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德育作用分析及实施方案探索

2012-04-29 00:44:03张颖郭清秀金宏妍
科教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施方案思想政治教育

张颖 郭清秀 金宏妍

摘 要 生态德育作为一项令人关注和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理念,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必然选择、重要内容以及重要保障。本文试图通过“唤醒—熏陶—协助—放飞”教育模式的探索,获得高校生态德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德育 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s Effection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Actualy Pro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NG Ying, GUO Qingxiu, JIN Hongyan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Hebei 066004)

Abstract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s an education idea which cause people look forwards and thin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important content and important guarantee in the new situatio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ek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ry way of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mode which is "awaken, edification, assistance, and set free".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actualy project

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加重,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反思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其中肩负时代与历史使命且初具思辨素质的大学生们则更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支力量。而此时担任人格塑造重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传统的以政治观照教育为中心的模式下,已经发生了疲软。新形势下,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应该正视并重视生态德育在目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德育作用分析

生态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两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二者切入点不同,但塑造人的最终目标却是一致的。下文将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下,观察和分析生态德育的作用和意义:

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态德育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达成。生态德育“以生态伦理学为哲学座驾,以人的存在的本真方式为逻辑起点”,①引导人们观照万物和谐、正确看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直接影响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及定位,体现在高等教育上,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发展的目标存在共通之处。与此同时,这种以关注生态为起点的教育理念,用最贴近生活的感受和体验,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摆脱了说教的苍白与尴尬,更易引起学生的反思与共鸣,达成教育目标。

作为一项创新教育活动,生态德育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引导大学生用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正确认识自身在人类社会及自然界的位置,探明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反思人与自然、社会以及其他个人的关系,懂得爱和宽容的意义,从而填补传统填鸭式思想政治教育下盲目的教育疲劳带来的教育空位,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尴尬困境的新突破点。

客观、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观,有效杜绝合理外衣下的不和谐渗透问题,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以及突发性生态事件,使得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担忧自身当前及未来的生存环境,同时也开始审视和考量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代价,数字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亦使每个人都取得了各抒己见的机会,面对应接不暇的海量信息,仍处于成长期的大学生很难清晰分辨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引导性,特别是有些势力以关注生态、体会民生的合理化外衣开展的不和谐意识渗透更是很容易让大学生走向错误的认识和价值判断,从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和大学生健康成长。生态德育的有效开展,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生态观,从而能够客观科学的看待生态危机问题,甚至通过自身努力寻求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2 高校生态德育实施方案探索

生态观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态德育的实施开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切入优势,然而要想学生理解参悟其中的深邃哲理,还必须讲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工作艺术,在这里我们引入“唤醒—熏陶—鼓励—升华”的教育模式:

唤醒——通过加强宣教,唤醒学生的生态意识。育人为本的高校教育形势下,让生态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人心,通过生态知识传授普及和生态道德宣传,唤醒学生的生态意识,实现其对生态问题关注不自觉向自觉的转变,并通过这种自觉的关注使其逐渐意识到自己与身边同学、与社会、与时代的关系,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判断误区,重新构建思考问题的角度。

熏陶——努力建设生态校园文化氛围,熏陶培育学生的生态情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文化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从而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鼓励——鼓励学生参与各项生态主题活动,通过体验式教育方式,让学生亲见生态环境现状、亲历人际关爱之温暖等各项生态德育内容,从而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使得大学生在实践层面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

升华——引导学生以生态观念为出发点,将生态思维升华开来,运用到学习和生活的其他方面,除能理解社会意义上的以人为本,更能理解自然为本、生态为本、环境为本的重要内容,协调处理自身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拥有主动寻求改善思路和方法,完成全面自我塑造的高级要求。

以上“唤醒——熏陶——鼓励——升华”的生态教育模式,旨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高校生态德育体系,从而将生态德育从学者的笔头最终落到实处,完成时代赋予生态德育的历史使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生态道德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②从青年身上抓起,提升我们的全民生态涵养和素质。

课题项目:本文系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社会思潮与校园文化互动下高校生态德育演进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01A520

注释

① 朱国芬.高校生态德育的发展理路.教育评论,2011.3.

② 朱蕴丽,卢忠萍.生态道德教育:大学教育新理念.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参考文献

[1]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

[2] 刘亚平.试论生态德育的价值意蕴[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3] 惠保德.高校实施生态道德教育浅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4] 杨帆.试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J].中国青年研究,2009.9.

[5] 郑晓艳.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高教研究,2009.5.

[6] 薛桂波.试析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

[7] 季海菊.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J].南京社会科学,2010.6.

猜你喜欢
实施方案思想政治教育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上海建材(2022年3期)2022-11-04 02:25:30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下周分红派息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52:19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58:09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