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的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2012-04-29 03:01周旺徐赛颖
现代语文 2012年4期
关键词:译者

周旺 徐赛颖

摘 要: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日渐成为翻译界人士普遍关注和讨论的对象。本文从电影片名入手,分析了译者主体性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体现。译者主体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原电影名理解阶段,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译名表达阶段。

一、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的问题,这说明了翻译研究的重点正在转向译者的作用上。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翻译学思潮和文化学的兴起与繁荣使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译者不再被认为比原文作者次要,而认为译者是具有创造性的主体,译作是原作在后世的延续。译者的主体性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作为一种艺术上的再创作,电影名翻译绝对不能够脱离译者的主体性。译者作为翻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再被仅仅看作是掌握了两门语言的人,而应该被看作是具有能力才干的、主体性的、可以被描绘出来的、可以被探讨的活生生的人。译者的这些特点也使本文作者获得了更多的兴趣和动力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尝试通过结合电影名,探讨译者主体性在英语电影名汉译中的体现。

二、译者主体性

目前,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译者主体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对译者的主体性有着不同的理解。查明建和田雨(2003:19~24)在论述译者主体性内涵时说,“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译者作为翻译主体贯穿于整个翻译活动过程之中,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从事翻译活动时,译者以自身文化为参照对源语文本进行吸收、消化和艺术再创造,能动地“操纵”源语文本,以实现其翻译目的。

在国外,贝尔曼也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他曾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订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中最积极的因素。译者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和确立,他就为自己定了位置,他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Berman,1995:75)。贝尔曼认为,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的一种主观能动性,翻译过程也就是译者从本身所具有的主观意识出发,积极调动自身内在意识对原文本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译者一旦确定自己所采取的策略、态度、立场,就要对自己的译文负责,无法轻易更改。当然,这种主体性不是任意的,而应建立在原文本和原作者意图的客观性的基础上。译者的主观理解和翻译输出要以源语的内容为客观依据并使译者的主观理解尽量接近原作者的意图和要表达的思想。Gadmar认为,翻译是“在译者理解的指导下文本的再创造”(Gadmar,1975:34)。因此,译者的主观因素对原文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的个人经历——情感,动机,态度,联想——不仅体现在译语文本中,而且它们是必不可少的”(Robinson,1991:259~260)。此外,译者的语言转换水平、认知水平、跨文化知识、主观审美意识、语言表达功能等等,都会交叉地作用于原语文本和译本中。“没有译者可以避免在个人作品中一定程度的个人参与”(Nida,1964:154),在翻译时译者不可避免地会留下自己的印记。

三、英语电影名汉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翻译工作者是原作和译作,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媒介。在传统的翻译观中,译者在中国被看作是机械模仿原作的人,而在西方,译者被看作是原作的“仆人”。这些称谓都不符合译者主体性的地位。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角,译者是与原作者有真正关联的人。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因此,考虑译者的主体性就是分析译者的主体意识。

在上文的分析中,尽管我们已经对译者的主体性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其在翻译活动中的真正的体现,我们还不大清楚。本文尝试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在英语电影名汉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一)译者对原电影名的理解

在翻译电影名之前,译者需要对原电影情节有充分的理解,对电影传达的思想内容有充分的把握,这样,他所翻译的电影名才能切合主题。就电影片名翻译来说,译者绝不能仅限于对原片名的阅读,而要从影片的内容,把握片名的内涵。导演和编剧在确定片名时都有一定用意。对电影的完全理解,包括内容、主题、文化背景、影片主角等方面。因此,译者所进行的阅读并不同于普通观众的一般性阅读,他不仅要读懂片名中简短的几行文字,更要读透文字背后的寓意,必须对片名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很多英文电影以人名为片名,但在翻译时译者不应当对其采用字对字的翻译,而应从影片的整体内容来把握,对影片深层意义和真正意义进行解读。例如“Erin Brockovich”,按字面很容易翻译成《埃琳·布罗克维奇》。影片展示了一个顽强的女性以她的精神力量征服人们的故事。她的热情、顽强和坚贞不渝的追求,使她在一次并不平等的斗争中获得了胜利。因此,根据影片情节翻译为《永不妥协》,真实再现了女主人公不妥协的精神,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又如电影“Network”,如果译者没有观看电影,而直接将“Network”翻译成《网络》,会对观众造成误解。因为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电视台的故事,而与网络没有多大联系。如果译为《电视台风云》,既透露了电影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会使影片更具吸引力。

因此,译者在观看电影时需要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一方面,当译者在观看电影时,他也是基于自己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认知系统慢慢地接近原电影。另一方面,任何电影作品都有文化代沟,理解好原电影,意味着要跨越这些障碍。只有这样,译者才能真正理解并准确传达原电影的真谛。

(二)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

何跃敏(1997:41~43)认为,好的译名“既要有艺术性,又要有实用性”。包惠南(2001)指出,影视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规范,又要富有艺术魅力,既要忠实于原片名的内容,又要体现原名的语言特色,力求达到艺术的再创造”,要讲求“大众化、通俗化、口语化和艺术性”,“要能起到很好的导视和促销作用”。为了达到上述境界,使译名成为佳译,并获得最大的价值,翻译方法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原作不同,所选的翻译方法也将不一样,常用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等。选择任何一种翻译策略都不是容易的事。选择何种翻译策略完全由译者决定,这就是说,译者在此过程中扮演了决定性的角色。

请看下例:

Pearl Harbor——《珍珠港》

Brave Heart——《勇敢的心》

Blood Diamond——《血钻》

The Fast and the Furious——《速度与激情》

King's Speech——《国王的演讲》

The Expendables——《敢死队》

以上这些电影名,译者采用了直译法,因为原电影名很容易点名电影主题,采用直译法既保存了原电影名形式,又达到了通俗易懂的目的。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如果片面强调保留片名的形式,就会导致以形害意。为使译语观众能真正领会原片名的内蕴,实现原片名与译语片名在信息、审美等方面的等值,就需要采用意译法进行翻译。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要以影片内容为根本依据,按照汉语独有的表达方式兼顾中国传统文化习惯。在成千上万的译名中不乏译者采用意译法翻译出来的优秀电影名。如2010年热门电影“Inception”一上映便席卷了中国各大影院,产生了很大的轰动。原因之一得益于别出心裁又具有很强票房号召力的译名——《盗梦空间》。片名“Inception”一词取自电影,在影片中指的是通过梦境中的思想植入,改变他人原本根深蒂固的思想。如果译者简单地译为《思想植入》,语言没什么感召力,我们可能误以为这是一部关于文化入侵的政治片,对故事情节没什么向往。相比之下,译为《盗梦空间》不仅展现了故事的“梦”主题,“盗”这个字又暗示了此电影是非常刺激充满挑战性的。看到电影名,观众不得不引发思考:梦怎么能被盗走呢?盗梦用来干什么呢?……译者采用这种意译法翻译电影名,不仅暗含了电影主题,而且给观众留下悬念,使观众有一睹为快的冲动。

在英美影片中,对于目的语观众所熟悉的、民族文化特征很强的人名、地名或历史事件为片名的电影,译者一般选用音译法。例如:

Titanic——《泰坦尼克号》

Jane Eyre——《简爱》

Chicago——《芝加哥》

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

Harry Potter——《哈利·波特》

Avatar——《阿凡达》

The Smurfs——《蓝精灵》

(三)译名的表达阶段

在译名表达阶段,译者会更多地考虑目的语观众的期待,站在目的语观众的角度来审视原电影名,不断突破,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电影名,力求获得最大的市场认同。将英语电影名翻译成汉语时,译者不仅要站在中国观众的角度考虑中国观众的需求,而且要尽可能使翻译过来的电影名迎合中国观众的心理、富有艺术魅力。

例如,电影“Dancers”初译时有两个译本:《一舞倾情》和《舞者》。对于前一个译名,译者充分利用汉语音律结构,根据汉字“倾”和“情”的元音韵律,创造了音律美,而第二个版本在这方面相对而言较差。“Outland”译为《天外天》,既抑扬、又押韵,如果译者简单的译为《边远地区》,则不如第一个译名读起来朗朗上口。“Courage Under Fire”译为《生死豪情》(抑扬),“Singing in the Rain”译为《雨中曲》(押韵),都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韵美。既传达了感情意义,又增加了审美效果,这样的影片名就更能吸引观众。

四字短语也是汉语的一大特点,使用四字短语的电影名更能引起中国观众的情感认同。四字短语的结构和韵律优点,有助于创造音律美和结构美。很多英语电影名的翻译,译者都注意到了中国观众的这种心理特点。例如,“Shooter”《生死狙击》,“The Spy Next Door”《邻家特工》,“The Reader”《生死朗读》等等,都是巧用四字格的典范。

作为译者,不论他承认与否,在翻译的过程中都由某些规律引导。一些译者力求在句式结构和表达方式上接近原作,一些译者尽力使译作通俗易懂。译者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认知心理都有或多或少的不同,对原电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不一样的表达。同一作品有不同的译名,这是因为译者的主体性不可避免地在翻译过程中起作用。

比较以下的例子: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和《你无法带走》

Chocolate——《浓情巧克力》和《巧克力》

Waterloo Bridge——《魂断蓝桥》和《滑铁卢桥》

Blood and Sand——《碧血黄沙》和《血与沙》

New Year's Eve——《缘满除夕夜》和《除夕夜》

Twilight——《暮光之城》和《暮色》

Taken——《飓风营救》和《劫持》

对于同一个原电影名,不同的译者给出了不同翻译。在以上的例子中,第一个译名比第二个译名更吸引观众,因为第一个译名不仅留下了悬念,给观众无限的遐想,而且巧用汉语四字格、五字格,更符合中国观众的心理。

四、结语

电影片名是一部影片的“窗口”,优秀的译名是能经得住观众和时间的考验的。在翻译中,译者既要忠实于原片内容,又要发挥其主体性,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同时充分关注观众的期待视野,这样才能使电影名具有“韵味”,使译名产生强大艺术魅力和市场号召力。本文分析了译者在英语电影名汉译中的体现,得出了译者主体性在英语电影名汉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译者的核心地位。本文对于译者在其它文本翻译中的体现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Berman Antoine.Pour une critique des traductions:John

Donne[M].Paris:Gallimard,Paris,1995.

[2]Gadamer,Hans-Georg.Truth and Method[M].London:Sheed

And Ward,1975.

[3]Nida,E.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Leiden:

E.J.Brill,1964.

[4]Robinson,Douglas.The Translator's turn[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1.

[5]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1.

[6]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1).

[7]何跃敏.当前电影片名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翻译,1997,(4).

[8]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M].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2.

[9]谭宝全.现代英语翻译诀窍[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

[10]屠国元,朱献珑.选择性顺应与顺应性选择——佛教中国化进

程中的译者主体性构建透析[J].中国翻译,2010,(4).

猜你喜欢
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译者”的作用与本质探析
——兼论对“译者中心”的质疑及回应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对译者的影响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新书讯2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
汉语新诗英译:理解之殇与译者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