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洪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中如何寻找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掌握数学呢?
一、从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学时可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时,让学生分组操作,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这种方法量生活中比较大的物体时,感觉很麻烦,自然会产生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计量方法或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是什么?它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有怎样的关系呢?”……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二、从生活事例中寻找数学“原型”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这一课要做实验,小组长将手中的彩纸分给本小组的同学,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动手也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得出“人→分→份(得到份)”,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这叫“平均分”。这样利用学生解决自己活动的问题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
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多的配置生活原型,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的数学问题情景,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先让学生回想并讨论生活中两种物体运动的情况,然后让两名学生到教室前面,根据生活中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况,从时间、地点、方向、运动结果四个方面进行模拟和再现,其余学生则用手势表示运动状况,教师根据学生的模拟活动用线段图表示。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相遇问题中同时或不同时,同地或不同地,相向或同向、背向,相遇或相距等重要的数学术语的实际含义。
三、从生活经验中学习数学知识
我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有意识地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学生平时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积极地创设活动的、可操作的、学生可以做的教学内容,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活动之中,并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如:教学“求积的近似值”时,我用媒体展示了一个小军同学去银行取款,他每年应得税后利息123.113元,他存了3年,请你算一算他从实际取回利息多少元?学生计算有两种结果:一是369.339元,二是369.34元。这时让他们讨论实际生活中人民币单位最小是分,从现实问题出发,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做数学,教学中多次营造现实情景,用“‘分后面小钱怎样处理”“操场面积保留到哪位”等具体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思考体会近似值的产生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突出“联系生活经验学数学”,在学生掌握近似值有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从现实情景中使学生体会日常生活需要数学,知道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若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