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 王静 陈同同
[关键词]中学生;情绪智力;培养;提高
Erikson在他的心理社会发展论中指出,青少年会面临自我同一性危机。中学生就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这是一个幼稚与成熟、冲动与控制、独立性和依赖性交杂的时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挑战,处理得好,能顺利完成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为了顺利度过这个时期,中学生需要发展出可以适应剧烈变化的策略。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情绪智力对个体人格特质以及积极应对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学者也认为情绪智力影响个体的认知思维、行为意志以及自我调控的特点和水平,而且情绪智力高的人能更勇敢地面对不愉快、错误或是消极的情况,社会适应能力强,有较强的社交能力。所以,重视培养中学生的情绪智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协助中学生更顺利地完成从儿童向成年的过渡。
一、情绪智力的来源及内涵
1.情绪智力来源
情绪与智力通常被认为是对立的,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可视为情绪与思考的整合。“情绪智力”概念的提出与我们熟知的“社会智力”“人际智力”等智力因素相似,主要源于人们对于传统分析智力对个体成功预测力的不满,研究者们试图发展多元智力来提高智力对成功的预测力。情绪智力研究的热潮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日渐关注情绪智力发展,研究者开始不断构建情绪智力的理论模型。
2.情绪智力内涵
发展至今,由于研究者对情绪智力的诠释角度不同,心理学界并未对情绪智力的理论内涵达成共识,本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三种情绪智力理论,分别是:Mayer和Salovery为代表的偏重认知能力取向的情绪智力理论;Goleman为代表的偏重工作表现取向的情绪智力理论;Bar-On 为代表的偏重心理健康或人格取向的情绪智力理论。
(1)认知能力取向的情绪智力内涵。1990年,Mayer和Salovery最早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他们将情绪作为一种智力,将情绪智力定义为能够觉察、处理自身与他人情绪,并能运用情绪的信号来引导个人思考与行动的能力。他们的情绪智力的概念框架包括:情绪的评估与表达、情绪的调整和情绪的运用。在1997年,他们对原来的情绪智力理论又进行了修正,使情绪智力更加强调认知取向,着重辨认及管理情绪的心理倾向。修正后的情绪智力理论框架由情绪的知觉、评价与表达,情绪促进思考的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四部分构成。
(2)工作表现取向的情绪智力内涵。1995年,Goleman在参考Mayer和Salovery的情绪智力理论的基础上,将它与行动理论和工作表现结合起来,并发表了畅销书《情绪智力》(国内翻译为《EQ》)。1998年,Goleman《工作EQ》一书出版,书中提出了“情绪能力”的概念,即一种基于情绪智力的学习能力,人们能利用这种情绪能力在工作上做出杰出的表现。Goleman也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描述性定义:情绪智力是可观察的能力,指一个人在适当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方法,结合自我觉知、自我管理、社会觉知和社会技巧,在相应的情境中产生适当效果的能力。
(3)心理健康或人格取向的情绪智力内涵。Bar-On提出的情绪智力理论是建立在人格理论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心理健康或幸福感的模式。早在1998年,他在博士论文中使用“情绪商数”一词,并致力于发展EQ的评量工具。他认为情绪智力是情绪社会知识和能力的组合,影响人们有效处理环境需求的能力。这些组合能力包括:觉察、了解及表达自我的能力;觉察、了解、与他人建立关系的能力;处理强烈情绪及控制个人冲动的能力以及适应改变或解决个人与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中学生情绪智力的意义
情绪智力理论的出现,使人们开始从传统的只重视智力教育的误区中解放出来,开始正确看待情绪智力在成才和成功方面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但与智力相比,更多受后天因素的影响,而且主管情绪智力的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成熟较晚,所以在后天学习中情绪智力能够得到提高。
适时调节中学生的情绪。中学生会遇到诸如学习任务和压力增大,对异性倾慕和对友谊追求中出现问题等情况,使情绪受扰。在面对一些不良情绪时,中学生如果能通过一些认知和行为策略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将能很好地改善情况。
有利于中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学生正处在对事物特别敏感的时期,较高的情绪智力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对他人及自己的情绪进行识别、评价,能通过适当的非言语动作将自己的情绪准确表达出来,使中学生不仅有“自知之明”,而且能准确觉察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态度,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和睦相处,这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情绪智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功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其重要性有时甚至会超过传统智力水平,在社会上能表现出更高的适应能力。较高的情绪智力将能促进中学生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三、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提高
1.学校方面
中学生长时间在学校中生活学习,所以学校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是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环节。
(1)改变观念。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都应该对情绪智力有正确的理解,并充分认识到提高学生情绪智力的重要意义。培养提高情绪智力不应只是补救措施,而应该把情绪智力的培养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和考核指标纳入到学校的整体运行机制中。这样不仅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还能对学生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2)提高教师素质。一线教师作为中学生直接的教育者,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教学态度对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和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摒弃只重视发展学生智力的观念,真正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这对学生的情绪智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3)开设相应课程和组织实践活动。学校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开设相应的课程,让学生了解培养和提高情绪智力的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情绪智力测评,针对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教给学生一些情绪调节的方法。还应组织一些团体活动,提高学生的情绪智力。
2.家庭方面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联系起来的情感共同体,每个家庭都会形成一种稳定、典型的情感氛围。父母是学生最亲近的人,家庭对中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1)创设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父母要改变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比如,家长交谈时不许孩子插嘴,这会阴碍中学生读懂别人和表达自己,阻碍他们情绪智力的发展。父母要采取民主的教养方式,民主的教养方式使中学生在家里有安全感,使他们能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挫折。这将有利于中学生形成更加稳定的情绪,提高他们的情绪智力水平。
(2)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要处理好与配偶的关系,要相互爱护和尊重,在交流中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在为人处事方面,父母要表现出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并适当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会对中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中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表现,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态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单位:1、3,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曲阜,273165;2,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龙城中学,潍坊,262200)
编辑/于 洪 黄才玲终校/何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