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潇
摘 要 教育“冷暴力”事件的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对教育“冷暴力”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其概念并且对其危害性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 教育“冷暴力” 教育惩戒 人文关怀 间接德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from Education "Violence" Phenomenon
LU Xiao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 Education "Violence" event is frequent, 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As moral educators, we shoul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n education "Violence" -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and in-depth analysis on its harmfulness.
Key words education "violence"; education punishment; humanity care; indirect moral education
“西安一小学让调皮、成绩不好的学生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老师称此举是为了激励学生上进;山东省东营市某中学有班级实行奖罚制度,违规违纪的学生会被罚款,罚金将用来奖励学习进步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某中学实行差异化校服:红校服是优秀生的专利,普通学生穿的是蓝色或白色校服。”
近段时间以来教育“冷暴力”事件屡见报端。教育“冷暴力”一时成为热点话题,引起广泛关注。某新闻媒体对142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在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
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看到教育“冷暴力”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中出现的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1 什么是教育“冷暴力”
教育冷暴力,也称学校冷暴力,是一种隐形惩罚行为,是相对于体罚等暴力行为而言的一种“精神惩罚”,指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使用讽刺性、污辱性、蔑视性、过激性、恐吓性、污秽性的语言或使用其他非暴力手段,有意对学生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以达到其教育目的,造成学生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①
近些年,随着社会对学生利益的关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教育“冷暴力”现象有所缓解,但其实只是表现形式的更新。新型教育“冷暴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更为隐蔽,多数情况下教师成为“冷暴力”的幕后“主谋”或只是上级命令的执行者;更为广泛,与过去教育冷暴力只针对少数学生不同,现在冷暴力大多指向一类学生(通常是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涉及面扩大;伤害性更强,如今教育“冷暴力”强行为学生贴上标签,区别对待,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被剥夺,这种影响很有可能会波及学生的一生。
2 辨析教育“冷暴力”与教育惩戒
教育“冷暴力”不等同于教育惩戒,必须明析二者的区别,才能正确认识教育“冷暴力”现象。
教育惩戒是对学生的过失或不良行为、表现实施批评、处罚以达到矫正目的的一种教育辅助方式,其合理性已经得到诸多学者的论证。教育惩戒是一种出发点在于对学生的关怀爱护、不侮辱学生人格和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能改正过失的教育方式。教育惩戒不仅要对学生的过失或不良行为、表现进行适当的惩罚,更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与过错,自觉地加以改正、改进。总之,教育惩戒是惩与戒的有机结合,重在“戒”字,体现了惩戒的教育意义。惩戒与表扬是统一的、互动的,并不存在好坏之分,都是出于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是外在的实施形式不同而己。
教育“冷暴力”则是体罚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变相体罚。它的出现说明教育偏离了正常的轨道——对犯错误的学生,不是立足帮助,而是立足否定。教育作为一肯定评价词和规范词具有道德意义,它指通过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以有价值的内容影响学生的活动。②教育冷暴力本身就是一个不道德的行为,因此不应该出现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德育的大忌。对学生的“冷暴力”完全是一种非理智的精神上的惩罚,不仅严重地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会在学生心里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造成他们的自闭心理。教育“冷暴力”还是师生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冷暴力”的威严之下学生极易产生抵触情绪,与教育者的初衷背道而驰,虽“口服”但“心不服”。教育“冷暴力”一定程度上是高效率和标准化教育价值取向的产物,学生个性特点在高压下屈从于统一标准,全面发展在此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因此,教育“冷暴力”与教育惩戒有本质的差异,应该合理运用前者,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改进行为。同时,要注意量和度的问题,避免后者的发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3 教育“冷暴力”对中小学德育的影响
教育“冷暴力”这样一种精神虐待,从教育理念到教育方式对中小学德育造成巨大冲击。
3.1 教育理念——人文关怀的缺失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法处理人际关系。”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德育在本质上应体现人文关怀,注重人文关怀是德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是德育的价值诉求,是增强德育吸引力和有效性的最佳途径。
“冷暴力是公民意识淡薄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檀传宝说,“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但事实上,目前,无论是教育内部还是教育外部,尚未做到将学生当做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公民来对待。”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简单地将学生划分为“优、差”,要以发展的眼光发掘每一位学生的特长。人既是一种生理意义上的存在,也是一种超越生命的存在,是一种具有无限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存在。③人文关怀的缺失让学生沦为工厂流水线上的制成品,被批量生产,教育者极力将他们塑造成相同规格的合格品,而不是作为一个人来培养。
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德育是一种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启发人的自觉性,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创造性,造就具有自主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和教育主体。加强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要本。教育“冷暴力”对于学生,就像放置在弹簧上的巨石,遭受重压的弹簧必定会失去弹性。教育“冷暴力”下学生的进步是被动的,消极的,有限的,不可持续的。学生因此被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得不到长远的发展。
3.2 教育过程——间接德育失灵
直接道德教学就是学校开设的德育课程以及其他科目中直接涉及道德的内容。但是,德育不仅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道德态度的形成。直接道德教学显然不能达到真正的德育目的,这就需要间接道德教学弥补直接道德教学的不足。所谓“间接道德教学”,主要指在学校教学和学校集体生活的各个层面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通过学科教学和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对教师而言,是在有意识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但它是一种间接的道德渗透,不是直接的道德教导。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育人应该是第一位的。育人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间接道德教学进行的。但遗憾的是,透过教育“冷暴力”现象,我们感受到了教师“育人”职责的退化,间接德育逐步萎缩,甚至出现负作用。
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劳动的突出特点是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即劳动的实行者与基本手段是融为一体的。④教育者总是以一定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和威信影响着受教育者,这种影响的效果直接关系着德育成效,而德育影响总是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关系之中进行的。因此,师生关系是发挥教育者德育影响的基本途径,教育影响的实施和传导是以这种互动关系为载体和内容的。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他们自己的人,人们都尊重那些尊重他们自己的人。这种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关系是进行德育的前提条件。
在师生关系中,教育是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者的期望对学生具有自我实现性的预言作用。教育者的积极的印象和期望对学生是一种无形的鼓舞力量;反之,如果教育者不善于形成准确的印象、产生恰当的期望,甚至对学生有意无意地抱否定性的期望,则是一股反作用力,无疑会消磨学生的斗志。教育“冷暴力”现象正是对学生的否定性期望的外化,教师以自己的冷漠抹杀了学生的努力,对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马克思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承担着示范者的角色,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特别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师个性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中具有参照作用,教师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德育成果。学生最初是通过教师认识人、认识道德的;其个性表现越鲜明,学生所受影响越大。因此,有意识地以自己的个性、人格发挥德育作用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
师生之间的和谐、融洽、崇高的道德关系对同学之间有相处同样具有示范作用,影响同学们按照同样的道德准则与人相处。教育学生平等待人的最好方式是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教育学生关心他人的最有效方式是教师关心学生。身教胜于言教,教师在课堂生活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和作风,对学生品德行成和发展的影响,远胜于他们口头上的道德教导的影响。
“‘冷暴力是老师给学生做出了一个最为糟糕的德育示范。”檀传宝说。”教育“冷暴力”无疑使老师的角色蒙上了专制或是放任的阴影,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态度冷漠、攻击性强、自治力差或是使学生向无组织无纪律方向发展。
3.3 学生之间良好的集体氛围丧失
道德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生长期生活在团结友爱的课堂中,耳濡目染,将习得关心他人、乐意合作、乐意分享等亲善品质。相反,学生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紧相互戒备、充满敌意和排他性竞争的课堂气氛中,形成的将是自私、偏狭、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相互竞争、相互攻击待破坏性品质。教育“冷暴力”制造了一种白色恐怖,一方面学生们置身其中人人自危,“优秀”的学生担心自己沦落到“差生”行列,“差生”唯恐自己受到其他不公正对待;另一方面“优秀”的学生和“差生”之间由于待遇的不同很容易产生敌对情绪,进而造成恶性竞争。白色恐怖笼罩下,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集体氛围被打破,学生之中更容易滋生破坏性品质。
3.4 德育地位动摇
“冷暴力”事件发生之后,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教师自身,需要提升的不仅仅是老师的素质。教育“冷暴力”只是一个表象,抓住现象的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应该对当前的教育制度进行深度地剖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但在实施过程中应试教育依旧根深蒂固,素质教育举步维艰。素质教育强调德育为先,但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之下,分数、成绩似乎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冰冷的数字被视为珍宝,成为学生争取权利最重要的筹码。学生丧失独立人格,沦为高分的奴隶。教师在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夹缝中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地工作与生活,这就容易催生扭曲的教育方式。教师将教育重点放在“教学”上,而非“育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让位于所谓的“名列前茅”。
教育“冷暴力”的受害者主要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此类事件的频发强化了学生们对于高分,对于好成绩的渴望。为了在学校中获得“优生特权”或免遭惩罚,学生们通常“一心只读圣贤书”,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修养。更为严重的后果是一部分学生会认为道德品质是可有可无的素质,为了“好学生”的头衔不择手段,求才失德,德育为先成为空谈,德育的至高的地位也受到威胁。
总之,教育“冷暴力”作为一种扭曲教育本质的现象,其危害无疑会慢慢渗透进中小学德育中,腐蚀德育成果。因此,应该对教育“冷暴力”现象进行深入研究,为中小学德育保驾护航。
注释
① 丁曦.对中小学校园教育冷暴力现象的反思[J].科教导刊,2009(24):4-5
② 黄向阳.德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③ 徐金超.人文关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9(8):194-198.
④ 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1).
[2] 愈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与发展.教育科学研究,2001(7):15-18.
[3] 崔玉华.从裴斯泰洛奇“教育爱”思想透析当今“校园冷暴力”现象[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3):160-162.
[4] 李勇.“教育冷暴力”的危害与解决[J].2007(9):67-68.
[5] 李秀娟.“教育惩戒”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5(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