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波
摘要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期残疾人就业问题凸显,表现在缺少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热心不够等。全社会要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着力解决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残疾人就业信息渠道,增强激励机制,推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关键词白城市下岗残疾人再就业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F842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保障和促进残疾人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要切实地让残疾人融入社会,实现他们的真正价值,其关键的就是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让他们平等地参与社会。我们在白城市洮北区调研得知,仅2011年从社会福利企业下岗的具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达254人,其中在瑞光社区召开的座谈会上了解到该街道就占了69名。其原因是:这些残疾人思想觉悟比较低、年龄比较大、劳动能力比较差、工作积极性不高等等,这样的残疾人多达20%。同时,其它企业对对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缺乏一定的了解,不愿意接收这些下岗残疾人,因此,残疾人再就业矛盾重重。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残疾人就业供需矛盾突显。下岗残疾人大量的流入社会,给社会就业压力增大,在经受国际“金融风暴”的直接影响下难以缓解。我们在平台社区调研时了解到,2011年下半年能够主动联系街委招收残疾人的仅有一家,2012年上半年也只有一家,而这个街道需要就业的残疾人有13人。特别是企业双向选择制的今天,残疾人再就业很难解决。
(2)残疾人缺少社会保障。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在我国还没有全面铺开。因此,受到下岗残疾人参保的基本条件以及自身的经济能力限制,他们的晚年生活很难得到保障。在城北社区的54个下岗残疾人中,有27名交纳社保在5年以下,5年以上只有9人,因受自身条件所限,他们再就业的机率极低少,晚年生活难以维持。
(3)残疾人就医亟待解决。因为下岗缘故,残疾职工没有了社保,生病后无钱医治。我们在白城市合作医疗办公室得知,下岗职工退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后第二年才能参加城乡合作医疗,呈现医保“真空”状况,残疾人的就医问题亟待解决。
(4)社会对残疾人关注缺失。部分单位和企业不愿意安排残疾人就业,怕承担风险和责任,甚至存有歧视态度,更有残疾职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5)残疾人自身素质不高。在下岗的残疾人中,普遍存在思想觉悟低、社会交往弱、生产技术不过硬等现象,而且没有吃苦和创业精神,“等、靠、要”思想严重。
2对策和建议
(1)大力打造“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相关政策,特别是主管部门更应该做好这项工作,对企业更要宣传渗透,使他们认识到不仅是得实惠,也是积德行善,为造福人民、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要引导更多的企业,安置更多下岗残疾人再就业。
(2)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各级民政部门及福利企业,应定期组织开展残疾职工培训工作,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有效地对下岗残疾人开展适合他们特种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形成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促就业的这样一种模式。
(3)适时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应将残疾人就业统一纳入全市就业计划,要求社会各企事业单位依法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在开发公益性岗位时,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各街道、乡镇开发的社区生活服务员岗位,原则上要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轻度残疾人就业;相关企事业单位新增的公益性岗位应优先安置能胜任的残疾人就业。
(4)增强残疾人主动就业的激励机制。各级职能部门积极发掘和总结下岗残疾人创业的优秀事例,通过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开展有效的创先争优活动,通过评比、表彰,带动残疾人自尊自立、自强不息,勇于创业。同时也对积极安置残疾人就业的企业进行评比、表彰,鼓励社会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帮扶残疾人就业的队伍中来。
(5)发挥政策优势,着力服务福利企业创新。要引导福利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意识,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用好、用足国家扶持发展的各项政策,积极谋划一些自主创新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节能减排类投资项目和促进产业升级的结构调整项目,开发新产品、引进新工艺、更新设备。
(6)努力探索设立福利生产发展的专项资金。协调相关部门,积极探索有效途径,设立专项资金,对福利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改造项目进行贴息,对福利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资助等。依托民政部门成立相关的社会团体,为福利企业融资、担保、合作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