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鹃 周云磊
摘 要 高校是党和国家的人才培养基地和思想舆论阵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任。作为高校各项工作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高校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是高校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两个重要杠杆。理解党建与人才培养之间的本质联系,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建工作的使命、目标与任务。
关键词 高校党建 人才培养 关系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Party 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LIN Xiaojuan[1], ZHOU Yunlei[2]
([1] Geography and Remote Sensing Science Institut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2]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is a party and the state personnel training base and the ideological battlefield of public opinion, bear the heavy responsibi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social services. Thinking of security and political security as the universities of the work, college work of party build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lever for college and educate both red and expert talent.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ties between the party building and personnel training, to further clarify the mission of the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the goals and tasks.
Key words college party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relationship
习近平同志在会见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高校是汇聚人才的高地,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居于重要地位。①大学是培养党的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大学阶段是培养党的后备人才的最好时机。因此,梳理高校党建的重要核心词汇,一定离不开“育人为本”。高校党建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思想保障和政治保障,党建与教学科研是高校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两个重要杠杆。具体来说,高校党建与人才培养之间有着如下诸多联系:
1 党建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思想保证
1.1 党建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价值观的重要保证
高校党建工作的目的在于启发、引导和提高广大青年学生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也就是说指引他们正确自觉的改造主观世界。一方面,高校党建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教育学生,把握住高等教育的育人方向。例如利用形势与政策课程平台,把握中国近代以来的重要历史脉络。具体来说,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讲述新中国初期激情昂扬地建设社会主义、追梦共产主义的时代风气。虽然80后、90后距离那个时代较远,但通过这门课,可以让他们对于党的心路历程、思想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明白在建设时期和随后的一系列重大历史转折点上,前辈们都做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归根结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和信念在支撑着这个伟大的事业。提炼出正确的价值观内核,对他们鉴古知今、把握成才方向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另一方面,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抓住一些重大和突发事件有针对性的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工作,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觉悟,使他们在政治思想上不断洗涤与升华,始终与时代同行。比如在课程中有意识的结合建党90周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强化我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的经验,并由此来探讨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作为人才教育的生动题材。充分挖掘这些社会热点,采取支部生活、主题班会、座谈会及网上论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勇担社会责任。再比如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广大学生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了高昂的民族责任感和理智的表达方式,通过正确的引导,可以使大家更加理性地投身于学业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1.2 党建工作学生活动中的思想保证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是高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按照现行的高校运行体制,各类学生活动一般都是在各级党委领导和团委指导下自主开展。这就决定了党建工作在学生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首先,党建工作为学生活动确立了正确的政治导向。党建工作是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有利于从理论上把握实践教育的方向,引导学生活动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成才。通过不断强化理论学习,使实践教育活动的定位不发生偏移。
其次,党建工作为学生活动树立了明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持久的党的理论宣传与学习,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责任感、使命感,使大学生达到做人与做学问、成人与成才的统一,以正确的信念和价值观投入到活动中去。
再次,党建工作也为学生活动创立了正确的行为导向。将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在各级各类学生团体中,通过党的民主生活会等,调动广大同学积极性和自觉性。在这种良好的活动气氛中,党建工作为学生活动也创立了正确的行为导向,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 党建工作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
当前,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传媒和通信工具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娱乐交往的重要途径,②学生的思维方式、知识架构、心理状态已多元化。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水平,加强党的领导力量。
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分散于学校的各个群体和机构,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力量。在学生群体中合理设置党支部,形成健全的党组织网络,确保将党的工作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中,以便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用用,促进各项育人工作的高效运作。同时,通过党支部在学生会等学生团体组织中开展发展党员工作,可以更好地把广大同学紧密地凝聚在党的周围。
在做好学生党员发展的同时,构建起以党建为龙头、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的良好格局,确保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2.1 党建工作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领导队伍
大学生们思想活跃、思维开阔,创新意识强,由他们策划组织的实践活动往往主题鲜明、丰富多彩,但如果缺乏指导就容易出现华而不实、昙花一现的结局,往往不能实现育人成效的最大化,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甚至有可能会偏离育人的方向。因此选聘一批思想过硬、作风正派、能力较强的领导干部作为学生的领头人,才能确保实践教育活动在育人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2 党建工作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先锋堡垒
党支部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堡垒,是培养先进学生的重要阵地。因此,抓住主题教育和党日活动为契机,不仅会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更能够极大的扩展学生的眼界、视野和思路。比如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前后,地遥学院低年级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重走“五四”足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大红楼、鲁迅故居、李大钊故居、蔡元培故居、八宝山革命公墓、赵家楼,并绘制人文地理图标。利用建党90周年时机,文学院组织“精神·信仰”主题诗歌朗诵会等等。通过这种尝试,实现当代大学生与历史和传统的亲密接触,大家被当时青年们拳拳爱国心深深感染,更清晰的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着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的使命。此外,依托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多方面创新育人的切入点,比如编写传承革命精神、奏响时代号角的《红色起跑线》杂志、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日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促进支部建设。
通过设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形式,以榜样的力量引导更多的学生以积极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实现全面成长成才。
2.3 党建工作为人才培养工作创设了领导机制
利用党建平台,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学生干部队伍。通过定期组织共训班、党员干部卓越训练营、党支部支委培训等形式,增强学生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党员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及服务意识。以此为各项活动的开展打下一个重要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领导的基础,从而更有利于增强学生活动的思想统一性、组织有效性和可控性,促进学生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比如,举办共训班知识竞赛、观看红色影片、学唱革命歌曲,利用这些平台,结合学生党支部、学生会、研究生会、社团、班集体等各类学生组织的特色,为学生骨干搭建成长的空间,让他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达到先进青年影响、辐射周边同学的一套有效的保障机制,为人才培养开拓出合适的领导机制。
3 高校人才培养是高校党建的活力源泉
人才培养和高校的重要核心是命,因此这就决定了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建工作是重中之重。党员学生是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主体,也是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抓手和特色资源、优势资源。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高校学生党员在党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地位越来越突出。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能够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3.1 要重视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意识
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题意识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独特的年龄优势和思维特质,让他们有一定的创新动力。而学生党员往往在集体中表现优秀,具有较高的威信力和影响力,大胆任用学生党员领导者,通过他们的榜样作用促进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带动整体的创新气氛。因此,学生党员主体意识的培养尤其关键。
3.2 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结合当前的学生特色,主动创新党员教育形式,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作用,给予他们足够的开拓空间。比如,在北师大的实践中,通过成立学生党建研究会等学生党建组织,让学生党员参与到学生党员教育和党员发展工作当中来。他们将不仅能贡献时间和精力,更能够为高校党建工作带来清新的风气和扎实的提高。
总之,随着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不断渗透,党建工作的开展将为实践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领导力量。不断创新的人才培养形式,必将为高校党建注入新的活力。当两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发展,将会极大提升彼此的工作水平并最终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繁荣,为未来中国的复兴和崛起担当起高校的责任和使命。
参考文献
① 习近平在会见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2009-12-24.
② 李源潮.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校党的建设,在第十六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