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电民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学生运用知识和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具体体现。如何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几年来,我多方探索农村初中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进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浅谈几点,以求商榷,为农村作文教学改革添砖加瓦。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低效率的原因大致为:
一、初中生对各种事物现象的观察、体验不够,缺少足够的发现
不留心观察,对外界事物视而不见,头脑里就不会留有深刻的观察印迹,自然没有写作素材;不留心体验生活,对各种事物缺少感动和感受,不认真思考问题就不会对生活有所顿悟和想象。没有感动、感受和发现就不会产生文章的灵魂——思想感情,也就不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就会感到没话说、没写头,最终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
二、初中生阅历浅,生活面窄,缺乏生活见解和感受
经验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许多作家都擅长写自己熟悉的内容。而学生长期被关在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本该充满七色阳光的学生生活变得平淡、单调,从而缺乏独到的见解和感受,体验不丰富,导致作文立意不新,选材不精,平淡无奇。因此必须让学生步入社会生活,关注人生,写好人真事,客观真实地反应现实生活,使作文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三、阅读不精,语感不强,积累不够
读是写的基础,可以说写作的样本来自读,二者密不可分。写作的语言、材料、思想也有一部分来自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都强调了读的重要性。可惜现在的学生在学校被题海战术搞得昏天黑地,没时间去读课外读物,从而导致阅读量少,词汇积累少,语感不强。作文时词汇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缺乏写作个性。
四、写作训练不足,并且随意盲目,缺乏训练的系统性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只练不学不行,只学不练更不行。欧阳修说:“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有人做过实验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有30万字的写作量才算“过关”,而现在有的许多学校每两周才写一篇作文,实在是太少了,这样少的训练量怎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作文教学命题、指导、批评、讲评等环节教学法陈旧,激发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目前,学校作文训练基本上是按照命题、指导、评讲这一过程组织实施的。这种方法比较简便易行,但如果一成不变,长此以往也难免单调乏味,作文教学的活力将受到扼杀。因此必须对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大胆地改革创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命题要避免单一机械,要做到多种形式相结合;作文指导要改变教师单一指导,实行师生共同探讨,让学生积极参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结构思路等讨论;作文实践要打破“当堂作文”的旧模式,采用“得法于课内,活学于课外”的新模式,也可以运用当堂作文和课后作文相结合的训练方法。
为有效改善初中生遇到的以上作文窘境,我着力做好了以下几方面:
(一)引导初中生多读书打好写作基础
阅读课文及其他优秀作品,提高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用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怎样观察生活、选材确定中心、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从中学习一些写作知识、修辞方法。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只是教学当中的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就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即写作能力的训练。语言文字训练首先是阅读训练,要让学生人人都能把文章读得的正确、流畅,乃至熟读成诵。在阅读中,要遵循作者的思路。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教师要潜心备课,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作者的思路,从而确定引导的方向。这样学生在作文下笔时,才能感到游刃有余。
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单凭阅读课本知识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一些文学作品,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使范文起到榜样作用。除此之外,初中生还要利用业余时间读报,看新闻,观察社会,参与社会生活。
(二)多写勤练
多写勤练是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初中生按课程标准安排,每单元写一篇作文,每个学期至多也不过七、八篇文章,仅靠有限的几篇作文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小练笔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熟能生巧”,写作也是这样,只要细心观察,勤于动脑动手,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失时机地用笔表达出来,日积月累,定能摸索出一些写作技巧。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我们可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练笔机会,如升国旗活动、捐款活动、值日活动、联欢会、演讲会、歌咏比赛、爬山、参观、小组活动、实验活动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要及时引导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对人外貌、心理活动、各种活动场面、环境、各种声音的描写,及时捕捉到最新最美的闪光点,并及时地动笔记下来,养成良好的练笔习惯。这样持之以恒,必能大幅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要对初中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能力培养,注重多读勤练,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把学生从模式作文的樊笼里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从应试教学的窠臼里走出来。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若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