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付兵 蒋世华
摘要: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学生对实验的应付性,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对实际应用缺乏灵活变通等,从五个方面,包括如何增加实验的诱惑力,以学生的兴趣来完成“任务驱动型”学习、实用性、便捷性、改进课程考核环节等,提出了对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任务驱动型;实验过程考试;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4-8217-02
随着时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之中,传统的人工操作,纸质化办公逐渐被计算机操作,无纸化办公所替代,应用计算机辅助办公,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成为我们在当今社会必备的技能。而高校中所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因此,针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实验部分,我们有必要做重点研究与探讨。基于现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如重视理论忽略实践,重视笔试忽略机试,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等问题,结合本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在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上的实践经验,谈谈在实验教学上的一些改革措施与体会。
1措施与体会
1.1实验内容与学生兴趣相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某种事物、知识有了兴趣爱好,不需要我们在一旁监督与督促,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我们要打破传统学生以模仿的手段进行“注入式”的教学,将实验内容与学生兴趣相连接,以兴趣触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Word章节学习中有文档的排版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纯粹的让学生做某一个固定文档的排版,把模板给你,把具体要求给你,要你对比模板的最后结果,一步一步按要求做,虽然这样可以锻炼学生对字、段、页各个层面排版知识点的掌握,但实际操作中,学生普遍兴趣不高。在这里,做一个小改进,我们只需要结合Word自动生成网页的知识点,让学生来制作一个自己的个人Web主页,实验结果(形式)虽然变了,但实验目的没变。一个小的形式的改变,学生的兴趣立马就提上来了,变的很兴奋,欲大显身手,各种不同的想法,思路都涌现了出来,稍微变换一种形式,知识点没有变,但是结果变了,学生由被动式学习转变到了主动式学习。同时鼓励,支持他们在个人Web主页上应用不同的知识点和使用花样或创新使用知识点。由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在兴趣中完成“任务驱动型”学习。
1.2实验内容多样化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在高校中我们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为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与需要。为避免所学知识与实际内容脱节、不符,在平时上机实验中,非常重视实验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相结合,并在实验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不是所有学生都做同一个实验内容,对于同一实验目的,注重实验内容的多样化,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强调的是学生今后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同一个模板下的固定样子。如为了学生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的需要,在文档排版实验后,我们又增加了文档目录生成实验,确保学生在毕业论文这个环节上面能通畅进行,为顺利毕业打下基础。如PPT实验,假如实验要求规定为:作品中要使用文本、图片、表格、图表、图形等表现工具,作品中可以使用超链接或动作功能,但不是必选项,我们在实验目的、要求相同的基础上,鼓励实验内容的多样化,如可以从我的大学,古城荆州,伦敦奥运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取材,锻炼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1.3自主开发“机房课堂系统”
以前机房收发作业基本上使用的都是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但是在使用中,发现此软件有如下几个缺陷或不如人意的地方,一是学生上交作业的时候提示输入的提交作业名称各不统一,虽然,每次交作业时都会提醒学生作业的命名规则,如学号在前,班级名称在中间,姓名在后面,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是收上来的作业,各种形式的作业名称都有。二是学生交过作业后,不能确定自己是否上交成功,有时候,虽然学生端电脑屏幕提示学生作业提交成功,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导致教师机根本没有收到此学生的作业。三是很多时候,有的学生端电脑中,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学生端已经启动,然而,在屏幕右下角确没有相对应的作业提交图标,虽然提示软件启动了,但是,找不到作业提交图标,学生作业无法正常提交。如上种种,都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上机实践,而教研室自主开发的“机房课堂系统”能方便学生作业的快速上传与下载。上传到教师机后,都会以统一的命名格式为作业命名,不用担心名称乱七八糟的问题,而下载功能,可以使学生确定自己作业提交是否成功,同时,在作业一次没有做完的情况下,可以在系统的支持下,下次下载下来后再接着做,利于老师对作业的统一管理、规范管理,利于学生上机时作业的灵活存储与使用。
1.4增加实验过程考试分值比重
以往,考试常常是重视理论考试的结果,纸质的试卷分占了学生总分的大多数比值,从而导致大家重结果而轻过程,在平时的上机实验中应付而过,不用心,不上心。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其动手会怎样。在这里,我们加大了实验过程考试在总分中所占的分值比重,由原来的10%提高到了现在30%,分值比重加大了,明显的,学生对于过程考试的重视程度变得不一样。如,在讲解完Word章节的相关知识点后,会先做对应的配套练习,等Word章节所有知识点都学习完后,再做Word综合测试。在给学生以压力的同时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点的一个检测,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处理。通过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测试,在压力的驱动下,促使学生学习,增加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同时,通过增加实验过程考试分值比重,学生的最后成绩也会变得更客观与综合。
1.5设计与开发作业自动评分系统
传统的上机实践过程测试,学生多,任务量大,每一份电子试卷都需要老师从头到尾亲自动手批改,费时费力,最主要的是在一个班级的电子试卷批改完,做试卷分析时,丢分点和得分点不好把握,同时,试卷的分析总结不能即时反馈到学生手中,一段时间过后,老师试卷分析完成了,学生对所做试题产生的问题也遗忘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再来给学生解决问题,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以面向对象设计思想设计的这套作业自动评分系统,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仅可以对一般的选择题、判读题做评分,更可以对操作题,并针对操作题中的每一具体步骤做细致的评分,最后自动生成试卷分析表,即时反馈到老师手上,再即时反馈到学生手中。供任课老师时时为学生解决试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正学生的错误,提高他们的水平,真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即时解决问题。
2结论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始终秉承着学院的“两用三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实用性、应用型人才,一切以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培养出发,使学生不仅仅学会理论知识、更会灵活应用好所学知识,于实践中见真章。
参考文献:
[1]付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案例教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6):109-110.
[2]艾明晶,王丽,焦福菊.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2).
[3]盛娟.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软件导刊,2011,10(9).
[4]樊爱京,孙亚南.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与实践[J].福建电脑,2011(6).
[5]冯博琴,顾刚,赵英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
[6]刘素楠,谢中梅.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200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