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四精”管理模式 打造管理领先企业

2012-04-29 00:44:03郭英坤马海燕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4期
关键词:精细管理管理模式企业管理

郭英坤 马海燕

摘要:打造管理领先企业,实践思路就是创新“四精”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实现精细管理;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精确决策精确管控;精查细选、精耕细作,实现精益生产;培养精良队伍创造精良产品和精良服务。创新“四精”管理模式是手段、是过程,打造管理领先企业是目标,也是结果。

关键词:“四精”管理模式;精细管理;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6-0025-02

张煤机刮板机的发展历程创造了和创造着我国煤机行业的发展历史,公司作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四精”管理模式也被评为全国现代化大型煤炭企业经典管理案例,这与历届领导班子重视管理,推进管理创新密不可分。现对“四精”管理模式总结如下。

一、“四精”管理模式的理论纲要与实践

思路

“四精”理论纲要。“四精”是指“精细”(Suble)、“精确”(Exact)、“精益”(Lean)、“精良”(Fancy),简称为“SELF”管理法。

“精细”,针对管理过程,是从源头上进行科学设计,优化流程,细化标准,达成全要素受控管理,过程的细化、量化、保证顺畅、有序,在执行上力求“把事情一次性做正确”;

“精确”,针对数据、信息,要及时、准确、全面、系统,可利用性强,实现精确决策精确管控。就是要勇于打破常规、切中问题要害,为关键环节优选最佳解决之道,在策略上谋求“做正确的事”;

“精益”,针对生产制造,在生产上精耕细作,就是办法想尽、方法用尽,提升生产定制产品的能力与柔性,消除浪费,持续改进,即生产管理、生产过程要精益求精;

“精良”,针对产品和服务,是用一流的人才在一流的设备上干出一流精品,提供精良的服务。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培养、引进、使用并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培养一批管理创新领军人物,建设一支有抱负、懂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中层管理队伍,造就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管理队伍。尽心尽力干工作,尽职尽责促发展。

以精细业务为突破口,以精确决策、精确管控为关键环节,以精良队伍为抓手,以精益生产为制胜砝码,每一个决策都要精确、每一个过程都要精细、每一处细节都要精益,每一项结果都是精良。这是公司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所在。

实践思路就是创新“四精”管理模式,打造管理领先企业。创新“四精”管理模式是手段、是过程,打造管理领先企业是目标,是结果。

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打造管理领先企业。核心在转型、根本在改革、关键在实践。鼓起时不我待、先行先试的勇气,激发负重爬坡、敢创一流的胆气,保持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锐气,树立敢于担当、成事创业的志气。增强规划发展的科学性、前瞻性、严肃性,在发展形态上,装备现代化;在发展方式上,管理精细化;在发展定位上,发展高质化;在发展方向上,产品高端化;在发展动力上,队伍专业化。在特色上做文章,在优质上下功夫,在高效上找出路。搞好顶层设计,形成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形成完善的基层组织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以新的理念和机制,激发劳动、知识、管理的活力,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提升管理软实力,提升科技贡献率,提升新产品占比率,提升节能减排率。

管理领先就是要总量要大,素质要高,体系要优,活力要足,质量要好。总量是规模、是实力,代表发展基础;素质是内涵、是核心,体现发展能力;体系是构架,提供发展支撑;活力是容量、是能量,反映发展环境;质量是档次、是效益,标志发展水平。实行建管并重、下移管理重心,健全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为基础,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四精”管理实践具体做法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实现精细管理。推进定额管理,精打细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坚决贯彻“量入为出,量力而行”的原则。强约束,严考核,进一步深化目标成本管理,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准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瞄准国内外先进水平,制定降低成本的规划、目标和措施,积极依靠全员降成本和科技降成本,加强成本、费用指标的控制,以确保企业利润目标的完成。通过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最佳的安排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低效使用;可以激励约束相关主体追求尽可能高的收入增长和尽可能低的成本费用,从而保证成本节约计划切实可行;迫使预算执行主体对市场变化和成本节约造成的影响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提升企业整体响应市场的能力。

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精确决策精确管控。推进信息系统集成工作。完善应用系统,推进工程设计、制造工艺、ERP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OA系统的信息系统集成,推进ZMM/ERP与CCERP的信息集成,推进诸系统与财务系统的信息集成,充分发挥其决策支撑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管控能力,统筹协调能力。

精查细选、精耕细作,实现精益生产。实现精益生产得益于工艺和流程的重新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稳定的计划、目视化生产控制体统、与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减少额外存货、改进产品设计这些方面的持续改善。结合公司实际,科学应用、融会贯通全面设备管理、精益生产、全面质量管理(TQM)这三大世界级制造管理技术,提高公司整体运营管理水平。

培养精良队伍创造精良产品和精良服务。完善质量管理,制定质量规范。设计质量是产品在市场上的内在价值,是公司的战略性决策;一致性质量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满足产品设计规范的程度。一个产品可能设计的质量很高而一致性质量很低,也可能正好相反,设计质量很低,一致性质量却很高。公司追求高设计质量与高一致性质量相匹配,设计质量有一致性质量都旨在提供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

三、“四精”管理模式经验总结

一是大项目推动管理升级,小项目系统补强短板。去年,除精益生产项目,公司实施风险管理项目外,开展了人力资源管理提升项目,提升公司软实力。同时,每年进行精细化管理项目、效能监察项目、双增双节项目、党员质量攻关项目等小型项目立项近300项,改造旧的、发展新的、培育好的,突出重点、重点突破,体现特色、特色增效。各单位适时总结优秀案例,挖掘案例的再利用价值,汇编成册,相互借鉴,共享成功经验,提升公司整体管理水平。

二是持之以恒地强化精益管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 2006年推行以项目为载体的“四精”理念,确立以精细化管理项目为载体进行精益管理,使“四精”理念贯穿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其后至2011年间公司各单位共计完成并经验收通过的精细化项目1091项,获奖641项,在历年精益管理中,各单位想法设法把分散的资料联系起来,创设条理化、系统化的模板,管理人员用聪明的智慧、辛勤的劳动来构思、设计出复杂模板的同时,却大大简化了、方便了操作人员的工作过程,有利于缓减革新阻力,推动创新落地,提升管理效率。这种由粗糙到精确的科学化转变,由粗到细渐变细腻的艺术化升级,折射出来的就是“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的创新精神。

作者简介:郭英坤(1983-),男,山西神池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级经济师,研究生;马海燕(1985-),女,山西天镇人,中煤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级经济师,研究生。

(责任编辑:文 森)

猜你喜欢
精细管理管理模式企业管理
“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改革导向探讨
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探析
针对物流经济管理模式略议其战略发展内容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51:35
液晶生产企业客户管理新概念探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37:21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0:59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1:27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