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激发儿童潜在的“可能性”

2012-04-29 00:44周爱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可能性解决对策语文教学

周爱华

摘要:儿童是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心灵的自由是这一发展的核心条件。可审视语文教学,学生存在缺少反思的意识和表达的失语,缺少精神匀速成长的权利,缺少课程构建及选择的主动等现象,这些现实禁锢着学生精神自由的成长。要解除这些控制,就要呵护儿童的天性,给他们更多选择的机会,解放被蒙蔽的心灵。

关键词:语文教学;可能性;精神自由: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2-0041-04

他们从小被深囚于洞穴之中,因为被捆绑着,眼睛只能看到洞穴后壁,在其背后高处有火光,在火光和被囚者之间有人、动物等实物在活动;由于光,这些实物的影子投射到洞壁上,被囚之人会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物本身。当有人硬拉某个囚徒离开洞穴见到阳光时,他才终于察觉到以前一直为影像所欺骗。

——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篇首

卢梭说:“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联想到教育现状更是如此:活泼向上的儿童上了几年学后,变得“少年老成”,许多有个性的孩子越来越趋于平庸。我们应多一点灵魂的拷问与警醒:真正的教育是人的解放,而不是枷锁;自由才是造就良好个体的核心条件。“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而儿童就是一种可能性,可能性也是儿童的最伟大之处。可悲的是,现状和习惯把人的思想束缚得紧紧的,很多“奴役”我们认为是“应该”的。但正是许多这样的“应该”,忽视了自由的存在与重要,扼杀了儿童的天性与灵性,堵塞了他们成长之中迈向无限“可能性”的道路。

一、直面“应该”背后自由缺失的现象

现象一:缺少反思的意识和表达的失语

学习经典课文《一夜的工作》,我们十分熟悉这样的场景:在对文本的研读中,认真负责、任劳任怨的周总理的形象逐渐在学生们心中丰满起来;学生带着感动、带着敬佩的心情,投入地诵读着文本,对总理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情感的熏陶水到渠成。

只要布置写习作《我的妈妈》,绝大多数孩子作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模式——善良的、勤劳的、富有爱心的,都写了一个虚拟的缺少个性的母亲。

反思:《一夜的工作》就应该这样上吗?难道就没有遗憾吗?比如学生在激情的支配下完全依着教材的逻辑在思考,而缺少真正用心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总理工作那么辛劳?他可不可以少累点呢?为什么别人不可以帮帮他呢?提问,应是儿童自然天性的内在需求。可这种约定俗成的解读成为一种有效的控制,它规定着学生应该怎么思想。它取消了思想的可能性,同时将学生从思想到情感训练得符合规范。加之成人不理解儿童语言背后的密码,总认为儿童的思想和语言是幼稚可笑的,这种文化误读造成了成人话语霸权。习作应该从模仿起步,教师就习惯给儿童几篇充满了成人评判标准的范文。范文的模式化,剥夺了儿童的表达自由,处于附庸地位的儿童习作失语就不足为奇了。

现象二:缺少精神匀速成长的权利

孩子成绩优秀,教师把学有余力的这部分学生引向了无限的课外阅读。可有的教师不屑于推荐学生感兴趣的绘本、童话,而是急功近利地推荐阅读《三国》、《水浒》等成人倾向的作品。

教师盼望“学困生”能尽早地摆脱落后,在“求知是积极的表现,而游戏则是贪玩的表现”的理念指导下,甚至不惜占用课间十分钟的时间来补课。负责任的教师辅导时间越长,心里越欣慰。在过频、过长的辅导下,学生分数增加了。

反思:提优补差一直是作为五认真中考核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指标。在这方面花的时间越多越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敬业精神。于是乎,为了让优生更快地成长,他们被催促着远离游戏,远离童话,看着似懂非懂的作品,仓促融入到成人式的精神生活。他们毫无分辨地接受成年人的教导,也就造成创造力过早枯萎和生命活力的过早消失。“儿童精神的加速发展可能会使发展如同蜻蜓点水而浅尝辄止,而缓慢的发展则可能使发展的潜力充分地表现出来。”正如教育中的“前十名现象”佐证的,这些学生在以后的发展中,由于心灵世界被破坏得太早,往往缺乏了智慧和情趣的色彩。

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后进生更是如此。可在多数教师眼里,他们一直被错误地当作“不及格、待加工的生命来对待。补差的效果。从分数看是一种进步;实则是一种生态学上的退步。学习的兴趣溜走了,灵魂萎缩了,丧失了作为智力正常儿童的感觉,再也找不到快乐的童年……好比是教师用手中的玻璃球不断地换孩子衣兜里的珍珠,实在是得不偿失。

现象三:缺少课程构建及选择的主动

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型除了语文课就是课外阅读课。这两种课型更多地是以对话的形式实施。聚焦语文课中的教材,名人、伟人的童年内容比比皆是,这似乎就应该是儿童要学习并模仿的最佳对象。却忽略了过于意志化的语文与幻想、爱嬉戏的儿童生活是割裂的。而课外阅读课,由于教师缺少培训及理念滞后,处于孤军奋战的局面,学习内容往往由教师决定,学生仍然是被动学习。派纳指出:“课程不是由学科组成的,而是由主体、主体性组成的。课程的开展就是建构自我、建构主体性生活经验的过程。”在旧有课程模式下。学生根本不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能力倾向和发展需求进行自由选择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缺少个性及选择的课程体系无疑扼杀了学生身上的潜质。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蒙台梭利说:“自由是一种藉由教育的帮助,而使潜在的导引力量得以发展的结果。”许多大师的成才史就是摆脱学校束缚而争取自由的历史。当今教育的使命就是要解除控制人的这类“洞穴”。促进人的心灵的转向。应当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独立思考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充分选择的自由……在自由中成就学生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而不是由成人变着把戏去塑造他们的精神生活。

(一)呵护天性——精神自由成长的前提

1.活在自己的年龄

儿童的世界不是一个客观的理性的逻辑世界。更不是一个符号化的科学世界,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世界。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着,率性而奔放,无拘而自由,充满了比成人更强烈也更丰富的想象力与好奇心。他们在问题中探求未知世界。在追问中逼近事物的本原。作为教师,我们更应去敬畏、认识、探索、成就童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不求孩子什么都懂,过早地懂事意味着失去儿童应有的东西。在学习上要淡化“速度”与“效率”的意识,注重保持儿童的“好奇”和“兴趣”,使其免受理性文化的同化。“孩子只有生活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创作的世界中,他的精神生活才有充分价值。没有了这些,他就是一朵枯萎的花。”儿童文学,蕴含与涌动着,激发与唤醒着儿童生命中的激情和潜意识,为儿童精神发展插上审美与想象的翅膀。我们应用儿童文学去守护童年,留住童心。经过儿童文学润泽的孩子。会保持一颗对事物惊异的好奇之心。用天真无邪的眼光去洞察世界,敢于并善于去天马行空地梦想、空想。

2.尊重儿童的语言

儿童,以他的感知和动作,从自己的视角或立场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一切。他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异于成人。有独特的话语系统。我们要对这种独特的语言进行切实而有效的理解与关照,警惕成人的话语方式过早地挤占或替代儿童的言语世界。比如低年级孩子是用口语来表达他所感受到的世界,大多是不完整、不规则的。而我们的母语不同于西化的语言标准,可能是没有主语的,可能是没有宾语的。但一年级开始老师就要求孩子学习非常规范的语言——说一句完整的话。这就是脱离了他耳熟能详的母语环境,是对儿童语言天性的一种颠覆,一种践踏。孩子的言语自由与自信被剥夺了,久而久之的恶果是,他们越来越不敢、不会说话了。

具体到习作中,不一定要追求思想的崇高,词语的华美,结构的严谨,这样儿童就不会被人云亦云、拿腔作调、规矩法则所俘虏。在孩子的作文里,在我们看来不甚正确之处,有些正是缘于童年的天真而成人不识童趣所致。比如著名的教育家斯霞老师在批改一学生的“写话”时,发现这个孩子写了这样两句话:“今天有一些法国的阿姨到我们学校参观。阿姨都是女的。”这样写未免幼稚可笑——阿姨都是女的,难道还会有男的吗?一般情况下,出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考虑,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把它圈为病句。但斯霞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十分珍爱这个孩子“阿姨都是女的”这句话。她认为这正是儿童富有童趣的语言,是属于这位孩子自己最大的发现。孩子心智得到了呵护,在习作中能自由地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何愁看不到洋溢灵性、张扬个性的儿童习作呢?

3.允许儿童犯错

“犯错误”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只有修够一定“课时”,他才能真正获得举一反三、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能力。比如现代白话文的背诵。其实背诵和记忆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记忆通过反复多次阅读来加深认识,是可以通过理解来达成的。而背诵则要求一字不差。能背诵不一定能理解,会背诵根本不能代表学生有什么能力和水平,所以背诵不是一种学习方法。从心理学上说,小学生有意记忆逐渐占优势,大多按自己的理解来记忆的,因此在背诵时出了点无足轻重的错误,是应该得到允许的。

(二)选择多元——精神自由成长的关键

1.思考角度的多元性

“观点的自由是学习自由中最重要的一种自由”,这能防止思想的标准化和心灵的僵化。语文,不是去做寻找、印证、完善文本主旨,而应是带有自己内心的思索去自我体验、自主选择、批判质疑,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结论。这使教学的意义免于单调而趋于多样化,将个体从自我狭隘状态提升到视野开阔、精神澄明的状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褊狭的思维,对看似权威的教师、教材提出质疑,给学生怀疑的空间。比如四年级《番茄太阳》一课,里面有一句:“如果不是盲童,明明挺漂亮的。”有位女生在质疑环节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明明虽然是盲童,她依旧是挺漂亮的。她对作者说等她腿好了,把自己的腿给作者。明明的心灵是多么纯洁啊!我妈妈告诉我‘人因为可爱而美丽。所以我认为文章中的句子说法是不对的。”童心是纯洁的,是可敬的。孩子的发言中流露了对明明的赞许,更启迪了同学们要平等看待残疾人的可贵思想。

2.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儿童是带着巨大的差异进入学习过程的。教师要注意,客观的学习水平评判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够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并体验到学习的兴趣才是最为重要的。在于永正老师的作文课上,学生作文能引用古诗的加10分,朗读作文生动的加20分,写了两句诗一样美的语言加20分,作文字写得很棒的加50分……宽容与欣赏营造了身心自由的氛围,点燃了孩子对习作的热爱,这体现了大师的智慧与爱心。学业评价除了考卷之外,应该考虑更多个性化的因素,进行多维度的评价。比如注重“隐性学力”的评价:每学期阅读课外书籍情况,高年级再参考一篇相关的读书笔记;作业完成的认真程度;课堂积极参与讨论等方面。习作的评价。除了现场作文,可参照平时的调查报告、日记中选出较好的文章作为重要依据,予以加分。阅读测试中,除了对文本的理解,更注重对文本的个人化的鉴赏、体验与批判能力的评价。

3.校本内容的丰富性

儿童是小学语文课程构建的核心。应该充分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需求,建立尽可能多的语文校本课程内容,以创造或提供一种多样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比如《青铜葵花》等儿童剧表演、《人鱼的童话》等电影赏析俱乐部、走进安徒生、春蕾文学社、相声大舞台、诗歌朗诵会、导游培训营、书法飘香苑……学生在自由的选择中学习,就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灵性,激活自己的潜能。活动可以变换形式,如邀请学有所长的家长作为“童话妈妈”不定期地到学校给学生们讲童话故事;可走出去,如到街头。到公园,到工厂去展示、锻炼自己的能力。进行校本课程的活动时,可以打破班级或年级的限制,这样可以有利于志趣相投者心灵的契合与思维的碰撞,更有利于学生寻找最大的和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可能性。

“学生不但有个别差异,也有主动建构的能力。课程因学生需要进行调整。”良好的课程机制应依据学生的需求,生成一系列语文实践的主题,如“探究我的姓氏起源”。这些主题可以是有趣的。而非有用的。比如有趣的颠倒歌、神奇的汉字、歇后语中的故事……活动的组织要符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比如给富有幽默情趣的漫画作品配上文字,给《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配音。在体验中学生发展了自主学习潜能,找到了学习的幸福,又找到了心灵能够自由栖息的场所。

(三)解放心灵——精神自由成长的保障

1.启迪智慧高于知识获取的认知

自由出智慧。一个自由的主体,是一个丰富的主体。他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一味强调知识掌握和语言训练的倾向,只能造就单向度的人。这种人只求现实,不求精神;只顾现实,不讲未来。因此,在教学中要摆脱知识对人的控制,防止教学过程中人的异化,建立起师生之间以智慧的对话为特征的生命和情感交流场。

2.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空

儿童身上的潜质、特异性、创造力是我们无法估量的,但前提是我们的教育要做大量的减法,留给学生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空间。可现实是,学生进入学校以后的每一个时段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双休日被作业、各种艺术培训占据着身心,空间被知识、技能这些更实在的东西局限了,更无暇顾及自然。“我们唯有能够处于真正的闲暇状态,通往‘自由的大门才会为我们敞开,我们也才能够脱离‘隐藏的焦虑之束缚。”有一颗闲逛的心灵,他的生命、他的人生会充满了多种可能性。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老师,应该尽可能给儿童提供一个更有人情味、更适合儿童成长的精神的空间。比如事先预估每一次完成作业的时间,预习生字时会写的可以免抄。要严控考试的次数。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要把考试的时间转还给高效率的课堂。让孩子的心灵在大自然中心无旁骛地闲逛,修复学业对心灵生态的破坏。

参考文献:

[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8.

[2]王啸.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向[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6.

[4][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78.

[5][法]罗素.自由之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232.

[6]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6.

[7][德]约瑟夫·皮珀.文化的基础[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46.

猜你喜欢
可能性解决对策语文教学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