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藏区本地人才以其对本地社会的了解无疑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的主要对象。但在培养当中遇到了学生就业等问题,笔者认为与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有关。提出了基于制度创新的,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市场化、企业化运作为机制,以创新创业为依托和支撑,多层次、多规格的,面向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和开拓型IT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特色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服务于藏区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就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人才;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2-0119-03
根据调查[注:安见才让等.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建设与研究.国家民委项目,2009.],藏区信息技术人才对于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可或缺,藏区本地人才以其对本地社会的了解无疑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的主要对象。近年来,国家继续对藏区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人才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相继提出了包括“双语”、“民考民”等优惠政策。藏区各院校各地各类高等教育院校根据实际开设了多个专业,招收了各类层次的以藏族学生为主的人才。
从几届学生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培养面临如下问题:
1 问题及原因
1.1 藏区学生就业的弱势,主要表现在就业率相对低、就业层次较低、专业对口率较低等方面
在原专业内容上,生源的理论功底不够、学生的认知能力不足,难以开展原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加之,学生自我优势(语言,对当地经济、文化、社会的了解等优势)发挥的因素,在专业能力上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其次,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也比较薄弱(沟通、交往、合作、视野等)。另外,就业管理分散在校内外的多个部门,而校内外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难以深入,学校特别是院系由于能力和精力的原因在就业创业方面面临挑战,缺乏动力等有关。
1.2 培养定位不明确,模式不适应
一方面藏区IT基础在很多方面比较薄弱,IT技术主要停留在初步的应用阶段。另一方面藏区IT特色产业的发展又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开拓性的人才。像藏文平面设计等反映藏文化特色的很多领域都是空白[注:张有谊等.《面向工程化的计算机网络实践体系构建与实施报告》PHE网络综合实践课程改革项目,2010.]。学生想学也能学。因此以往的定位对藏区的IT特色基础和产业结构、人才需求以及学生想学什么,能学什么了解不够,即地域、民族、文化、学生等方面的特点挖掘、研究不深。由此,人才的实际需求与培养定位脱节,与藏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不够。继而在培养地域、民族、文化、学生等方面特点的IT人才上原有的的模式也就难以适应。
1.3 学生自我定位模糊
学生对社会需求(岗位、创业项目)和专业了解不够,不知道为什么而学此专业,也不知道可以用到哪里,对学习、创新、创业缺乏信心和驱动力。学生需要尽早的去了解社会、岗位的能力需求,而现有的培养方案对此涉及不深。
1.4 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
与岗位相关的实践能力欠缺;实习阶段流于形式,实践形式单一。这对于以强调工程实践的IT技术的学习来讲是有较大的局限性。需要加大对岗位和学生自身对环境的适应等方面的工作力度。
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与特色人才培养的体制、模式、机制和制度相关,即原有的体制、模式、机制和制度不能适应特色人才的培养。
2 人才培养模式与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Institutional Innovation)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制度主要应解决管理模式选择、管理轴心选择、管理目标选择、管理体制选择、管理手段选择等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注:孙霄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012.7.]
3 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和实践总结,构建了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市场化、工程化运作为机制,以创新创业为依托和支撑的,多层次、多规格,面向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和开拓型IT技术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概括为:一导向,一主线,二支撑,二保障,三模块,三阶段的模式。
(1)培养落脚点是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使本专业学生在藏区的就业创业能力得到加强。
(2)以面向藏区,适应地域、民族、文化、学生等特点,藏文信息处理资源挖掘为主要内容,工程设计实施为主线。
(3)二支撑。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平台是以IT项目创业、项目开发和人才培养为内容的市场和学校间的桥梁。工作室为项目开发和模拟创业的工作平台。二者为专业设计、创业(就业)二阶段的支撑;自我设计导师是学生确立方向的指导支撑平台。
(4)二保障。为优化配置工作室、实习实训基地及附属资源和其他资源,需要制度创新为保障。
①体制与机制。优化与新的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职责和岗位设置。如建立以项目方式运作,由教务处、学生处、就业处和院系参加的项目组,整体规划协作教学、就业、创业的运作;建立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及管理团队;成立负责学生定位的本科生导师制团队等。
②监控与评价。制定各教育教学环节的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和奖惩措施。包括培养方案、项目的设置;课程质量标准;教学大纲、实践大纲等。如考核以阶段考核为主,每个阶段设置考核点进行答辩。并将企业反馈引入教学评估体系等。
③创新素质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
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工程为主线,加强阶段过程控制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开展符合培养目标和过程的活动。如双语教学;完善本科生导师责任制;开展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参加科技比赛等。
(5)三模块。面向创业项目、就业岗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藏文教学资源库建设、藏文平面设计(动画)、IT管理技术三个模块。另外,特色实践课程含省情、产业项目和创业、就业调研等。
(6)三阶段
①自我设计基础阶段为一年半时间,学生除学习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外可不同程度参与对专业方向的了解和研究省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项目需求等初期阶段。通过藏区调研,主要解决学生要学什么的问题。从而确立专业方向和创新创业(就业)阶段的创新创业(就业)项目。
②专业设计阶段学生在藏文教学资源库建设、藏文平面设计(动画)、IT管理技术三个模块中选择。培养期也为一年半。包括核心课程、方向课程和创新课程。
③创业(就业)设计阶段,分为两期。第一期为模拟期,分设创业(就业)培训和实践环节。实践环节中每个专业方向通过工作室召集学生,组成团队从典型案例项目库中抽取项目,模拟市场化的招投标、开发、监理、验收等过程;第二期为实战期,学生可根据项目自主组成跨专业方向团队,从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中的实际开发项目和创业项目招标得到。
④获得定制就业订单的学生可按就业单位的要求进行课程模块的选择。
运行模式
(7)运行模式
①教学与实训实习和创业(就业)为一体,政、产、学、研相结合。
②学生根据对市场的了解或订单确立自己的专业方向。
③建立市场化运作的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中介)。一是动态研究省情、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二是挖掘创业项目、开发项目和人才培养定制订单;三是培养方案、成果和创业项目以及人才的推广。建立市场需求和人才推介的人才库、典型IT项目模拟案例库、外单位委托开发的实际IT项目库和创业项目库。
④项目(案例)库,如企业创建、内部运作、销售与服务等。为工作室模拟教学和创业提供支持。
⑤IT创业、就业孵化园以创业项目的形式由创业团队运作。
4 实践效益
4.1 实施过程
此模式经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的准备和初步运行及调研,逐步形成了新的培养方案的思路和切入点,2010级起试运行。
4.2 效益
(1)本模式在调研和设计阶段经过了多方和多次的可行性论证,探索将包括学生、学校管理部门、院系、教师、政工;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人才需求单位、人才市场的培养过程联系起来的运行模式和制度保障。撬动和整合了各方面的资源优势。
(2)将就业工作推向了模式的前端,克服了以往“滞后”(培养后再推介)问题。培养又与市场联动,学生可自主调整就业方向。符合就业发展的趋势。
(3)优化与新的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及管理人员职责和岗位设置及规章建立;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打破原有的年级、学期、方向限制,学生自主选(方向)课;建立课程质量标准;学生可提前或延后毕业;自我设计基础阶段后可边学习边创业或停课创业(就业);鼓励对已取得创业项目或提前获得定制订单就业的学生可根据程度在创业(就业)项目课程中给予学分奖励直至免修等。
(4)将课程改革和就业创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业岗位、创业项目纳入了课程体系,即面向创业项目、就业岗位的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形成多个专业或多个方向。
(5)提炼形成了新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教学、创业文件。
(6)学生了解了社会,熟悉了岗位需求和产业发展动态。在导师指导下自我定位也有了主动性,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得到了加强,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7)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了平台和制度保障。
(8)教师由于开设了实际应用开发课程促使教师研究市场、了解前沿、学习企业实际运作、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使课程质量不断提高;项目实施中教师还可以到外校、企业、市场,进行创业等方面的学习、参观、锻炼,同时,课程责任制等制度也将保证教学质量。另外,工作室制的运作又可为教师带来一定收益,可同时兼顾教学与开发。
4.3 问题
由于本项目涉及的由校内外参与方较多,过程较其他专业复杂,打破了原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的问题。
(1)培养过程
三个模块中某个模块学生过少,师资不到位;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创业就业指导教师缺乏;教材和案例不合适等问题。我们通过调整教师评价机制、聘任、聘请、培养等进行了协调,取得了一定效果。
(2)IT创业、就业孵化园—实习实训基地的运作
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如拿不到订单(就业、创业、开发项目);工作室开发的项目质量不高;学生缺乏经验,推广的创业项目不合适或经营不善等问题。项目组通过聘请顾问、专家指导等方法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还有一些问题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尚待解决。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创新是中国大学发展的关键[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12):4-6.
[2] 郭冬生.我国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65-70.
[3] 康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理论研究特点 [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49-53.
[作者简介]张生福(1965—),青海湟源人,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信息化及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