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拥兵
摘要针对地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对地方院校的要求,按照地方企业的需求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将实物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课外活动小组以及学科竞赛等手段引入到“传感器原理与技术”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传感器原理与技术教学改革地方院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应用性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同时也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提出了要求。五邑大学作为珠三角地区的地方高校,其定位是服务于地方经济、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其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地方,直接到地方企业就业。因此,如何满足企业和社会对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任务。
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测量、控制、自动化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因此“传感器原理与技术”往往被列为信息、机电和物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作为一门综合型多学科交叉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含物理、材料、电路、计算机、控制、工艺以及误差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是学习传感器的基础。另一方面,“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这门课程的应用性非常强,直接面向传感器的生产和使用。然而,对于地方院校而言,由于受到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其实验室建设往往滞后于理论教学,这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另一方面,由于学生理论基础较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也是该专业课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根据珠三角地区企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把“实物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有机地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各级科技竞赛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形成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修订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通过深入珠三角地区企业调研,我们了解到社会对“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相关人才”的需求特征,并根据企业需求修订“传感器原理与技术”和“传感器专业实验”两门课的教学大纲,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将企业的需求特征内嵌于教学内容之中,使教学直接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第二,优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理念,定期研讨分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企业的需求,确定最佳授课手段。在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充分利用物理实验中心内容新颖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先进的传感器实验教学仪器;在互联网和精品课程网站搜集相关视频录像,利用视频录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同时,利用五邑大学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网站实现知识学习、资料查询以及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
第三,改进教学方法,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将“实物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入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课外科技活动小组以及各级科技竞赛)紧密结合在一起,具体表现在以下教学手段:
(1)实物教学。购买相关的传感器的元器件,结合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传感器教学仪器,用于实物教学,让学生熟悉传感器的相关产品。
(2)实验教学。利用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的传感器教学仪器,开设传感器专业实验,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案例教学。以传感器的实际应用为案例,讲授各类传感器的原理、电路以及相关的信号处理过程,增加学生对传感器原理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4)项目教学。以各级科技竞赛为内容,建立与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相关的科技作品模型,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参与科技作品模型的调研、设计、制作的全过程,锻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5)课外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结合传感实验室相关实验仪器的维修、维护和开发,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6)利用学科竞赛促进学生课外实践。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广东省大学生物理实验设计大赛以及校级物理实验设计大学为驱动,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群体将“传感器原理与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竞赛中的实物制作,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传感器原理的理解。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针对地方院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地方经济对地方院校的要求,按照地方企业的需求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计划,将实物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课外活动小组以及学科竞赛等手段引入到“传感器原理与技术”的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践,同时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向丹.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教改新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89:91.
[2]周宇,王国红,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9.92:93.
[3]付兴锋,张常年,肖秀玲,范金华.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