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敏 李亚楠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引起全社会关注和大学生焦虑的热点问题。近年的文献无论是单纯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或强调“先就业后择业”,都未能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与解决思路,而“带着创业的目的就业”将就业和创业联系起来,解决了这一研究中将就业和创业分离开来进行研究的问题,更具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154-02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8 年高校扩招以来,中国大学生数量有了较快的增长,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培养的高层次人才,是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大学生不能就业将给个人、社会和国家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个人而言,就业难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个人的生存生活质量;对社会而言,高失业率增加整个社会保障系统的负担,拉大社会贫富差距,容易引发多种社会问题;对国家而言,知识型失业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削弱国家竞争力,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相关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创业理论研究已久,自从1755年法国的经济学家理查德·堪迪伦提出Entrepreneur(创业者、企业家)这个词以来,创业一词就被引入到了经济学的研究范畴。Ronstadt(1984)认为,创业是一个创造财富的动态过程,而财富是由承担资产价值、时间、事业承诺或提供产品、服务的风险等这一类人所创造的。Stevenson(1989)则认为创业是个人独立或者在组织内部,追踪和捕获机会的过程。而意愿是一种心理状态,引导个人的注意力甚至是经验和行动,为了获得某件东西(某种方法),而指向一个特定的目标或是道路(Bird,1988)。它反映个体将有意识的计划或决定付诸行动的动机(Conner&Armitage,1998)。
Zahra(1999)提出,一直以来,创业就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源于它不但能够解决创业者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带来许多潜在的工作机会,与此同时也会促使大量的商品和相关的服务问世,提升了竞争力。而创业意愿是指潜在创业者对从事创业活动与否的一种主观态度,是人们具有类似于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人们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Bird(1988)将创业意愿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创业者的意愿(内控制点)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市场等的意愿(外控制点);二是理性与直觉维度。理性分析和结果导向的心理过程是行为的基础。国内学者范巍、王重鸣(2004)以浙江大学学生为样本从人口统计特质角度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贺丹(2006)将创业态度引入到了创业意愿的研究中。李永强、白漩、毛雨等(2008)给出了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模型,相关模型比较抽象和模糊地展示了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李永强(2008)采用多维度分析法,将创业意愿分为责任性承担的创业意愿(考虑现实多种限制条件)和无责任性承担的创业意愿(完全自由选择)。
三、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路径
1.创业意愿制约因素。首先,创业的成败对创业者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都具有较大的影响,自主创业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充分的认可,但基本所有的赞成创业的大学生会考虑到创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对大学生真正付诸实践进行创业持谨慎态度。其次,大学生认为目前进行创业还存在很多主观或者客观上的障碍。他们普遍认为创业面临的困境主要集中在“经验不够”、“资金不足”、“自身创业知识和技能不完备”和“社会支持度不够”等方面,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这无疑是大学生创业意愿的重要制约因素。第三,创业能力是指一种将自己的创业梦想成功变为现实的能力,是带有创新特征的能力,包括专业技术知识、组织管理能力、领导能力、社交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市场洞察力等,它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效率和创业的成功与否。第四,正确的创业认识对于大学生创业意愿也具有影响作用,学生把创业不仅仅看作是开办企业或公司,而是趋向更宽泛的理解。然而在当前国情下,国家、社会所提倡的创业更多指向创办新的企业,以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标,推动创新型国家发展。大学生对创业的宽泛理解必然制约他们创建新企业的意愿。第五,大部分大学生有创业想法,但仅停留在观望阶段,并没有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创业行为的实际行动”的观点。创业是就业的一种高级形态,国家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政策,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自身更高形式的就业,而当前大学生职业观依然趋向于选择稳定、传统的职业,这无疑对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构成制约。
2.提倡在就业中做创业的准备。从社会的就业环境来说,近年由于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新增就业岗位却不能同比增长。不少企业暂时不仅无新增用人计划,反而进行裁员。一些既拥有高学历又具备一定工作经验优势的专业人才也在同大学生竞争本就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从高校方面,毕业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出现了供需结构性矛盾。当前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市场化,但高校的专业设置并未实现市场化,专业调整相对滞后。而有些大学生自身素质也有一定弱势,进入大学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脱离了家长的监管、自制能力较差,不认真学习。他们对市场和社会的变化关心不够,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应付课程考试上,而没有注意全面提高自己。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被残酷淘汰的例子屡见不鲜。
众所周知,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的是科学知识的基本训练,很难在大学短暂的时间里受到完整的创业训练。况且,大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人生经验相对薄弱,而创业则是在一个社会环境下的系统动作,这对于年轻和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来说,构成了创业的主观困难。同时,创业需要资金投入、需要寻找市场机会、需要整合相关人才、需要熟悉创业的过程等等,这一切,又构成了大学生创业的客观约束。
而倡导以创业为指向的就业,就业就成了创业的一项前期准备。因此,对就业的价值诉求就由就业本身的单纯目的变成了创业准备,此时,收入多少变得不是十分重要,而与创业有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变成了主要的价值诉求,此时,就业的难度降低了。因为以创业为导向的就业完成了,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得以完成,于是,也就实际上进入了创业的准备阶段,因为有了知识和经验的准备,创业的条件也就比以往刚刚毕业时的状态和条件有了很多的改善。即使在就业过程中渐渐改变了想法,也许是放弃了创业的诉求,对于就业来说也是有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就业中做创业的准备,不同于被泛化的“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择业”带给许多毕业生(就业主体)的是在走马灯似的“跳槽”中的挫败感,有的可能失去自信,甚至出现孤独、压抑等精神问题。不仅如此,“先就业后择业”的盛行也直接影响到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乃至学校教育的信任。迫使企业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甚至“拒用应届毕业生”,使缺少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雪上加霜。“带着创业的目的就业”则要求大学生首先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创业方向)具有明确而坚定的方向和目标,珍视就业过程中对未来自己创业所需资源的积累,充分学习相关知识,努力锻炼自身以弥补能力的不足,带着这些目的,可以使得大学生对就业过程中的压力与挑战产生积极应对的心理预期,即便暂时困难涌现,也可以视作自己创业前的锤炼,不仅如此,还是在能够获得稳定收入情况下的一次“练习”,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者的焦虑情绪,使他们能够快速从困难中恢复信息与勇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工作并锻炼发展自己。由此可见,无论从就业大学生本身还是雇佣者来讲,在“带着创业目的就业”的实践环节,其关系组合都相对长期稳定,而不会出现大学生稍不如意就“走马灯”似的跳槽的损害双方利益的行为。
四、思考与建议
1.向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培训,搭建创业就业的信息平台。根据本文的分析,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可能始于毕业后的一到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于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不仅高校应当持续关注,政府也应当汇同相关组织机构共同搭建大学生创业就业的信息平台,长时间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同时在全社会形成持续学习、鼓励创业的良好氛围,形成支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长效机制。
2.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就业教育价值观。“带着创业的目的就业”,是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提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绝不应等同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是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方向。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业理念,发掘大学生独特而丰富的创造力,将创业精神内化巩固为创业素质,有助于推动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3.转变僵化的创业就业观念,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提供助力。大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常常由于僵化的就业观念,大学生应当主动降低过高的就业期望,要打破那些认为“学而优则仕”、去大公司、政府机关才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的观念,尤其是以创业为目的的就业者,应当将就业与未来的创业紧密结合,勤恳学习、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永强,白璇,毛雨,曾峥.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8,(2):81-83.
[2] 莫寰.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创业意愿路径图——基于“计划行为理论”[J].科研管理,2009,(11):128-135.
[3] 何忠伟,郭君平,任钰,陈艳芬.中国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79-83
[4] 王华锋,郑珠,牛晋泽.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企业经济,2010,(11):83-86.
[5] 齐昕,刘家树.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8):151-155.
[6] 范巍,王重鸣.创业意愿维度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J].人类工效学,2006,(1):14-16.[责任编辑 陈凤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