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兴强 王樊
[摘要]民营经济是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本文就武汉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制约因素等进行了战略思考, 并提出了对武汉民营经济末来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民营经济 制约因素 战略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民营经济呈现出区域特色鲜明,板块效应突出,内部结构调整加快等良性发展特点,为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落差,武汉民营经济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经济的总量偏少、比重偏低。武汉市民营企业户数只有广州的52%,杭州的91%,成都的81%;GDP占比只有41.1%,均低于广州、杭州、成都。二是民营经济的规模偏小、发展偏缓。武汉市民营规模以上企业只有广州的42%,杭州的84%,成都的68%。近年来,在民营经济占GDP比重方面,广州增加20.6个百分点,杭州增加26.4个百分点,成都增加7.4个百分点,而武汉市仅增加了2.5个百分点。三是企业家资源、管理人才稀缺,缺少领军人物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创业团队。四是民营经济的技术创新力度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偏低。武汉作为全国第三个科教基地,但是其科技转化率,只有39%,之所以如此,就因为缺少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五是中小民营企业融资难“瓶颈”依然突出,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不强。六是虽然政策出台不少,但落实不到位、办事难问题依然突出。针对上述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笔者认为;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应采取如下战略思考与对策。
一、制定新时期民营经济发展战略
实现民营经济突破性发展,首要问题就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从社会舆论到政府行为,从体制机制到政策支撑的合力。从温州、苏州、杭州、广州、深圳等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来看,正是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就大胆解放思想、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才有了民营经济辉煌发展的今天。因此,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打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至关重要。改变把民营经济视为一般经济增长点或仅满足就业需要的片面看法 ,进一 步启动民间投资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重塑武汉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要使武汉市民营经济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武汉市委、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强民营经济研究力度,制定新时期武汉市民营经济发展战略。
二、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必须突出壮大总量、提升质量
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必须突出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两大重点,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比重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把扩大民营经济总规模放在重要位置,推动民营经济总量规模实现新突破;一是要更加注重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优化民营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链条,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二是要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文化创新,引导民营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领军型民营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打造职业经理人队伍,推动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加速民营企业技术、 人才、资金的合理集聚 , 提升民营企业发展质量, 保证民营企业持续协调发展。
三、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 民营企业必须进行不断技术创新 , 否则就有被淘汰的危险。 有关资料表明, 在法国 60%的技术产品创新由民营企业贡献 ,德国的科研成果中有 70%的发明创造和最高工艺来自民营企业 ,意味着创新选择是民营企业发展国际趋势和长远选择。因此,必须加大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力度, 促进民营企业技术进步。要通过加大技改的投入实现对传统技术 、 传统工艺的改造与提高,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重振大武汉制造业的雄风。
四、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武汉有金融机构31个。外资银行4个,16个全国性银行,全国密度第5,可是,在武汉,金融资源大都向国有或外资企业倾斜,民营企业生存艰难。在浙江,出现了一家泰隆商业银行,这家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被称为“中国的尤努斯”,而在武汉,汉口银行能否保持高速发展,则是一个未知数。武汉“新56条”出台后,各级各部门要针对文件中提出的各项政策,明确责任主体,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实施细则。要加大检查考核力度,按照“治庸问责”的要求,层层抓落实,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并积极发展适应民营企业需要的金融机构 、 资本市场 、 信贷担保体系和投资服务机构。让民营企业真正感受到党委、政府在真心实意地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调动武汉民营企业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五、 建立健全民营企业服务体系
各级政府要将建立、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向民营企业提供帮助的最佳切入点, 建立向全社会开放的包括政策信息、 技术信息、 市场信息在内的民营企业信息网络和信息发布渠道 ,提高民营企业的信息获得能力和信息开发能力。进一步发挥高等院校和经济研究所的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智力服务,提供技术培训服务 , 如提供专利技术 、 技术咨询 , 进行技术交流 、 技术合作攻关 , 开展技术人才培训等。
参考文献:
[1]张厚艾,明立志,粱传运.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 2005
[2]潘兴强.企业战略[M].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05
作者简介:潘兴强,男(1952-)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教授,武汉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专家顾问团团长,主要研究方向;商务管理策划,战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