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问题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012-04-29 00:44曹海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年4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开放式教学问题情境

曹海军

【摘要】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比知识的增长和积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中享受创造和发现的愉悦。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较好培养。本文将就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创新思维;开放型题 ;开放式教学

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思维的形成和发展比知识的增长和积累需要更长的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因此,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问题教学”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中享受“创造”或“发现”的愉悦。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得到较好培养。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培养学生积极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环境。青少年的本性就是好奇好胜,利用这种心理特点,用“设疑”的方法去“钓”他们的学习胃口。所谓设疑,就是把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用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去思考。教师在编制这些问题时,要尽量编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同时问题的创设要有科学性和探究性。使学生一听到问题,就都想一试锋芒。我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要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目标

数学课堂应该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标,在具体的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应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相匹配,形成知识目标与思想方法目标的有机整合。思维的培养和发展依附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但又不同于数学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应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恰当的适时的“渗透性”教学。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是新的,按照“归纳、类比——猜想——证明”的思维策略设计“问题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与发现,从而获得新知识,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二、创设轻松、和谐的思维环境,发挥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

所谓轻松的课堂气氛是指具有宽松的时间,无老师的压力,无紧张、害怕等情绪纷扰,只有想寻找答案的强烈愿望。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这样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教学必须为发明做准备,或至少给一点发明的尝试,无论如何,教师不应该压制学生中间发明的萌芽。”如在讲授函数的概念时,让学生列举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并互相判断举例是否符合函数的概念。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观察、类比等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又较好地掌握了概念。

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由交流,在交流中纠正错误,辩明真理,在师生的交流中,教师不要阻挠学生的错误想法,并不时鼓励性语言来承认和鼓励学生的成果,使学生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状态。第二,应重视猜想的作用。学生的创造、创新都是从猜想开始的,教师不要轻意否定学生的猜想,应给予正确的引导,最好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不足,这对培养学生先猜后证的发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三、增加问题的趣味性、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欢乐和文明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乐学、趣学”的思维情境。如在讲授指数的运算时,让学生做这样一个题:报纸厚0.1毫米,对折50次后,有多厚?并把这个厚度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比较。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个厚度比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还要大,由此激发他们对神奇指数的热情和兴趣。

四、设置“开放型题”和运用“开放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

一位美国小学教师给自己所任教的四年级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每箱桔汁都装有24罐,为了使250个学生人手一罐,共需要多少箱?”从传统的观点看,这显然是一个除法的问题,但是,教师在此并没有直接给出相应的算式:“250÷24=?”而是写出了如下的表达式:“250?24”,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自由地”去进行探索。事实上,有些学生就是用加法:对24进行连加直至达到250,求得了解答;另一些学生则采用减法,也即是从250连续减去24直到最终达到0;还有学生试图用乘法去求得解答,即努力去发现24与何者相乘将得到250,还有一个小女孩提出了如下的求解方法:100包括4个25,由于250个学生是两个100再加上半个,因此,如果每箱桔汁都装有25罐的话,相应的结果就是4箱加4箱,再加2箱(总共10箱),但现在每箱只有24罐,也即每箱少了1罐,从而就必须在第11箱中补取10罐。另有一个小组采取了“实验”的方法:他们在纸上画了一个长方形,并且用竖直的线条将它分成24个部分,这时画一条水平线就将生成24个小的正方形,只需通过连续做出这样的水平线直至得到250个小正方形,就可获得相应的解答。

由于教师设置了“开放型”题目,运用开放式教学,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这里可看出开放式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这种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师为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教师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学习途径的差异;给各种不同意见以充分的表达机会,并积极引导学生对不同解答作进一步的比较和评价。

(2)开放式教学的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创新意识,开放式教学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而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组成。

(3)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多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运用“问题教学”模式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先导,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求知欲,能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中享受创造或发现的愉悦,孕育发现与创新的精神品质。

参考文献:

[1]华志远.《一堂有关数列的开放式探索课的设计与反思》中学数学研究,2006年第1期

[2]郑国才.《对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年第7期

[3]郑毓信.《开放题与开放式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开放式教学问题情境
议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论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参与要素及其方式优化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常规教学模式下有限开放型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