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名门走出的开路先锋

2012-04-29 00:44:03余玮
商场现代化 2012年31期
关键词:开发性陈云财政

余玮

以融资支持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在促进中部崛起中支持有关省市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一个个事关国家战略发展的金融市场中,有一位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的主帅用自己的一个个举措阐发他的开发性金融理念。

他就是十八大代表、国家开发银行行长陈元。尽管他不事浮华,但他每每在公众场合驻足,总会被媒体“哗”地一下围了过来,录音机、闪光灯很快形成一个扇面包围圈。几次接触中,记者从这个保持着低调和谨慎的风格的国家开发银行的掌门人那缄默的个性背后看到了他对中国开发性金融领域的坚定信念。

“子承父业”与“言传身教”的背后

新中国诞生后,陈云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主任及重工业部部长等职,陈元随父亲进入北京。1953年,陈云进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读书,1958年升入北京四中。

1964年,陈元高中毕业,他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两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许多年轻人被卷入这次运动。也许是父亲影响,也许是家教使然,陈元作为年轻的大学生,对“文革”并无积极参与。他的一个朋友称他在“文革”中是“逍遥派”。1970年以后,他被分配到湖南一家生产电池的工厂当技术员。当时,工厂搞整顿,工作环境有所好转,陈元便主动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陈云后来得知后,高兴地说:“我培养了你这个党员,是高质量的。”

据原福州军区干部休养所所长沈玉贵的印象中,陈云在1969年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期间,陈元曾于1972年携新娘孙玉黎来看望父亲,穿一件蓝大褂,看上去像个工人。当时,陈元在江西举行婚礼。婚礼非常简单,没有嫁妆,新房用的是干休所配发的旧床架、铺板,床上盖的是军用草绿色被子,没有举行仪式,没有吃请。陈元这次办喜事,作为父亲的陈云只给了200块钱(据了解,陈云给每个孩子结婚用的钱都是一样)。

陈元结婚,事前没有声张,直到陈云把两斤水果糖分发给福州军区干休所的工作人员时,大家才知道陈云的长子陈元结婚了。

“喜烟喜糖,按照中国的风俗习惯嘛,一定要吃的。”陈云一边散发烟与糖,一边高兴地说。沈玉贵环顾四周,除了墙上贴着一个用红纸剪成的大红双喜字有提醒客人们,对于陈云一家而言,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以外,整个房间真看不出一点新房的样子,连被子都是向干休所借的。

吃着桌上普普通通的喜糖,望着陈云慈祥的面孔和新郎新婚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沈玉贵不禁鼻子一酸。这就是一位老革命为自己孩子办的婚礼呀!

江西的日子里,陈云四散于全国各地的儿女媳妇、女婿都先后来到江西看望、陪伴过他。尽管他当时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但丝毫没有悲观失望的情绪,相反,和子女们在一起谈得最多的是读书学习的问题。他告诉子女,学好理论是政治上进步的基础,学好哲学尤其重要;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就有了观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陈元的妻子孙玉黎,清华大学毕业,才貌双全。陈元结婚的第二年,孙玉黎便怀孕生子,全家很高兴。可是不幸的是,1980年孙玉黎患上了癌症,于1982年去世。这是陈元人生路上的一个坎坷。

1973年,陈元从湖南回到北京,在航天工业部第三研究院担任技术员。

“四人帮”垮台后,陈元作为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批研究生,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经济管理专业。学业进行了一年,又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济,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和于光远。

当时,由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还没有自己的校舍,全部学生都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宿舍借住,而陈元的大妹妹陈伟华当时正好在北师大历史系七七级本科就读,于是这一所校园里的陈家史妹就格外引人注目。

那时,北师大宿舍条件很差,常常是四五个人挤在一间十几个平方的房间里。又由于那是刚恢复高考的头两年,许多学生来自工厂、农村、部队,来自社会各阶层,年龄上也差别很大。陈元的一些同学要么结了婚,拖儿带女;要么家庭困难,生活拮据。他总是十分关心这些人,常常把他们请到自己家里作客。有时候,这些同学的家属也因种种原因借宿在宿舍里,陈元为了照顾同学,就很少住在宿舍里。事隔多年,如今仍有同学记起陈元那时的情谊。说他从不摆“高干子弟”的架子,和同学亲如手足。

陈元在研究生的学业上很是用功,成绩突出,曾有同学私下里议论,认为陈元选择现实经济学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今后从政打下理论基础,挣学历资本。陈元一笑了之。

1981年8月,陈元以优异的成绩从社科院研究生院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先是在院内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工作,然后就被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国家计委是主要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掌握大量经济信息,这为陈元研究中国宏观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982年,陈元被调到北京市西城区工作,担任区委副书记,后升任区委书记,这又使他有机会参加基层的改革实践。在西城区工作期间,陈元力图从宏观把握地区工作,通过调研研究,编制了西城区经济发展战略,并大胆地改建了西单商业街,把西单打造成商贸企业聚集的黄金地带。

1984年底,陈元被调到北京市工作,担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商贸局局长兼市体制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在此期间,他发起组建了北京青年经济工作者协会,主要研究中国经济基础理论和经济政策,制定了北京发展战略研究计划报告,并承担了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课题,其成绩引人注目。1987年11月,他被调到中国人民银行任党组副书记、副行长。10年后,又调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陈元长期从事金融工作,对宏观经济理论和国际金融有深刻的了解和研究,而他的开发性金融发展观也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被西方誉为“最有现代金融理念的银行家”。他还主持了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发表了《我国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和选择(纲要)》、《加强宏观调控是深化改革的需要》等重要文章,还担任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理事、国际清算银行稳定金融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荷兰国际集团顾问委员会成员等。

常言道:子承父业。当初陈云在中央主管经济工作,陈元走上金融的从业道路,不少人会想当然地认为,这可能与他父亲的引导有关。但陈元透露说,这并非是他父亲包办的,而是个人的选择。“我父亲从不代替我们做任何决定,但他会对你工作当中做出的决定给予评价,然后对你做得好的给予鼓励,有时候对你提醒一两句,所以我们家几个人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发展,都不是父母制定的、包办的。”

不过,他并不否认受了父亲的诸多影响,“应该这么说,就是我父亲以及其他第一代领导人,他们是在一个历史舞台的中间来做这些历史上的重大的事情的,我们是在侧面,从家庭的角度,能近距离看到很多的细节和知道他的一些想法,这样就能多受一些教育”。“作为他的子女,我们虽然和他长期生活在一起,但对他的思想,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却是在不断观察学习和思考中逐渐领悟的,是透过我们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体验来逐步理解的。对他认识越深,他的思想和精神对我们的吸引力就越大。”

陈元在1987年的“紧运行理论”和1991年有关加强宏观调控的思想,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寻找出一条路来。他的经济观点也继承了父亲“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座右铭。为了做到“实”,陈元经常下基层进行调研,每次调研笔记总是厚厚几大本,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理有据。

1994年夏初,陈云因肺炎住进北京医院。1995年4月10日中午,薄一波到医院看过他后,他听了一会儿评弹,然后休息。14时,他的心脏急剧跳动,心律紊乱,14时04分,这颗跳动了近一个世纪的心脏骤然衰竭了。

这年4月17日,陈云遗体告别。1946年至1949年,做过陈云机要秘书的70多岁的赵彤在陈云像前长跪不起,陈元忙搀扶他:“老人家使不得,快起快起。”赵彤望着已是中年人的陈元,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元,我再抱抱你。”他跟随陈云时,幼童陈元被他抱着哄着躲敌机、藏树林,迎来解放。陈元紧握他的手,无语凝噎。

2005年6月3日,北京,艳阳高照。上午10时许,《百年陈云——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正式与观众见面。一时间,国博中央大厅里人头攒动。在观看完整个展览后,元向记者表示:“展览还是比较全面地再现了父亲各个历史时期的活动和生活。父亲一生做过很多工作,也有很多坎坷和磨难,但是他在精神上始终是斗志昂扬,充满信心。看完展览,回想父亲的一生,感慨良多,自己也很受教育。从父亲身上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父亲坚定的信念,最值得我学习。”

陈云是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长期领导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正确的财经工作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重大措施。他一直主张让市场机制发挥积极作用,构建了成熟的经济思想理论体系,为建立完善我国的财经制度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对陈云的经济思想进行研究、继承和发展是对陈云最好的纪念。保持币值稳定和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经济建设需要平衡发展、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陈元认为父亲的有关经济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作为在国家金融界工作的长子自然总是深刻学习领会,并尽可能用来指导工作。

在党内,陈云及家人行事低调、不事浮华的作风,一直受人称道,这与陈云严肃的学风、严谨的家风密不可分。毫无疑问,在父亲40岁时才出生的长子陈元,从小就在父亲身边长大,自然受到不少的耳濡目染,陈元低调谦和、好学务实的做派不能不说是父亲言传身教出来的。

陈云对子女的教育有两个原则:一是读好书;二是做好人。陈元在父亲的指导下,从小开始看《参考消息》,阅读《马克思传》,高中和大学阶段自学哲学,通读《资本论》,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这一切都为他日后顺利考入清华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积极促进健康财政和健康金融的

良性互动

1998年3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职位上工作了整整10年的陈元开始担任国家开发银行行长一职,当时国家开行的不良贷款是32.6%。他没有抱怨,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上。数年后,陈元回顾当年接到调任通知时候的心情:“我当时从精神来说准备不足。那会儿这账本的情况就不太好,不太理想。我看到时非常着急。”从监管高层到被监管对象,更何况面临堆积如山的不良贷款的历史包袱,他还是感到了不小的压力。以后连续几年,国开行对外的声音都很少,但真正的改革动作从他上任那天起就已开始。

到了2004年,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降到1.21%,主要经营指标连续3年稳定在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10周岁。陈元豪情寄语:“10年来,开行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领域累计发放贷款1.6万亿元。常言道,十年树木,回望十年,木已成林。”

很长一段时间,外界对开行一般都使用“政策性银行”这个称谓,如今,出现更多的表述是“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陈元说:“从政策性银行到开发性金融机构,意味着开行已经不是靠补贴了。我们有自己的市场业绩和市场活力。”

毛泽东在我国经济发生困难时,总是把陈云“请”出来,由他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所以,陈云有了“调整大师”之誉。而陈元或许不经意间继承了父亲的这一“传家宝”。他无疑成了国开行的“调整大师”,将国开行从单纯政策性银行发展成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财政和金融处于社会再生产的不同环节,职能分工各有不同,但一直密切配合,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推动力。陈元认为,这两者的健康安全问题往往相互交织,处理不当,不仅影响着融资的效率,甚至可能造成经济社会的剧烈动荡。因此,实现健康的财政、健康的金融以及两者良性互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安全甚至政治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驾驭市场能力的重要体现。

陈元分析说:从历史的演变来看,财政和金融的关系尤其在我国一直处于紧密交融之中。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融资以财政方式为主,由国家直接调配各方面资源,政府财政拉动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时期,财政支配金融,金融只是财政的出纳,充当“第二财政”的作用。这就导致财政的职能和风险向金融传导,造成大量的金融风险。1994年,随着金融体系改革逐渐深化,中央银行保持独立,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开始分离。这个时期,银行信贷虽已成为融资体系中的绝对主体,但是仍承担过多中长期投资的责任,信贷融资的财政化色彩仍然很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发生危机国家的金融风险使得财政难以为继。人们开始强调银行风险控制,银行逐步脱离财政融资,明确要商业化,但究竟如何商业化和市场化,认识上并不明确。这时,国有商业银行沉淀了巨额坏帐,大量不良资产的剥离、处置和资本金的补充,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金融运行的风险又大量向财政传导。因此,总的来看,我国财政、金融职能一直相互交织,但未形成良性互动,造成融资能力和效率低下。

中国经济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高速增长,能否支撑这一持续高效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财政金融是否健康强健。“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渐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持久、最根本的动力。第三产业也正在加速发展,已经成为支持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诸多矛盾和问题还亟待在发展中加以解决。财政和金融既要承担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任务,又要面对防范风险、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因此,建设健康的财政、健康的金融,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紧迫任务。”

陈元认为,我国应加快改变脆弱的融资体系,支撑起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前我国融资格局具有“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信贷融资占据融资的主导地位,规模远远大于财政融资和证券融资。信贷规模虽大,但大量的不良资产、信贷资金“以短贷长”的期限错配,以及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的竞争等,使金融安全面临挑战;流动性过剩也严重制约了银行体系运营的效率。由于商业信贷的逐利性,大量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仍然得不到商业金融的支持,还主要靠财政资金。而财政资金十分有限,难以满足“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资本市场则仍处于起步阶段,作用还极为有限。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在欧美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发达的市政债券市场,而我国证券融资占当年总投资的比重不到1%,还无法满足重大项目建设的筹资需要。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地方财政能力和政府信用还不够强,仍需要加强建设,才能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今后,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渠道的证券融资会加快发展,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贷主导的融资格局还难以改变。在这种融资格局中,关键是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重新配置、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改变脆弱的融资体系,加快建立财政、信贷、证券3种融资协调配合、良性互动的健康体系。

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开发银行几年来立足全局和长远,坚持走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道路,以市场建设为出发点,积极开展与政府合作,配合和支持财政资金,培育合作各方的信用,在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步形成了财政金融相互促进、有效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1998年以来,我们先后经历了与地方政府开展金融合作、信用合作和开发性金融合作的3个阶段,目前省级合作覆盖面达到了94%,与政府有关部门、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也在逐步扩大。开行与政府合作的实践充分表明,健康金融与健康财政具有良性的互动作用,两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能够形成合力,可以产生明显的放大作用,对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开发性金融的办法既是可行的,也是高效的。 ”

今天,陈元深深地挚爱着自己所从事的金融事业,似乎他注定要成为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开拓者和先行者,要为中国的开发性金融实践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本和参照。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走向,我们在惊喜之中拭目以待……

猜你喜欢
开发性陈云财政
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融资战略的相关研究
My plan for new term
向陈云学习锤炼“笔力”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近代史学刊(2018年2期)2018-11-16 09:19:42
开发性核电厂厂址保护工作探索与初步实践
中国核电(2017年1期)2017-05-17 06:10:08
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种业导刊(2016年9期)2016-01-03 01:27:04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42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12:02:36
TransitivityandCharacterization:AnalysisonDickinTenderisTheNight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