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启勇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对于历史教师而言所面临的挑战是日趋增多,如何在课堂教学当中真正做到有效教学,让自己的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这可能是像笔者这样的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通过两位老师的“同课异构”课堂实践,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而后的研讨交流又促进了对教学效果的反思与改进。
关键词:同课异构;历史;教学反思;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7-02
一、同课异构是什么
近阶段,学校提出教研组备课组以开展“同课异构”的课题研究来推进新课程的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于是“同课异构”一词不禁让笔者产生了兴趣,便查阅了其含义,所谓“同课”就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之所以相同就是要有共同的基准,能够进行比较;而“异构”则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手段、方法和设计的变化,可利于后期的探讨。而最终通过“同课异构”的活动所达到的目的,是完成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和不断完善,即“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这个过程。
二、同课异构,不同的精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为教材的重点单元,涉及到中国古代史当中第一个统一巩固时期,即秦汉时期。而对于重点历史人物秦始皇和汉武帝所采取的巩固政权的措施必然是重点关注。事离不开人,历史人物的形象是鲜活的,教师可以为创设历史情境而寻找到大量素材,如图片、视频等。但如何能够紧扣单元的主题而突出秦皇汉武,也能够使学生感到沉闷乏味的复习课变得饶有兴趣,从而达到复习课最好的预期效果,这确实在考验着每位老师的教学功底。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我校两位老师精彩的演绎:
1.循序渐进,细微处见大功底、大智慧。教师一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与单元重点的衔接,由复习重要政治制度,到重要的改革,再到改革的主持者的重要思想,引出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可谓层层推进,在老师与学生的问答中,学生很自然地在老师的引领下形成了知识的链条。善于把孤立的知识形成片,织成网,是这位老师的独到之处。教师把知识点进行科学有机的整合,并通过带有激情的讲解和帮助学生理性地构筑知识体系,能够深深地吸引住学生,把学生融入进课堂中来。在处理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采取的措施这一重点知识时,教师运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用一张表格来汇总,既让学生关注到两条纵线:秦始皇和汉武帝分别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措施,也通过一些比较智慧的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横向之间的比较,在无形当中极大地扩展了课堂的容量,将历史教学的目标与实效的理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诠释。比如在思想方面,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学生不太容易理解,两者到底是属于共同点还是不同点呢?教师则用了两段文言文材料反映了当时两位帝王的做法,用文言文材料的方式此时出现,一则可以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衬托出历史课的厚重;二则容易激起学生主动去理解材料的好奇心理,这样比把两段翻译好的白话文呈现出来的效果要好得多。当学生正确理解后,会发现两则材料都描述了其结果就是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巩固,他们会猛然发现这是殊途同归。途径不同,侧重于对古代儒学的态度,而最后的结果相似,都是强化了思想方面的控制,巩固了政权。又如在分析比较军事方面秦皇汉武都曾北击匈奴时,突然话锋一转,提问:“有战必有和,历史上有哪一个人物为汉匈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作出过重要贡献?这时汉朝在位的是哪一个皇帝?”巧妙地将汉元帝时期的昭君出塞这一重要的历史事实融入进来,学生马上就能从战与和两方面来掌握秦汉时期与匈奴族的关系。这些充满智慧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使重难点得以突出和化解。该老师最后为了贴合单元主题与重难点,设计了一道问题:“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你如何看待统一问题?”在教师的进一步引领下,学生似乎“穿越”到大秦帝国和繁盛的大汉王朝时期,共同来评述统一局面下方各面所取得的发展。同学们豁然明白:统一为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我们今天仍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块的设计最值得一提之处,是不仅丰富了课本知识的外延,使之更有广度,而且促使学生学会去探究和思考大量的历史现象背后的事情,这也是对历史教育使命的再现——重视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2.语言幽默,情境中凸显历史。这节课教师二的导入可谓开门见山,简洁明了。他这样设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是哪一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既让学生回顾了前面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而后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又知道了古代历史的发展通常是螺旋式的上升,统一趋势不断加强的道理,马上进入主题和重难点——秦汉统一及巩固措施。这位老师在讲述秦朝巩固措施环节时,乍一看略显平淡无奇,用常规教法,按照几个方面汇总措施,但细一听,学生肯定是在课前对知识点进行了预习,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立了预习的目标,针对一些不易理解的专有名词和事情进行了查找。如什么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什么是地方上的郡县制度,秦朝军事上为何修建灵渠等。学生回答时都带有小资料,而且还会有其他同学给予补充,真正体现了一种自主式的分享交流学习。而教学的实践也证明:学生正是因为课前有目标、有组织的自主活动,课堂上才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所以明显感觉到这个班级的学生与老师的呼应很到位,课堂气氛很好,真的是有一呼百应的感觉。历史情境的创设,来激活历史课堂可能是这位老师的又一大法宝。复习课就是把已有的知识点重新温习一遍,要想上得精彩,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确实是有难度的,但这位老师做到了。在讲授汉武帝大一统措施这一环节,老师巧妙创设出一个又一个历史情境,似乎在把学生带回到那个时代去解决汉武帝刚登基后遇到的各种麻烦。各式各样的麻烦有的以文字方式出现,有的又以图片、图表方式出现,生动活泼,并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组提的方法可能会受到另一组同学的质疑,进而提出新的方法。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思辨意识,实现了历史教学的本质目的。当学生达成共识之后,教师在前面基础之上来对秦皇汉武进行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汇总,同样采取的是合作与探究的方式,由小组讨论两位帝王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简单阐述理由,教师最后用一张图表来进行小结,并让学生对个别易考的知识点进行记录。这种由分到总、再到比较分析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之间的探究式的学习,不仅是在求新、求广、更是在求实、求用。把原本乏味的知识,设计得如此精彩,而且有实效,正是这位老师的独具匠心之处。
三、反思与启示
相比较两节精彩的同课异构课,课后的教研组内的研讨交流也同样精彩,上课老师的自我剖析,讲述教学思路和重难点的应对策略,听课老师“旁观者清”式的综合分析,精彩的发言,都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豁然开朗,而交流中又有不少让人深省的地方。确实这种教学研究的模式可以促使参与者的不同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策略以及各自的教学智慧的相互碰撞。碰撞后的反思和研讨是必不可少的。而反思的目标要明确,不可泛泛而谈,比如相比较自己“异构”的地方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做到有效教学,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特点等等。研讨是一种交流,更是自身提高的平台,通过这种“切磋”,可以长善救失,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故每一次课后的研讨其实就是一次提高,一次升华的过程。
实践中我们也要注意研讨分析时不能简单地将“异”进行罗列,或者对“异”的地方分析与反思“浅尝辄止”或“不了了之”,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对“异构”内容的深层次的教学反思以及对后期自身教学的不断改进方面。这才是对“同课异构”课堂反复研究的价值所在,真正促使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比如第一位老师“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构建体系,以及具有创造性、智慧性的问题设置;第二位老师幽默风趣,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巧妙创设历史情境的教学方法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地方。所以先有个人智慧的认识,实践,再有集体智慧的再认识,再实践,最后还要回归到个人实践能力,业务水平的提高。通过这一完整的过程,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技能的发展。最后希望这种课堂教学探究的模式能继续进行下去,通过对“同课异构”的课题研究,使之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平台,一个抓手,一片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