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娅楠 潘晓路
摘要雅斯贝尔斯的自由教育思想对探索完善的教育之路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总结内化其思想,对当今教育存在的缺乏探索创新精神和自由学术交流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践行素质教育、实现自由探索和自由交流,学生的个性和潜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自由教育思想时代诉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1雅斯贝尔斯的自由教育
1.1教育即生成
长久以来,西方教育理论界都存在着“成人”和“造人”两种差异甚大的教育本质观。持有“造人”观的学者看重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认为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授受将受教育者塑造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人的社会活动。其中洛克、赫尔巴特和华生是最具代表性的“造人”观支持者,如洛克发表“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状态在出生时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记,外界事物在人的成长中不断留下痕迹和印记;而“成人”教育观的主张和理念则与“造人”观形成鲜明的对比,杜威等“成人”观支持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个性自由生成,强调人性的自由发展和完满。而雅斯贝尔斯是赞成后者的,他认为自由和超越是人存在的根本,“作为一个人,就是去成为一个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他认为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是能使学习者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的“顿悟的艺术”。同时他提出:“生成就是习惯的不断形成与不断更新,这是一个人秉诚自持的重要过程”,这个“成人”观有别于卢梭的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生成并不是在纯粹的无意识之中进行的,而是在厄运和困境中有意识地持续践行某一件事的结果表现,故需要学生具有顽强的求知意志。
1.2教育的类型
对于教育,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三种类型:一是经院式教育,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职责即传授知识,课堂教学就是按照权威教材和学校的规章要求向学生传授现成的、被认为绝对正确的结论和思想,让学生少走弯路并尽快成才;二是师徒式教育,该类型的教育中,学生要对老师绝对地服从,不能怀疑和反对教师的观点言行,也不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讨和改进,接受和内化知识即完成学习任务;三是苏格拉底教育,这一教育方式以探究和讨论为学习手段,教师不再提供现成的、权威的答案,学生需要不断向教师等人提问并参与讨论和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矛盾点,进而获得真知。
在三种教育类型中,雅斯贝尔斯是支持苏格拉底教育的。他认为前两类教育下,学生受权威的限制而不能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有违学生个性的自由成长,而苏格拉底教育则能够通过师生平等对话,进而发现真理。同时他针对这三种类型进一步描述自由——“我们实现自由的行动……我们就是自由,我们是被给定自由的人”。他提出教育不应该也不能强求一律相同,学生不是工厂车间中同一个模子铸造出的产品,他们应该与教师拥有平等的地位和发言机会,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他认为只有苏格拉底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而帮助学生自由地成为他自己是教育的本质目的。
2当今教育的不自由现象
2.1缺乏探索创新精神
当今教育现状中大量存在着经院式教育和师徒式教育。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教育,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探索创新精神。中国学生在国际竞赛中屡获殊荣,却甚少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惊人创举,归根究底与学校教育误区有很大联系。目前国内处于主流的教育仍然以填鸭式为主,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学生缺乏探索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进行探索不仅会误导学生,还浪费时间导致学生错过成才的机会,因而在教学中往往直接把权威的、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并通过反复练习和考试让学生牢牢记住。这种教学模式虽见效快,但却忽略了思考的过程,学生丢弃了求知的热情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学习发展的自由和探索创新的动力。
2.2缺乏素质教育实践
近年来素质教育呼声甚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没有形成更成熟的制度前,各项改革都不能动摇应试教育在国内的坚固地位。应试教育以考试和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并根据这一水平对学生进行选拨。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应试教育中片面注重知识的记忆与灌输以及在教育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弊端日益突出,使学生难以适应时代要求,不仅让部分学生失去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过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2.3缺乏学术交流自由
当前国内众多的实践课上,教师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虽被推行,却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交流;被认为是教学改革创举的选修课没有起到拓展学生视野和充实精神世界的作用,反而沦为学生紧张学习中的休息时间;大学的研究性课程没有对“过程”进行考核评定,也没有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在课程结束时交上一篇论文即可了事;社会实践变成学生游玩的借口,实践过程中没有组员间的协作和交流。这样的教育改革后,学生身处一个貌似自由的学习环境之中,却没有实现有效的交流,失去了互相取长补短的机会,导致思想上的单一和狭隘。
3自由教育的时代诉求
3.1进行自由探索
自由探索是追求学术自由的本质精神,通过自由探索,个体才不会被固定的有限知识所束缚、停滞不前。教育应推行广泛的科研探索,摒弃以往直接把权威的、现成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积极创造良好的自由探索空间并对此加以引导。雅斯贝尔斯认为:“只有依靠这些艰苦卓绝的工作,才可以打下坚定的地基,才能够造就我们的工具,提供合适的方法,用以表述并且确认任何新的发现”。为此,学生应积极地积累自由探索的知识基础和形成坚毅的意志品质,为自由探索提供基础。
3.2践行素质教育
雅斯贝尔斯强调真正的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具有“顿悟的艺术”,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发展其“内部灵性与可能性”的契机。他提出教育死记硬背与机械授受的危害,极力抨击现实教育中对学生忽视和压抑的现象,呼吁尽快实现人性回归。当代教育应改革僵化的教育模式,切实践行素质教育。校方应以培养学生的成功人格为目标,摸索行之有效的考核方式,摒弃以往的功利激进的理念。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仅凭金钱人们还是无法达到教育革新的目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真正条件”。教育应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真正考虑到学生的成长需要,以素质教育实现学生潜能的开发。
3.3实现自由交流
雅斯贝尔斯说过:“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一方面,教师不应以权威自居,强行打断学生的思考或禁止学生富有新意的提问,应在平等基础上与学生进行交流,实现苏格拉底教育,同时尊重学生多样的个性,让学生拥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学校应组织辩论会、讲座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只充当组织者的角色,维持活动的有效进行不加以干涉,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听取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发表自己的想法,进行真正的自由交流,借助实践活动,使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判断识别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新知三联书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