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职业倦怠加强身心保健

2012-04-29 00:44贝新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自我价值身心健康职业倦怠

贝新华

摘要:职业倦怠是一种与职业有关的综合症状,它源于个体对付出和回报之间显著不平衡的知觉。职业倦怠是教师生涯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过重的社会期望、多角色之间的冲突、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日益复杂的学生管教问题和学校的人际关系与教师支持系统的缺乏是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解决这一心理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关键词:职业倦怠;自我价值;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2-0051-03

职业倦怠(burnout)由美国心理学家弗登伯格(H.J.Freudenberger)1973年在《职业心理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手段、教学理念发生变化。一些教师面对革新和压力,职业倦怠悄然形成。他们身体疲惫,情绪厌倦,行为懒散,对一切都提不起精神,身体和心理都呈现出一种超负荷运转后的失调和懈怠。

教师倦怠,给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自身都带来了重要的影响,成为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无形障碍,因此,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困挠教育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因及其应对措施,以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有很多方面,笔者仅从生理和心理两个角度去进行探析。

1.生理方面的症状

经常疲劳、乏力、失眠、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疼、颈疼、头疼,以致全身酸疼。严重时还会出现神经衰弱等。

生理症状的出现,是身体健康发出的危险信号,如果不能适时放松,将会产生很大的负面效应。

2.心理方面的症状

处于职业倦怠状态的教师往往会有以下表现:

(1)失去自信,自感效能感降低。

自我评价较低,总是担心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缺乏信心,也不信任他人,对工作失去兴趣,感到前途暗淡,毫无希望。

(2)情绪偏激,没有自控力。

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上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因素。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失调的情绪状态下往往会发生认知偏差,导致消极的判断,做出消极的反应。

(3)持续焦虑,超负荷工作。

独自一人时易多愁善感,悲观、沮丧、抑郁,总担心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别人会超过自己,也无法与人合作。

(4)漠视一切,消极怠工。

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没有任何抱负,个人发展停滞,试图离开教育岗位,另觅职业。

教师职业倦怠会引发多种生理疾病,如失眠、头晕等,更为严重的是对教师的心理健康侵害,形成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相互恶性循环。如何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倦怠的怪圈,需要探寻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源头。

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是多样而复杂的。笔者经过调查分析,发现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教师工作的强度大、压力大

教师这个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慢慢地成为最容易倦怠的一个职业。教师的工作繁琐,强度大,备课、批改作业,加班加点成为常事,日平均工作时间远远长于其他一般职业,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权力有限而责任无限,琐碎杂乱,辛苦劳累。“以分数论学生,以升学率论教师”的现象普遍存在,迫使教师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教师每年要参加各类学科能力竞赛。绩效工资的实施更是给教师精神上以重负,假期和周末也常常被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所占用。这些都使得教师不堪重负,极易导致心理和情绪上的疲劳。

2.工作环境的变化

现代教育中,教育开始嬗变,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可以平等对话。课堂是交流的平台,学生是主体,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有些老教师不适应这种变化,不知所措,对新型的师生关系表现得极为不安,见到学生头疼,看到家长犯怵。

3.自我价值的迷失

从古到今,教师职业一直被视为最崇高的职业。如今,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方方面面的评价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教师工作经常得不到社会各方面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教师希望自己的职业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不少教师在自身价值和社会期望的反差中产生失落、甚至屈尊感,倦怠心理不免产生。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与工作相关的社会性现象,其产生根源既有教师本人认知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管理、社会环境方面的因素。

三、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途径

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这一问题,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需要学校管理层面的协调运作,更需要教师个体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

1.努力创造自我价值

在同一所学校,同一岗位,有的人工作起来开开心心。得心应手,而有的人处处碰壁,很不如意,甚至怨天尤人,倍感煎熬。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在于教师个人。教师要克服职业倦怠,必须从自身做起。努力创造自身价值。

(1)不断进取——改变工作态度。

教育教学工作繁琐,教师必须有积极的工作态度。饱满的工作热情,在不断进取中创造自我价值。比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探索归纳出独到的教育模式,研究创造出独具个性的理论成果等。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进取,才能放松自如地挥洒教坛,减少倦怠,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拒绝平庸——激发前进的动力。

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发展自我,在增强事业成就感的基础上,认识教育事业的价值,产生浓厚的工作兴趣。要制订目标,激发前进的动力。增强自信,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展示个人的才华和魅力,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活力。

(3)规避消极——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要求教师有成果意识,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产生自我认同感。教师如果对自己的努力结果不能形成积极的感受,长期看不到自己的成绩,就会产生失败、无能、失望的感觉,从而产生消极心态,对教学工作产生倦怠心理。为了避免这种消极的心态,就要善于从工作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工作态度积极,学会放松自己,将职业倦怠的苗头“扼杀”在萌芽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质量和工作业绩。

2.学校的人文关怀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师,培养教师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挫折面前有顽强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

(2)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学校领导要实施开放民主式管理,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和更大的自由度,给教师搭建自由施展能力的平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要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改革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肯定教师的成就。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凸显公平竞争的精神。绩效工资的考核细则要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的治校策略,以创新学校管理的模式为动力,以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为保障。努力建设以“人文校园”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学校,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

(3)建立良性的支援机制。

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文化和氛围是避免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举措。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尽可能地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法给予激励。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倡导教师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加强教师间的合作,营造学校组织的和谐氛围。吸纳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动力,使之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3.社会的关心支持

(1)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

切实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重建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苦衷,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

(2)客观地评价。

建立合理的期望,社会、家庭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对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育人工作,多一份理解和支持。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关心教师的成长,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总之,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经引起了有识者的重视,各类研究也正蓬勃展开。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相关问题做了粗浅的探讨,旨在提出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应对策略。面对职业倦怠,教师需要提高对职业倦怠的认知水平,需要自我调节、自我平衡、自我恢复、自我建设,优化良好的个性特征,用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维持心理健康,经营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自我价值身心健康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
别样的生成 别样的精彩
需求层次理论在企业青年员工激励与组织引导上的应用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