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仲芬
摘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国家精品课程经过九年的建设既有成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最核心的问题是课程资源的不足以及示范性不够导致的共享功能缺失。目前教育部开展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旨在通过提高国家精品课程的共享性来促进精品课程的深入建设。本文在挖掘精品课建设所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促进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关键词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以量大面广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系统、适合网络传播为基本要求,经过国家、省、校三级建设,形成普通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网络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课程教学资源。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精品共享课建设的背景
精品课程建设始于2003年,教育部对精品课程的定义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品课程经过九年的建设,一些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了稳定的教师团队、有了比较好的教材、课程资源库也越来越丰富。但不可否认的是,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1:课程网站使用率不高。造成使用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建设课程的动机主要是为了申报。申报成功之后不注重后继的维护与推广使用。
问题2:课程资源不丰富。从精品课程网站上可以看出,一般精品课程网站课程资源不丰富,一般只有课件、部分录像、部分试题,而且所发布的信息有限,不具备资源共享性。
问题3:课程示范性不强。不同的学校课程有不同的定位和倾向,学生情况也各不相同,精品课程的示范性、通用性不强。示范性不强主要是因为课程个性的部分较多,共性的部分较少。
如何让精品课程建设能长久持续,并能将建设成果更大范围与高校师生和社会共享,这就需要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将精品课程的“精”更充分地建设出来,并克服上述三个问题。这个过程将通过把精品课程建设成为精品共享课而达成,那么如何建设精品共享课?
2精品共享课应该具备的特征:
2.1精品共享课的特征一:“精品”
精品课程的定义: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二字体现在这五个“一流”上。
一流教师队伍:(1)教师团队应具有不同年龄、不同职称、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师。精品课程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同才干的人共同努力。不同层次的年龄能保证课程的持续建设。(2)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得到专家、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3)教师需要热爱教学工作,有建设精品课程的动力与热情。
一流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既有经典的基础理论,又有实践应用。理论与实践不脱节,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的前沿,避免知识的陈旧,导致学生学习到的是已经被淘汰的知识。(3)教学内容丰富,信息充实。教学内容需要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有丰富的知识点和信息量。(4)教学内容具有清晰的逻辑性、系统性,教学内容从全局上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流教学方法:(1)传统与现代方法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未必就不好,现代的教学方法未必就一定好,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应该看课程的性质及各章各节的性质合理选用。(2)教学方法除了要与教学内容相匹配,同时要与教学对象匹配。(3)最佳的教学方法总以能启发学生思考、挖掘学生潜力为基准。
一流教材:(1)教材应具有影响力的主编,在相关领域有一定的权威性。(2)教材的错误率接近零。(3)教材有厚实的经典理论为基础,有相当程度的含金量。(4)教材有最新的应用案例,教材富有时代感。(5)教材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和使用。
一流教学管理:(1)团队教师有不同的分工,各用所长,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对于团队的分工与合作有合理的约束和管理机制。(2)教学资源整理分类入库。丰富的教学资源需要分类建设,如何合理分类、如何发动校外力量大力合作都需要优秀的管理机制。(3)重视网站上教师与学生互动板块的建设和管理,使学生可以成为资源库里资源的提供者之一。(4)重视资源的不断更新与管理,不断推陈出新,始终保持最新鲜的资源于资源库中。
现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在以上“五个一流”中存在的最大的缺陷在于课程资源不丰富和教学管理深度的不够。
2.2精品共享课的特征二:共享
为了更好地实现精品课程的共享,教学资源需要充实,目前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比较单薄,一般只有教学课件、试题库、不完整的教学录像等,教学资源共享性能不够。如何建设能更好地解决资源共享的问题?
建议教学资源以库的形式分类建设,如分为以下三类资源:标准资源、个性资源和应用资源。其中“标准资源”包括课程共用资源,如文件库、规范库、图片库、案例库、文献库等;“个性资源”包括教材库,课件库,试题库等;“应用资源”包括计算软件、教学管理软件等各类教学软件。除了个性资源中个别资料外其他资源原则上可以共享。
分类建设资源库的好处有:(1)分类建设资源库便于分工合作,强强联合。包括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也包括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2)分类建设资源库便于资源库的持续扩建和更新。(3)分类建设资源库便于菜单式仿建相关课程,使得课程示范性强。每个学校情况不同,要求不一,所以可以以精品共享课的课件为参考,菜单式自由选择课程资源中的内容建设自己的课程,使得资源达成真正的共享和最充分的使用。
重视共享、以共享推动建设、以共享为目标进行多种课程活动,可以真正建设精品共享课。而教学资源系统的完善与充实将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点内容。
3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路径
资源共享课建设以原国家精品课程为基础,原教师团队为核心成员,重点进行资源库的拓展与深入建设,教师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各用其长。
然而同时,再强的团队也有短板,故而还需要校外力量辅助共建。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研究所之间,要以开放的心态,互相进行交流,一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可以由一个学校来牵头,相关学校辅助参与,发挥各个学校的课程优势,大家一起做该专业的精品课程。这样做的效果是,学生能够共享不同学校的优势资源,同时教师做一个专业精品课程的工作量也能大大降低。精品具体建设步骤可分两步走:
3.1精品视频课
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第一步建设,可以重点建设教学视频,就是课程的完整视频。课程的不同章节可以由一位教师主讲,也可以由校内外不同的教师分别按其专长讲解相关章节,力争使每一节课都是精品。
世界著名高校都有自己的视频公开课,而且影响深远。在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过程中,不妨效法这些公开课的形式打造一批真正有影响力的视频公开课。
3.2精品资源库
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第二步建设,可以重点建设资源库。资源库建设需要充分调动校内外资源一起共建。
如前所述,课程的“标准资源”即共用资源包括如文件库、规范库、图片库、案例库、文献库等;“个性资源”包括教材库,课件库,试题库等;“应用资源”包括计算软件、教学管理软件等各类教学软件。
要建设这样庞大的精品资源库需要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间的通力合作。
真正的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旨是实现资源“共享”,要共享就必须打破壁垒,真正做到资源开放。也只有这样的资源库才能真正使学生、教师、社会都获得益处。
4总结
建设精品资源课的目的不是为了评审,而是实实在在的建设一批有影响力、有竞争力、惠及师生及社会、促进中国教育事业进步的精品共享资源。建设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精心打造,不然无以言“精品”;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更开放的心态、更合作的心态,不然无以言“共享”。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是不争的事实,固然大学生就业难有诸多原因,然而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工作中缺乏真正的精品课、缺乏真正的教学名师,因为真正优秀的教师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真正优秀的学生不会就业难。
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每一位团队教师尽心尽力耐心建设,并致力于培养造就真正的优秀学生以及惠及相关的教师和社会人士,从而惠及中国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
[2]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
[3]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20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