化。
顺应我国工资流失弱化的趋势,使工资额度与劳动强度、质量挂钩。在促使可变资本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把绩效工资真正纳入工资分配机制才能治愈工资分配平均主义的固有顽疾,真正体现劳动的价值差别,迸发劳动者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者人力资本积累,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生产效益。反过来,企业效益提高也会进一步增加工资额度,如此使企业生产与工资提升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劳动者就业质量和数量都得到提升。
针对我国最低工资的地域差异,以消费状况为标准设立劳动者生存资金。首先,将最低工资标准的涵盖范围扩大到全体劳动者(包括失业劳动者),本文将其称之为劳动者生存资金;其次,为资金设置一个下限在全国推行,改变某些地域资金水平过低的状况;最后,为资金参照平均工资水平确立一个比值范围,让全体劳动者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收益。取消恶性的过度竞争,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劳动积极性才会最大限度调动起来,理想的劳动者流动才能实现。
(作者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页,第5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39~40页。
④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