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芳
摘 要:保山市位于云南省西部横断山腹地,隆阳区兰城街道系保山市政府所在地,是保山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保山市国土面积92%是山区,可以说每天“开门就见山”,城市面山指的就是城市周边的山。城市面山的生态景观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城市品味和城市形象。而目前的城市面山造林往往存在绿化地块破碎、面积小、立地条件极差等实际问题,为使城市面山绿化进一步实现高标准,应逐步探索并构建更加科学的城市面山绿化模式。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云南省隆阳区兰城街道的绿化荒山行动项目的分析,对城市街道面山绿化模式进行研究,旨在为中国其他相似地区城市面山绿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面山绿化;模式;兰城街道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172-0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逐年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改善城市绿化和城市周边环境绿化,提升居住品位。因此,城市面山问题便日益凸显。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如果说绿色是城市的生态之魂,城市面山则是城市的景观背景,是可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打造宜居城市的重中之重。
一、兰城街道面山概况
兰城街道森林区域位于保山城西部,辖区总面积39.39平方公里,辖7个社区107居民小组。林地总面积27 079.74亩,森林覆盖率47%。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12 343亩,省级公益林7 789亩,均属集体管理。山麓与城市相连,东西长3 328米,南北宽2 508米,为不规则形状。区域内最高海拔2 350米,最低海拔1 720米,相对高差630米。山体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城市面山绿化涉及龙泉、兰城、汉营、沙河、王官五个社区,南至汉营社区包子山,北至龙泉社区蚂蚁包。土壤分布为红壤、黄红壤、黄壤、黄棕壤四个土种。山体的下部、中部坡度较大、土层较为瘠薄,含石量较大,山体上部坡度相对较小、土层深厚。
二、兰城面山绿化取得的经验
兰城街道本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开展绿化造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坡耕地、墓地绿化,总面积2 815亩,其中:坡耕地绿化1 060亩,墓地绿化1 755亩,成活保存率均达到85%。2009年完成墓地绿化484亩,坡耕地绿化594亩,2010年完成墓地绿化733亩,坡耕地绿化466亩,2011年完成墓地绿化538亩;二是“2012.03.08”火烧迹地植被恢复造林,总面积5 405亩,2012年绿化荒山行动任务19 829亩,对兰城范围内林地进行绿化查缺补漏,严格按照造林规程要求,对未达到造林规格的地块,进行补植补造,通过实地调查,进行作业设计,由专业施工队按照作业设计进行了面山绿化的造林,2012年9月,顺利完成任务。通过多年的面山绿化工作,在种植面积、成活率方面有了较快的提升,绿化工作取得一定经验。
1.组织与宣传发动。具体办法有三条,一是兰城街道成立了面山绿化领导小组,制定面山绿化实施方案。组织办事处、社区全体干部、小组长召开工作会议及时安排部署工作任务。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抓好落实,广泛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做到了宣传、指挥、领导、劳力四到位,面积、标准、树种、责任、技术五落实。本着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原则,加强对面山绿化整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绿化整治的目的、方法的宣传。先后多次召开社区、小组会议,将上级面山绿化造林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要求传达宣传到群众;二是清明节发出倡议书,倡议“文明祭奠、绿色扫墓、每人种下一棵树,人人种树便成绿”,大造舆论氛围;三是在小学上一堂“种一棵树,我与小树共成长”的环保课,起到了“小手拉大手”的放大效应。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知晓面山绿化,支持面山绿化、配合面山绿化、动手面山绿化”的社会氛围。
2.资金筹措。为确保绿化工作资金到位,街道办事处通过广泛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学校教职工捐资和向挂钩单位集资的方式筹集面山绿化资金,有力保障了面山绿化的顺利实施。
3.组织实施。根据实际建立市、区、街道三级绿化责任区,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形成片、线同步推进面山绿化工作。根据绿化的重点片区,一是成立督查组,对整个绿化工作督促检查,划分了单位责任区,个人责任树;二是分组对重点片区的打塘、种植、管护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成活率。形成单位有责任区,个人有责任树的责任制度,确保能种一棵成活一棵。为确保绿化工作有所成效,同时聘请专业队在部分地块种植1.5米以上的桤木、桦桃、柏树等树种,柏树主要种植在墓地集中,坟堆凸出的地方。种植时施足底肥,浇施生根剂,浇足定根水。沙石坡点播车桑子,疏林地种植桤木,部分高岩头坡种爬山虎。这样可以把裸露的地方全部覆盖。
4.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确保成活率,在管理过程中,实行奖励制度,要求社区认真负责,采取科学管理方法,及时足量浇水,采取浇水保活措施巩固绿化成效。每年雨季到来时施肥一次,连施三年。在重点片区落实专人管护,小组种植的由小组自行管护,确保种植树木成活成长,种一片成一片。
三、兰城街道面山绿化存在的问题
1.由于办事处和社区经费紧张,难以支付每年的种植管护费,导致有些地方管理不到位,从而形成树年年种,种树不成林。
2.部分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墓地绿化工作不支持。
3.殡葬改革滞后,新修坟冢难以控制,形成了旧坟未绿又添新坟的恶性循环。
四、兰城街道城市面山绿化模式研究
隆阳区的“创建最佳宜居城市”的城市建设思路,使面山绿化模式主要是“城市本着因地因景选树、造林绿化与天然景观相协调的原则,按照构建功能完备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营造和谐景观的理念,设计时采用多方案的比选、分析,设计成果体现景观多样性、观赏性、见效快、生态功能多样化等,并能满足招投标需求”。
(一)城市面山绿化模式流程
面山绿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他需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模式流程。针对兰城面山绿化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流程。首先,领导者通过召开咨询会,让作业设计单位充分听取林业技术人员的意见,初步形成造林绿化方案。然后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的自然状况、选择适宜栽种的树苗、统计成本信息等。同时,设计树木的种植要求、规格、方法。在做出方案后请技术人员评审方案的可行性。如有存在问题,及时修改。如果没有问题进行公开招标流程图(如图1所示)。
(二)兰城面山绿化模式着重改善的几个方面
1.设计与实施的标准化。在以往兰城绿化设计中主要以常规造林为主。主要通过头三年树苗的成活率、保存率、及后三年的管护作为评价标准。他的造林面积都是具有一定规模且连续性较强,地质土壤相对较好。目前,各项指标都在呈平稳上升趋势发展。但是,随着面山绿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和发展,需要在设计与实施时提高其标准化。所谓的标准化不单纯是对树苗、栽种技术的标准化,更多的是需要通过栽种获得良好的景观效果。它主要通过景观效果、林地的最佳利用率、林木质量和公众的满意对为评价指标。因此,面山绿化模式需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标准化。
2.为了与周边环境适应而开展市场调查。在兰城绿化设计、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充分的调查。目的是充分深入了解当时的土壤地质,选择适宜栽种的树种,兼顾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原则。以往的造林设计主要按照树木的大小、行距来决定栽种的数量和效果。这种栽种方式不但会造成与周边环境不衔接,而且会导致树木栽种良莠不齐。为避免此问题的在此发生,需要对实地进行周密的市场调查。
3.选择科学的造林绿化手段。造林实施是整个项目的实施阶段,种植方法的科学与否决定着树苗的成活率及日后的维护难度。在兰城面山绿化的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种植方式,通过科学规范的方式将种植标准统一,提升施工的标准性。
五、城市面山绿化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设计标准
1.落实造林地块、立地条件、适宜树种等常规造林作业。在兰城以前造林的过程中,我们曾经因为对土壤条件等认识不足,导致树木的成活率较低。因此在后来的造林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不同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的地区进行周密测试分析,然后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栽种。同时,在树苗种植后密切监控树苗的成活率、保存率及管护状况,提升造林的效率。
2.确定苗木规格、苗木数量、整地方式规格。由于兰城造林地势复杂,呈现多种气候条件,土壤状况不均衡。因此,在对树苗的选择时,要确定树苗的规格。通过对地势、造林面积的整合,确定实际栽种面积。因地适宜,根据不同区域已有树木的疏密、大小测算出栽种数量。为造林施工做好前提准备。
(二)构建独具特色的面山绿化景观系统
1.改善城区的生态建设打造宜居城市。面山绿化的目的是美化生活环境,但是更重要的是要为人的生活服务。因此,在面山绿化的工作中要从考虑适宜居住的角度加强规划和建设。
2.提升面山绿化景观建设品质。在兰城面山绿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常规造林建设中的成绩。栽种面积、成活率、保存率逐步提升。但是我们会发现好多造林景观与周围的环境不衔接。这就对面山绿化提出了挑战。为提升面山绿化的品质,一方面需要提高面山绿化的专业性,一方面需要提升种植质量。专业性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的调查、掌握基础数据,找到适宜的栽种方法。栽种质量的提升需要从树种的选择、种植技术、后期管护等方面提升。只有将专业性和种植质量同步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面山绿化景观建设的品质。
3.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面山绿化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改变自然的一个过程。它既需要科学的知识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栽种经验的武装。经验需要一个长期总结的过程,在面山绿化工作中当地的农民是最有发言权,也是最了解情况的人。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当地居民参与到面山绿化工作中来。他们一方面也将当地的自然情况与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这样有助于技术人员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为面山绿化提供更准确的资料。也为他们加入日后的管护储备了经验。
(三)建立面山绿化景观建设合作机制
1.动员全社会参与经费的筹措及监管。面山绿化种植是一个耗资、耗时、耗力的工作,他对人工的需求较大。施工工人素质的好坏、责任心、专业技术都决定着种植结果。因此,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来进行造林工作。从造林的技术角度,我们需要精密的仪器辅助人员施工。对施工单位也要有一定的资质要求。一方面可以提高造林的标准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造林的工作效率。鉴于此,为了保证造林的顺利进行,需要保证造林经费的充足,经费的筹措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群策群力,兰城面山绿化采取分片挂钩到驻城区单位的形式,分片包干,绿化成功一片交付林地所有人管理一片。加强面山绿化的后续管护,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全民监督,巩固造林成果。
2.组建专业的技术队伍。面山绿化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从对施工地势的考察、树苗的选择、栽种技术的选择、后续的维护,都需要有一支强大的专业技术队伍对整个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因为造林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对整个造林工作持续的跟进,因此我们要保证技术队伍的稳定性和技术性。兰城街道成立以林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为技术核心力量的技术队伍,可以适时的对发现造林工作的偏差及时纠正和培训,降低工作损失。
3.建立信息库,加强街道、专家、单位的合作。由于面山造林工作的特殊性,林业局应该设立林业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库,对造林树种选择、作业设计质量、招投标材料、造林成效检查验收等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鼓励一写有经验的施工人员分享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丰富并满足更多人对经验技术的求知欲。通过信息库的建立,一方面提供了信息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也集合了街道、技术人员、单位等多方的智慧,加强了技术交流与合作。这样有助于更多的人关注面山绿化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鼎华.城市林业[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2] 刘茂松,张明娟.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 温庆忠.废弃石灰岩矿山植被恢复方法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8,(4):108-111.
[4] 李红旭,马玉春.滇池流域采矿区植被恢复规划设计[J].林业调查规划,2008,(2):132-134.
[5]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昆明分院.昆明市五华区滇池面山墓地绿化工程作业设计[Z],2008.
[6] 刘丽芳.城市面山精准化造林绿化作业设计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
[7] 张盼盼.滇池面山绿化造林作业设计探讨[J].林业建设,2012,(3).
[8] 樊小军.造林绿化作业设计的编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6):61-63.
[9] 刘丽芳.城市面山精准化造林绿化作业设计探讨[J].林业调查规划,2009,(61):130-134.
[责任编辑 吴 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