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改革浅谈

2012-04-29 18:43王雪珠
科教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教育质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王雪珠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进入了全面改革和发展的阶段。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从高校教学改革开始抓起,这不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促进高等学校蓬勃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学改革 教育质量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WANG Xuezhu

(Guangdong Literature Art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00)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universities have entered a stage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rain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must be grabbed from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is is not only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education 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的“211工程”,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开始起步。最近几年,高校进入了全面改革和发展的阶段。在高校,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旋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基本保证。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因此教学改革是所有改革的核心,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1 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1.1 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的革命为基础的,新技术使高校教育面对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环境,它不仅正在变革着固定的知识传授方式和接受方式,也使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全球化。全球化趋势对经济领域产生强烈冲击的同时也对知识领域产生着间接影响。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国际合作办学、国际文凭与资格证书的互认、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国际学术标准等都是教育全球化大环境下的发展趋势。

1.2 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成为高校的主要发展方向

1999年以来,我国高校的规模得以持续扩张。200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297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24%,2020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即10个适龄青年中有4个能够读大学,也就是说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如此庞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如何保障相应的质量成为所有高校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为此,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的将成为我们教育中的热点问题。

2 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

2.1 雷声大雨点小

高等教育的改革未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广泛的响应,改革的脚步仍然停留在前期准备过程中,甚至是只喊口号,忽略采取实际行动。利益的固定结构形成了这一瓶颈。改善这一现状的核心措施只有不断输入高校新鲜血液、改变高校管理人员组成结构、变革传统高校体制、更新原有固守的知识、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制定出全球和本国发展特征相契合的教育体制,使得高校和学生在全球教育洪流中获得巨大竞争力。

2.2 体制复杂

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下接我们的高考制度与中小学教育体制,上连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国民经济现有的发展阶段与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高等教育是其中一环,但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改革涉及三个层面的改革问题,即一是操作层面的问题,它涉及高等教育内容、模式、制度设计等;二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它涉及教育理念、教育精神、学术风气等;三是法治层面的问题,换句话说是依法施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改革进入深水区的阶段,任何的改革都将是触动既有利益格局的变革。而高等教育的改革,是一场事关国计民生,又涉及诸多群体的发展利益与社会稳定的大战略。所以,笔者认为,启动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最为重要的是要依法改革,即首先要建立或完善我国在教育领域内的相关法律建设。其次,是制定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在征询各方意见的前提下,依法制定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因为,只有有法可依的改革,才能真正切实贯彻改革的目标,为改革提供最为强大的动力来源与保障,才不会出现朝令夕改与各行其是。

3 高校教学改革实现的现实措施

3.1 改变传统教学目标与教学评定标准,促进教与学方法的创新

在较长的时间里,我们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优劣评定标准是“唯分数论”的,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重分数轻素质,重成绩轻能力;而新的人才质量观和教学质量评定标准要求激发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提到和理论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构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管理机制。如今,大部分高校进行了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学分制、主辅修制、社会实践课、双学位制等措施以实现新体制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管理方面的改革,由应试管理机制转变为灵活自主的管理保障机制,在保留面授课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行学分制,给予学生不同知识领域学习的选择权,既可自由选择授课教师,选择专业辅修课程,选择专业不同的修业计划、辅修专业等。此外,还实施了在职学习,通过知识的自学,学生可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学分和获取学历。同时,改变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质量的评价标准,建立课程学习表现与考试结果综合评定的课程得分模式。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制定各类课程的考核方法,在课程学习后的考核阶段中,可以依照教师对课程的特征界定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选择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答辩、笔试与操作、小论文、大作业等各种考核方式,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3.2 加强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建设,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当今专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是交叉学科的出现,即从学科的时代要求的发展趋势与其综合化发展趋势结合下的产物。重建交叉学科的教学大纲与其课程体系,课程的系统有机整合是构建高校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特点,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相关的更全面的知识,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专业学习的影响与应用。重视知识的精简与交叉融合,做好整体优化工作。勿将知识与课程体系进行机械的叠加或简单地照搬,并在专业化学习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地方院校应以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 经济市场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地方性院校的发展与如何定位是我国高教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而那种盲目追求学校发展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模式,对于地方院校来说,已经越来越不合时宜。那些具有比较优势和办学特色的高等学校更受社会青睐。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向地方、面向企业、面向人才市场,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逐步成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

3.3 构建高校内部质量监控体系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学质量发展滞后,其原因主要归根于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多带来了质量的下降。一部分大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比较弱,创新能力不足,综合素质不高,就业率偏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等等。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立保证质量不断发展的长效机制,也就是说,质量管理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潜能有组织的发挥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组织学习系统,构成一个在质量上能够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改进、自我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其次是通过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和信息网络,对教学活动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不断纠正偏差以实现教学质量目标的过程。最后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一套全方位的、多层面的教学监控体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的教学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4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实师资队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师说》有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那么,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治学严谨、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深化对教师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认知。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所有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行动源泉,教师职业认知出现问题主要是由于教育活动受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和影响。教师只有在经济浪潮中不忘教师职业的特殊使命和责任,深化职业认知,感受教师职业的成就。

(2)构建科学的激励机制,创设适宜教师爱岗敬业的育人环境。每所学校组织管理部门都应有一个合理的发展评价体系。首先针对评价内容的每一项指标都要进行充分调研,以充分考虑教师的愿望和需求。其次是要关注教师生活,为他们提供一种“创造性教育生活”。最后要正确评估定位教的觉悟和能力水平。

(3)保持师资力量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考量现有教师资源对学校生存的影响,而更应研究“新生师资力量”。首先,学校需要改善教师整体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形成老、中、青三结合的学科、学术梯队。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中年教师的骨干作用,帮助青年教师较快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型,其次,需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员能力;最后需要创造条件,及时选拔、重点培养在实际教学、科研中涌现出来的优秀青年教师,使之成为学术骨干和新的学术带头人。

3.5 多途径筹措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并在根本上改变高等教育投入结构,实现投入重心向教学工作倾斜,高起点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强有力保证

教学改革要受一定的经济条件的制约,需要一定的资源设备做支撑。高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政府拨款、社会和企业捐赠等方式获得学校发展的资金。学校管理者必须加强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合理利用这些资金,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教学上来,为教学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仪器等。管理者应提高学校的教学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教师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类教学资源,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

总之,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从高校工作的核心——教学开始抓起。因而,如何更好地推动教学改革就是我们必须认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永前.高校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方向[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4(1).

[2] 向慧芳.浅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J].2009(4).

[3] 陈莉.高校教学改革实现的现实措施[J].2009(4).

[4] 张涛.构建我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考[J].艺术与技术,2009(8).

[5] http://www.exam8.com/lunwen/jiaoyu/gaodengjiaoyu/200902/1383303.html

猜你喜欢
教育质量高等学校人才培养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怎样运用多媒体教好英语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