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

2012-04-29 19:33何春明
中国市场 2012年45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培养

何春明

[摘 要]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总生源却呈下降趋势,部分高校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生源危机。同时,由于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存在不同的偏见,特别是学生家长认为“普通教育是一流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认为高职毕业生低人一等,只能从事操作工等低端岗位,缺乏发展前景。这样的错误认识使各大高职院校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生源下降的冲击。本文试图从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着手,探讨扭转社会各界对高职高专错误观点的可行方法,摸索应对生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教育;社会偏见;生源危机;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5-0119-02

1引 言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的“洋务运动”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肇始。职业技术教育最初是作为本科教育的补充,“多、快、好、省”的为社会提供各类人才。21世纪初,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修改了高等职业教育原来参照本科教育以学科分类和学科发展为基础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以社会分工和岗位设置为依据,为社会提供各类专业人才的战略发展目标。

2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10年来,在国家政策和各地政府的扶持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数都超过了本科院校,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首当其冲的是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以及生源的不断下降。

从初次就业率来看,高职院校高于本科院校,2010年高职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是95%,而本科毕业生仅为84%;然而就离职率而言,同期高职毕业生的半年离职率高达45%,远高于211高校本科毕业生的22%和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的33%。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下降的问题也日益严峻,2011年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完成招生指标。以广东省为例,共77所高职院校,计划招生22.47万人,实际报到20.74万人;其中49所公办院校计划招生15.74万人,实际报到14.6万人;28所民办院校计划招生7.38万人,实际报到仅为5.78万人。

高职院校毕业生半年离职率高的成因,其中既有社会环境的客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能力的不足之处。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逐渐被高新技术产业所代替,产业的升级促使社会分工和岗位设置也发生相应变化。2011年7月29日,鸿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宣布了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未来的三年内,富士康将采用100万台机器人从事简单、重复或是危险的作业。据业内人士透露,富士康机器人的作业能力是普通员工的4倍,而花费成本不到普通员工的3倍。虽然,郭台铭承诺1年内不会有裁员计划,但随着机器人走上流水线,富士康的100多万作业工人必然逐渐被数量要少得多的机器人维护人员所替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得自动作业代替手动作业、复杂工种代替简单工种,例如数控车床代替普通车床、加工中心又代替数控车床,如果作业员不能及时适应这种转变,失去工作岗位就不可避免。

许多知名的跨国公司在招聘、面试大学生时通常会进行受压能力测试,不能承受压力的面试者即使其他方面都很优秀也会被淘汰。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再加上大部分家长持“苦了自己,也不能苦孩子”的想法,造成当代大学生受压能力普遍偏低,毕业后又面临着人才高消费导致的就业压力、职场针锋相对的竞争压力以及成家立业的经济压力,在外界都在猜测某知名电子企业的“下一跳”什么时候发生时,更多的大学生以消极的态度应对各种压力——那就是离职。其中高职毕业生因为工作环境和家庭因素,所受的压力又大于本科毕业生,造成高职毕业生的离职率偏高。

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生源下降问题,则主要是由于宏观环境和客观因素造成的,一方面是近几年高考人数的逐年下降和高校的持续扩招,另一方面是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

从2009年开始,高考生源持续下降,2008年的1050万人是一个峰值,2009年降为1020万人,2010年则是957万人,2011年仅为933万人;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办学规模的稳步扩大、招生人数的持续上升。这必然致使部分高校出现生源不足现象,而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院校又是其中的重灾区。

当前社会各界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依然存在,有些人特别是学生家长认为“普通教育是一流教育,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认为高职毕业生低人一等,只能从事操作工等低端岗位,缺乏发展前景。这样的错误认识加剧了高职院校的生源危机。

3解决问题的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就业问题和生源下降压力,主要由四个因素导致:产业的转型、学生受压能力偏低、社会的偏见以及高校扩招和总生源下降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四方面着手,来尝试解决问题,应对挑战。

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快速掌握新的技术和设备,适应经济和产业的转型。比尔·盖茨曾经回忆,“那时候,保罗常常把我从垃圾桶边拉回来,而我却继续趴在那里不肯离开,因为在那儿我找到了一些上面还沾着咖啡的程序设计笔记和字条,然后我们一起对着这些宝贵的资料来研究操作系统”。1972年,在英特尔公司推出8008微处理芯片的时候,18岁的比尔·盖茨就意识到世界即将进入个人电脑(PC)时代,经过3年“没日没夜”的学习和工作,他和保罗·艾伦研发的Basic程序终于在MITS的“牛郎星8800”微电脑上成功运行,走出了微软成为PC时代操作系统王国的第一步。当代经济环境复杂多变,新的技术层出不穷,更先进的管理方法日新月异,提高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是提高他们顺应潮流、紧跟时代节奏的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以书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取而代之以社会调查、案例分析、方案制定以及模拟经营等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方式,借以提高他们边学边做的能力。[JP]

提高高职学生的抗压能力, 抗压能力就是在外界压力下处理事务的能力。所以首先要调整学生面对压力的心态,把来自社会、单位和家庭的压力当成是挑战、动力和激励,而不是偏见、嘲讽和不满。目前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学校聘请了心理医生,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但主要都是解决或是预防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压力,比如情感问题,对于其毕业后走上社会可能面对的种种压力少有涉及。因此,建议将心理辅导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系统的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其次是提高学生处理事务的能力,主要是做好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相比较本科毕业生而言,高职毕业生主要面对基层岗位,会更早、更直接的意识到科技的创新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976年,21岁的Atari公司技工乔布斯意识到有必要改变当时个人电脑笨重、复杂、难以操作的形象,所以他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大众轿车,筹款1300美元,在自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公司。一年以后,“只有12磅重,仅用10个螺丝钉组装,塑胶外壳美观大方”的苹果2号机引起了轰动,《华尔街日报》用整幅版面报道:“苹果电脑就是21世纪人类的自行车”。

培养高职学生的管理能力,使其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扭转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分工和岗位设置服务的,培养的是具体工作岗位的专业性人才。然而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人才高消费现象,从客观上导致了大部分高职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基层的操作性岗位。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在创新或是管理上体现出更高的价值,那么做得再好也就是一个熟练工。企业培养一个熟练工的成本很低,流水线的作业员培训一天即可以上岗;装配、机修等岗位让老师傅带上一周就可以上手;较为复杂的加工中心学一个月编程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如果高职教育花了3年或是更多的时间只是培养了一名熟练工,那么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都不会满意,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也难以消除。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高等”两个字上,“高等”意味着学生除了技能还应该获得更多的能力,尤其是管理能力。管理能力的提高可以加强学生的大局观,帮助他把本职工作做得更好,帮助他走上管理岗位,或者是帮助他创业。高职学生所掌握的技能使其在创业上比之本科学生更有优势,而管理能力则是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通过提高学习能力,适应经济和产业的转型;通过提高抗压能力,增强应对挑战的信心和能力。这两方面的加强有助于解决高职毕业生离职率偏高的问题。通过培养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使学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则是应对高校扩招和总生源下降矛盾的有益尝试。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学院”)在院长、博士生导师陆建洪教授的领导下,育厚德之人、炼强技之才,注重教学质量、狠抓专业建设、强调特色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力支持了苏州的经济建设,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多年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高考录取分数、新生报到率以及毕业就业率方面都在江苏省名列前茅。

目前学院共58个专业及方向,主要面向第二、第三产业,60%的专业面向现代服务业,紧紧贴合了苏州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7个,以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4项等。2007年11月,国家教育部对高职院校评估,全省34所参与评估的高校中,年轻的经贸学院名列第三。

苏州经贸学院强调特色发展、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一区二园三地”的特色发展战略,既打造“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区”,又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和软科学与技术服务园”,建立人才培养创新、大学生创业就业和继续教育与社会培训三大基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能力培养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