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健华 金连平
摘要:面对汹涌的市场化和数字化浪潮,教育理论刊物如何生存?如何发展?与会代表认为,一要关注转企改制,改变工作思路,建立相应的运营机制;二要关注综合经营,拓展有利于杂志经营的活动:三要关注国际发展动向。教育理论刊物应强化优秀成果筛选器的功能,聚焦教育学术论文的原创性。
关键词:教育理论刊物;年会;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2-0062-03
2011年10月27日至30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1年年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教育理论期刊社的会员代表共70人参加了会议。本届年会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承办。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丁晓昌教授和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苏教育研究》杂志主编、特级教师杨九俊研究员出席了开幕式。中国教育学会特派代表鲍东明莅临会议。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理事长、辽宁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教育科学》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傅维利教授作了分会工作报告。本次年会还就关注转型、走向国际以及明年的工作重点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顺利完成了换届选举。现综述如下。
一、回顾与总结:分会工作成绩斐然
一是分会非常重视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学习、研究与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相关内容,始终引导会员刊物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力图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刊物引领教育科研上的重要作用。
二是分会积极组织各会员刊物把教育热点与难点问题作为发稿重点。我们提倡各会员刊物立足中国教育实际,植根教育实践,积极开辟新栏目:“素质教育研究”、“新课改聚焦”、“教育问题研究”、“教育投入聚集”等。宣传教育新思想、新观念,发挥教育理论刊物自身应有的作用。
三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科研、繁荣教育科学,在分会的引导下,各会员单位特别重视发挥教育理论刊物的导向、宣传与交流作用。重视正面宣传为主,重视追踪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刊登一些优秀的、质量较高的、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重大促进作用的研究成果。
四是在中国教育学会的领导下,以积极而稳健的态度促进组织发展,扩大了分会在全国教育理论刊物界的覆盖面与影响力。经过努力,分会已从原来的60余家,发展到今天的80余家会员刊物;分会一直重视教育理论刊物的定位、特色研究等,并将其作为要认真解决的问题:分会一直注意引导各编辑部进行管理体制改革,重视以读者为本,树立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品牌意识;分会一直主张“抵制学术腐败,建设学术文明”,不发“后门稿”、“人情稿”、“抄袭稿”、“一稿多投稿”等。
五是积极围绕教育理论刊物发展需要确定年会主题,做到了“届届有主题,次次有重点,年年有综述”。其中,2006年天津年会的主题是“繁荣教育理论刊物,促进和谐社会构建”;2007年广西北海年会的主题是“导引研究方向,提升办刊质量”;2008年太原年会的主题是“关注热点,加强沟通,提高办刊质量”;2009年江西上饶年会的主题是“学术诚信与教育理论刊物的职责”;2010年广州年会的主题是“服务教育改革,应对数字出版:教育理论刊物的责任”,并于2010年经过会员单位的充分酝酿与讨论,通过了“学术诚信宣言”。实践证明,这些研讨对提高教育理论刊物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分会已经涌现出了一些双高双效期刊、一大批核心期刊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俱高的区域性教育理论期刊。鉴于以上各个方面的卓越工作,分会荣获“2004-2009年度中国教育学会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二、困惑与挑战:关注转型与关注国际
在本届年会上,特邀代表宣小红、谭旭,会员刊物单位代表金连平、李丽桦、张肇丰、鲍东明、王学、林再峰、徐莉等纷纷围绕教育理论刊物的转型与国际教育理论刊物的走向谈了自己的看法与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
(一)关注转企改制
面对转企改制的大潮,教育理论刊物应该走向何方?是积极应对,还是消极应付?教育理论刊物的代表们选择的是积极应对。所谓“转企改制”,就是所有的期刊社转成独立法人企业,同时改革期刊社事业人的身份为社会人。期刊社转企改制已经是大势所趋、在所难免。有代表指出,应对转企改制必须做到基于“一个需求”:认真研究读者需求,建立读者需求导向的办刊机制;提高“一个能力”:努力提高期刊社自身的自主经营能力;思考“三个如何”:如何改变自己的办刊理念?如何创造适销对路的教育科研产品?如何应对期刊数字化对纸质媒体的冲击?
有代表则结合其期刊社积极应对转企改制的情况指出:首先,面对转企改制的挑战,办刊人T作思路必须改变,教育理论刊物的经营要做到“五个转化”:从“传统的纯学术型”向重视赢利的“学术经营型”转化、向满足需求的“学术服务型”转化、向重视共赢的“学术合作型”转化、向重视科技的“学术数字型”转化、向重视个体的“学术配送型”转化。其次,面对转企改制的挑战,办刊人必须建立相应的运营机制。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已经构建了“分类管理、招标承包、应对市场”的有效管理模式,设立了“特约审稿委员会”,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二)关注综合经营
经营可以划分为:单一经营与综合经营。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分析,单一经营虽然费力小、收效大,但风险大、可持续发展能力弱。而综合经营虽然费力大、收效小,但相对风险小、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因此,由单一经营走向综合经营成了本次年会许多教育理论刊物会员单位的共识。有代表提出了教育理论刊物综合经营的要诀:质量在稿件,生路在活动。有的代表则指出教育理论刊物办刊人必须注意充分挖掘刊物的优质资源,利用刊物的品牌效应,实现刊物资源的多元开发利用,形成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综合经营态势。例如,《上海教育科研》杂志社加强了跨地区的科研合作,组建了包括28个城市的“长三角跨区域合作教育科研共同体”,形成了“一二三”(一个征文,二个活动即黄浦论坛和地方性论坛,三个平台即杂志、网络和简讯)有效活动运营机制。再如,《江苏教育研究》杂志社则构建了一体(刊物)多翼(“教育家论坛”、“学校发展高层论坛”、“名校课堂巡礼”、“江苏教育研究网”等)的教科研服务平台。
(三)关注国际动态
有代表基于留学经历介绍了美国教育理论期刊的最新动态。面对数字化、市场化的双重挑战,美国同行们的应对策略有:一是尽可能早地介入和谋划“期刊数字化发展”。期刊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教育理论刊物只有适应之,积极应对,走向刊物出版数字化与纸质化并举,以尽可能早地赢得数字化市场。二是走“多元合作、拓宽期刊生存空间”的办刊之路。各教育理论刊物杂志社或编辑部积极拓展功能,追求
“第三空间”,主动加强与图书馆的结盟,将学校图书馆与期刊杂志社联结在一起:主动加强与大学、研究院(所)的学者、教授及科研人员的联系,提供一站式的科研平台甚至直接走进大学课堂:主动加强与各类教育专业团体的联系,建立专业知识库等。总之,国外教育理论刊物正在走向数字化、走向第三空间、走向综合经营、走向资源整合。
三、换届与展望:第四届理事会名单及工作要点
(一)换届选举及第四届理事会名单
本次大会于2011年10月28日严格依据中国教育学会分会换届选举的相关规定,遵循换届选举的程序,全票通过了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名单。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
第四届理事会名单
名誉理事长:瞿葆奎
顾问:谭虎
理事长:傅维利
副理事长:张武升(常务)
高宝立
王坦
张肇丰
鲍东明
李柏宁
秘书长:王毓珣
副秘书长:张桂春刘吉林
常务理事:(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学
王坦
王真东 王毓珣
卢红
伍柳亭
刘红
冯春明
刘吉林
李波
李柏宁
李春萍
吴涛
陈兵
陈振华
肖第郁
沙培宁
沈怀灵
张武升
张桂春
张捷
张肇丰
金连平
赵刚
郝文武
徐莉
徐超富
高宝立
黄新宪
栗兆荣
傅维利
鲍东明
缪学初
(二)新一届理事会未来工作重点
本届理事长傅维利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就未来五年内教育理论刊物分会的工作进行展望。第一,面对汹涌的数字化和市场化浪潮,教育理论刊物的生存与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挑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我们传统的纸质教育理论期刊发表的大多是原创性成果,这就决定了我们这个行当不可能取消。此,编辑部应该强化优秀成果筛选器的功能。适应数字化时期的期刊改革,关键是要形成好的科研成果筛选机制。我们不仅要关注发行量,还要关注优秀成果的浏览量、下载量。未来的字期刊发展应该形成一个良好的“研究-筛选-运营”的利益分享机制。第二,关于杂志社经营问题,大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杂志经营在于活动”,似乎没有活动就没有经营,但是,有活动也不一定有经营,什么样的活动有利于杂志经营,还有很大的研究与探索空间,第三,关于办刊质量问题。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教育理论刊物是学术刊物,没有学术质量、没有内涵,也就没有了,杂志的生命。第四,关于教育理论期刊的转企改制问题。每个杂志社的情况都不一样,建议大家正确理解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要坚持正确把抓“多元化、分类思考、区别对待”的有步骤、分类改制的发展方向,坚守教育理论期刊的学术性定位。第五。建议明年年会的主题讨论教育科研成果的原创性问题。诸如,教育科研原创性成果的主要标志:不同类型教育科研原创性成果的标准;教育科研原创性成果如何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教育理论期刊应该如何将读者和作者的注意力聚焦于教育学术论文的原创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